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肢体延长

肢体延长

肢体延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067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中国骨伤、西藏医药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暨全国儿科继续医学教育研讨会、第4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大会、第3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第91届日本美容外科学会大会暨第12届韩国美容外科学会大会、第十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等;肢体延长的相关文献由26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起鸿、许建中、秦泗河等。

肢体延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067 占比:99.30%

总计:17188篇

肢体延长—发文趋势图

肢体延长

-研究学者

  • 李起鸿
  • 许建中
  • 秦泗河
  • 范少地
  • 杨柳
  • 王序全
  • 梅海波
  • 何锐
  • 吴其常
  • 周中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辉宇; 侯彪; 夏晓丹; 向伟; 谢松林
    • 摘要: 背景:通过牵张应力进行肢体延长已成为治疗骨折乃至断肢患者的有效措施,但是机械牵张应力如何影响肢体动脉血管的潜在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缓慢稳定单向的机械牵张应力对肢体动脉血管的影响。方法:75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后肢截骨不延长)、实验组(后肢截骨并延长)及空白组(肢体不做任何处理),每组25只。实验组延长速度0.5 mm/次,2次/d,共延长10 d。各组于Ilizarov外固定术后第8,10,12,16,19天(即牵张成骨延长开始第3,5,7,11,14天)收集隐动脉血管标本,观察比较隐动脉血管长度;同时对患肢摄X射线片检查截骨情况;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动脉结构、炎性反应等。结果与结论:(1)在血管长度方面:自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拉第5天开始,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实验组的隐动脉长度均显著增加(P <0.01);(2)X射线片检查方面,截骨术后第16天(即延长结束后1 d)实验组截骨端延长约10 mm,间隙无骨痂生成;(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外固定术后第8,10,12,16,19天实验组动脉组织结构完整,未见血管内膜损伤,平滑肌细胞未见坏死,未见炎性细胞浸润;(4)上述结果表明,缓慢稳定单向的机械牵张应力在延长胫骨截骨端长度的同时,可延长肢体动脉,且保持动脉血管组织结构稳定,提示牵张应力促进肢体延长的潜在机制在于刺激动脉血管的生长。
    • 穆籣; 郑一华; 周艳虹; 黄雷
    • 摘要: 随着社会对形体美的注重,身材矮小不仅成为一种形体缺憾,而且会引起心理障碍,美容增高术为寻求增高者带来福音.利用肢体延长技术,通过肢体延长器机械牵伸装置,并通过功能锻炼,对截骨端产生有利的应力刺激,使骨细胞和肢体细胞不断发生分裂和增殖,从而达到增高目的 .肢体延长术方法包括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髓内钉固定、完全体内植入式内固定.人体增高术不仅可去除形体的遗憾,而且是治疗矮身材心理性疾病的一种可靠方法,顺应现代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 杨跃; 任志勇; 刘增运; 汤丽国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Ilizarov肢体延长术治疗由单侧肢体短缩所引起的双下肢不等长(leg-length discrepancy,LLD)的临床疗效,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充实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4年3月-2017年5月间因LLD行患肢Ilizarov肢体延长术的30例患者进行随访.以夏和桃肢体延长评分标准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标准,通过计算骨痂直径率来评价延长骨的生长质量,分别利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膝关节HHS、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下肢各关节功能的改善状况进行评分,并使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夏和桃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短侧肢体延长长度4.0~13.4 cm,平均7.9 cm,外固定架拆除时间6~15个月,平均10个月,伴有成角畸形者在延长中畸形得到矫正.本次研究中所有并发症经过相应处理得到良好预后.手术拆除外固定架后,首次行下肢X线片测得所有患者的CDR均大于85%.患者术后最终评定的髋关节Harris、膝关节HHS、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Ilizarov外固定架肢体延长术治疗由单侧肢体短缩引起的LLD是安全有效的.
    • 谢书强; 王宏鑫; 侯建玺; 杨超凡; 张华峰; 张松健; 吴召森; 董其强; 王宝锋
    • 摘要: 目的 总结内外结合分步组合式固定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仁济医院2009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43例断肢再植患者采用内外结合分步组合式固定:第1步,清创后简单快捷内(外)固定,直接再植缩短组织缺血时间;第2步,完成再植后增补穿针组合式外固定,稳定骨折端;第3步,成活后及时进行外支架动态调整,对过度短缩再植者更换Ilizarov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功能重建,定期复查X线片,查看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3例(其中下肢29例、上肢14例)均再植成功,42例再植肢体成活,1例多发伤断肢术后12d坏死截肢.1例术后5d出现血管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皮瓣修复后成活;6例伴有骨与肌腱外露,于再植术后7~15d采用皮瓣修复;23例创面二期植皮.肢体短缩再植在1.0~13.5cm共38例,平均5.3cm;对短缩再植2.5cm以上的18例下肢和1例上肢离断,行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延长时间1.7~5.3个月,平均3.1个月,待患侧肢体与对侧肢体等长时停止延长.X线复查示二期术后1.5~3.0个月可见截骨端成骨现象,停止延长后锁定延长部件,延长后平均带架时间3~8个月,结合骨愈合情况逐步简化外固定架,直至完全拆除.19例中有17例延长段骨痂生长良好,2例骨痂生长稍差,1例于延长骨段穿半针刺激,3个月骨矿化良好,骨折端均骨性愈合.1例断端给予植骨后愈合,所有病例拆除外固定架后给予改支具保护1~6个月;随访1~9年,平均3.8年,42例肢体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根据陈中伟断肢再植评定标准:优11例;良19例;可12例;差1例.结论 内外结合分步组合式固定方法用于断肢再植可以充分发挥组合式外固定架的优势,方便手术操作,加快手术速度,进而缩短离断肢体缺血时间,保证了再植成活率,有利于后期功能康复,结合二期Ilizarov微创肢体延长技术,可有效提高严重肢体离断伤再植疗效.
