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胫骨骨髓炎

胫骨骨髓炎

胫骨骨髓炎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7327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六届全国创伤骨科会议、2010年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研讨会等;胫骨骨髓炎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日光、刘青、周玉霞等。

胫骨骨髓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327 占比:99.68%

总计:27414篇

胫骨骨髓炎—发文趋势图

胫骨骨髓炎

-研究学者

  • 丁日光
  • 刘青
  • 周玉霞
  • 张景义
  • 张鹏程
  • 李璐
  • 林毅
  • 郝秋芬
  • 霍继贞
  • 魏长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春江; 李丽萍; 杨耿
    • 摘要: 目的:分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联合肢体延长术治疗胫骨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联合肢体延长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清创及抗感染治疗,待创面愈合后对其实施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和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其骨愈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联合肢体延长术治疗胫骨骨髓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患肢的功能,且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王石林; 钟文龙; 郭再冉; 杨瑞芳; 卢承印; 张磊; 王新卫
    • 摘要: 目的探讨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9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与关节感染诊疗中心采用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的27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彻底清创后采用桥接组合外固定系统联合抗生素人工骨填充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骨愈合时间,外固定佩戴时间,钉道感染发生率,末次随访根据慢性骨髓炎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31个月,平均(27.97±1.68)个月;骨愈合时间8~12个月,平均(9.74±1.16)个月;外固定佩戴时间12~15个月,平均(13.61±0.94)个月;钉道感染发生率14.8%(4/27)。3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行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后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髓炎均未复发,痊愈18例,好转9例。结论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具有损伤小、多维固定、方便佩戴、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 袁宝明; 常利民; 冯学会; 李绍良
    • 摘要: 目的 探究胫骨近端与远端截骨搬运对胫骨骨髓炎患者搬运区骨生长钙化情况及足踝功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胫骨骨髓炎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截骨搬运位置分为胫骨近端组(n=28)及胫骨远端截骨搬运组(n=12).使用外固定支架指数(EFI)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疗程,使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足评分系统(AOFAS)对足踝功能进行评定,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24个月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搬运区骨生长情况及足踝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新鲜化手术例、马蹄足畸形发生率、EFI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组AOFAS评分高于远端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近端组总体健康评分高于远端组(P<0.05).结论 胫骨近端与远端截骨搬运均可保证胫骨骨髓炎患者搬运区骨生长钙化情况,前者对足踝功能影响更小,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 洪潇; 杨若男; 罗鸿
    • 摘要: 目的:研究用诱导膜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采用传统的植骨术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诱导膜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骨愈合的时间、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其术后骨愈合的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用诱导膜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缩短其术后骨愈合的时间,改善其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功能.
    • 王博强
    • 摘要: 目的:研究治疗胫骨骨髓炎患者采取胫骨近端与远端截骨搬运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接受截骨搬运治疗的18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7例接受胫骨远端截骨搬运治疗,观察组11例接受胫骨近端截骨搬运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EFI为(82.53±21.76),观察组EFI为(79.54±24.08),2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05).对照组AODFAS为(61.07±9.36)分,观察组AODFAS为(82.70±11.35)分,2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t=4.350,P<0.05).对照组骨端对合不良4例(57.1%),观察组骨断对合不良2例(18.2%),2组对比,差异显著(x2=5.316,P<0.05).结论:治疗胫骨骨髓炎患者采取近端截骨和远端截骨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近端截骨治疗更有助于恢复患者足踝功能,同时近端截骨治疗术后预后效果更好,可减少胫骨对合不良的情况,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赵继莹; 冯厚海; 卫阔
    • 摘要: 目的 分析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骨段滑移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年下肢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评分,术前、术后6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93.10%,27/29)较对照组(68.97%,20/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5);术后1年,研究组HSS、Baird-Jackson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预后效果,改善下肢功能.
    • 李璐
    • 摘要: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胫骨骨髓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如何。方法挑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本院86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放位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SAS、SDS)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生活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SDS、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胫骨骨髓炎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不良情绪明细改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