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绩效
联盟绩效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027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生产力研究、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年第三届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等;联盟绩效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华幸、李垣、龙勇等。
联盟绩效
-研究学者
- 华幸
- 李垣
- 龙勇
- 卢纪华
- 史会斌
- 李健
- 蒋兴华
- 赵希男
- 吴波
- 康飞
- 张慧
- 张文平
- 张涵
- 张舒婷
- 彭伟
- 戴淑芬
- 李拓宇
- 杨海军
- 王月
- 生修雯
- 白鸥
- 符正平
- 聂鹰
- 蒋峦
- 薛晓芳
- 詹维辰
- 赵毅
- 隋博文
- 隋博文12
- 万晓文
- 万迪昉
- 任屹梅
- 余美娇
- 冯文娜
- 刘博
- 刘士臣
- 刘娴
- 刘学
- 刘文彬
- 刘景东
- 刘月荣
- 刘益
- 刘霞
- 华幸1
- 卢梅
- 吉思琪
- 吴松强
- 吴玉浩
- 吴贵生
- 周婉如
-
-
刘士臣;
周婉如;
张晓晨
-
-
摘要:
快消品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寻找联盟伙伴、建立品牌联盟成为快消品企业未来发展的引擎。基于战略联盟伙伴“3C”原则,即兼容、能力和投入,结合快消品企业特征建立快消品品牌联盟伙伴特征指标体系,根据联盟实践活动情况和伙伴特征要素归纳出3种品牌联合模式,最后探讨了伙伴特征与联合模式交互对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前期对伙伴企业特征因素考量会影响联盟模式和实践活动,且伙伴特征要素在联盟绩效与影响联盟之间具有路径传导作用。
-
-
宋艳琼
-
-
摘要:
供应链作为衔接供需双方的重要纽带,是提升流通企业联盟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探讨供应链成本对流通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供应链成本与流通企业联盟绩效显著负相关,供应链成本上升对流通企业联盟绩效提升会起到抑制作用,供应链成本降低则能有效促进流通企业联盟绩效提升。进一步从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在低水平流通产业集聚区,供应链成本上升对流通企业联盟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在优化异常数值、替换计量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
-
-
朱飞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创新的飞速发展、创新成果的扩散、商业模式的变革,使得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诸多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参与联盟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环境下,目标一致性、资源互补性和文化兼容性组成的关系认知对商贸流通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商贸流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关系认知"视角,探讨商贸流通企业联盟能力与绩效的关系.
-
-
-
刘景东;
朱梦妍
-
-
摘要:
网络组织内部结构优化与运行效率提升离不开惯例这一重要的知识资源,作为描述联盟组织行为方式的一般术语,联盟惯例表现为稳定的做事方式、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和统一的行为准则等多种形式,并且在协调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增强组织内部稳定程度以及提升经验信息交流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海、南京和杭州地区261家企业调研数据,从惯例多元性视角出发,将联盟惯例解构为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研究不同治理机制下联盟企业提升合作绩效的问题,同时揭示多元联盟惯例在研发联盟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与研发联盟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治理机制与研发联盟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联盟惯例的3个维度对其调节效应不同,其中,行动逻辑和内隐规范对契约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均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而交互共识对契约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同时,交互共识对关系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
-
白鸥;
李拓宇
-
-
摘要:
联盟等网络型组织的出现对会展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汇聚(杭州)会议产业联盟”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索会展产业联盟的治理机制及其对联盟绩效的影响机理。案例识别了3种联盟治理机制,即基于横向协作的旁系权力体系、基于跨界人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基于公私平衡的价值分配规范。进一步分析了3种联盟治理机制与成员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协同演进过程,说明联盟治理机制通过推动成员企业的合作行为从联合办公向联合创新演进,提升联盟绩效。由此提出“联盟治理—合作行为—联盟绩效”的理论模型,将微观的企业行为研究整合到联盟治理的理论框架中,进一步拓展了联盟治理的研究。
-
-
白鸥;
李拓宇
-
-
摘要:
联盟等网络型组织的出现对会展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汇聚(杭州)会议产业联盟"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索会展产业联盟的治理机制及其对联盟绩效的影响机理.案例识别了3种联盟治理机制,即基于横向协作的旁系权力体系、基于跨界人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基于公私平衡的价值分配规范.进一步分析了3种联盟治理机制与成员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协同演进过程,说明联盟治理机制通过推动成员企业的合作行为从联合办公向联合创新演进,提升联盟绩效.由此提出"联盟治理—合作行为—联盟绩效"的理论模型,将微观的企业行为研究整合到联盟治理的理论框架中,进一步拓展了联盟治理的研究.
-
-
-
张慧;
张舒婷
-
-
摘要:
文章基于关系治理、公平感知及联盟绩效等相关研究,构建出公平感知视角下关系治理对供应商联盟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153家供应商联盟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的实证结果表明:关系治理、分配公平感知和程序公平感知均与联盟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沟通维度可以通过影响分配公平感知和程序公平感知影响供应商联盟绩效;信任维度可以通过影响程序公平感知影响供应商联盟绩效;分配公平感知在信任维度与供应商联盟绩效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供应商联盟关系治理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供应商联盟绩效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方式.
-
-
生修雯
- 《2012年第三届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图书馆联盟在运作过程中,由于联盟的动态性、联盟成员的独立性、联盟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联盟管理面临诸多困境.通过对联盟运作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联盟绩效的要素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从管理角度为联盟的运作发展及绩效分析提供一家之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