    • 卢阳; 李明; 刘星; 罗聪;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郑超; 翁刘其
    • 摘要: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住院的采用Ilizarov技术进行骨延长治疗双下肢不等长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31例患儿术前及术后肢体长度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随访6~60个月,平均25个月,肢体短缩长度为2.2~16.0cm,术前双下肢长度差距4.4cm(3.5cm,6.5c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距0.5cm(0.3cm,1.2cm),骨延长1.4~6.9cm,平均3.9cm.手术前后肢体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及非创伤性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下肢的成角畸形,对治疗创伤性双下肢不等长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不需要植骨、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 孙凤云
    • 摘要: 目的:研究医护合作照护模式对双下肢不等长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进行Ilizarov矫形术的56例双下肢不等长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2种照护模式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0例),并对2组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儿均无神经血管损伤、骨质疏松、骨髓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出现.在针道感染、局部皮肤损伤、再骨折、关节僵硬、肌肉挛缩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合作照护模式对双下肢不等长患儿在行Ilizarov外固定矫形术后进行护理,可预防和降低术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进展.
    • 何忠; 杨兵; 黄宗权; 陈正; 叶大杰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压缩复位固定和骨延长手术治疗13例胫骨骨髓炎并大段骨缺损患者,术后配合中药口服,术后1~2周治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法,内服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桃仁10 g,红花6 g,当归10 g,赤芍10 g,生地黄15 g,川芎10 g,金银花15 g,野菊花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0 g,青天葵10 g);术后3~12周治以补益气血、续筋接骨为法,内服益气养血接骨汤(党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当归10 g,熟地黄15 g,白芍10 g,龙眼肉10 g,制自然铜20 g,地鳖虫15 g,鸡血藤20 g,杜仲10 g). [结果]所有13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复发,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0~26 个月) ,胫骨缺损均得到治愈,骨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2 ~5个月),骨延长平均8 cm(5~11 cm),5个月以后骨痂生长达到胫骨化,所有患者恢复了负重行走功能.疗效按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2例,中1例. [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胫骨骨髓炎并大段骨缺损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何忠1; 杨兵1; 黄宗权1; 陈正1; 叶大杰1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压缩复位固定和骨延长手术治疗13例胫骨骨髓炎并大段骨缺损患者,术后配合中药口服,术后1~2周治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法,内服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0g,生地黄15g,川芎10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青天葵10g);术后3~12周治以补益气血、续筋接骨为法,内服益气养血接骨汤(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当归10g,熟地黄15g,白芍10g,龙眼肉10g,制自然铜20g,地鳖虫15g,鸡血藤20g,杜仲10g)。[结果]所有13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复发,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0~26个月),胫骨缺损均得到治愈,骨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2~5个月),骨延长平均8cm(5~11cm),5个月以后骨痂生长达到胫骨化,所有患者恢复了负重行走功能。疗效按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2例,中1例。[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胫骨骨髓炎并大段骨缺损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秦泗河; 臧建成; 张永红
    • 摘要: 第六届世界肢体延长与重建大会将于2023年9月在北京召开。该会议由国际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和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联合主办。大会召开期间,将会有上百个国家的代表来北京参会演讲,对骨科学的各个亚学科、影像学、再生医学、发育学、力生物学与医学工程、运动医学、糖尿病足、肢体残障康复学、假肢辅具、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等相关学科予以推动和整合,相信能给参会的中国医生带来思维上的启迪、心灵上的震撼。
    • 摘要: 由国际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和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世界骨重建大会(3rdWORC)于2017年8月30日~9月2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里斯本时间9月1日19点,在Estoril会议中心召开全体代表大会,同时选举2023年第六届大会举办地。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三国竞争角逐,在最后的投票议程中,来自55个国家的104位代表举手表决,中国北京以55票决胜,成功取得第六届ASAMI&ILLRS(2023)世界骨重建大会主办权。第三届大会主席NunoLopes教授宣布投票结果,中国申办组委会主席秦泗河、秘书长李刚、黄雷、舒衡生、张群、康庆林等教授均在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