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混凝土
C50混凝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210239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中国城市经济、今日工程机械、建材发展导向等;
C50混凝土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建大、刘刚、刘士研等。
C50混凝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0239篇
占比:99.97%
总计:210310篇
C50混凝土
-研究学者
- 陈建大
- 刘刚
- 刘士研
- 周林
- 唐尚
- 宇葳
- 李恩祖
- 武汶逵
- 钱惠生
- 靳树聪
- 马金玲
- Ali Osman Kuruscu
- Zehra Canan Girgin
- 习红绢
- 付华
- 付爱芝
- 任连科
- 侯琳
- 倪国南
- 倪玉祥
- 傅本伟
- 党士奇
- 冷海涛
- 刘仲洋
- 刘典恩
- 刘凤杰
- 刘君
- 刘学鹏
- 刘恩忠
- 刘文博
- 刘晓林
- 刘艳华
- 刘达海
- 加勒哈斯拜
- 向玉磊
- 吴德龙
- 吴菊珍
- 周世中
- 周澄
- 周翔
- 姚师吉
- 姜绍升
- 姜长领
- 孔维兴
- 孙永成
- 孙猛
- 孙高飞
- 宁良贵
- 巴合特别克
- 常洪民
-
-
-
王鹏刚;
付华;
李格格;
王缘;
金祖权;
田砾;
赵铁军
-
-
摘要:
针对蒸汽养护造成的混凝土热损伤问题,利用纳米C-S-H-PCE制备了沿海地铁管片用C50免蒸养混凝土,并采用电导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纳米C-S-H-PCE对水泥净浆水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性能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S-H-PCE能够为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形成提供晶核,降低水化硅酸钙凝胶成核的离子临界浓度,促进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形成和Ca^(2+)、SiO_(4)^(2-)的继续溶出,进而缩短水泥水化的诱导期;促进水泥浆体中水化硅酸钙凝胶的聚合,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提升程度可达312%,但对后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掺入纳米C-S-H-PCE后,混凝土抗氯离子能力提高了2%~28%,抗碳化能力提高了10%~40%,自收缩变形降低,抗冻性变化不大.
-
-
张会平;
王福军
-
-
摘要:
随着人们对混凝土耐久性认识的日益提高,在各种设计规程中,均把耐久性列为混凝土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水泥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质量波动小,富裕强度高;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大面积使用、配合设计理论的发展,混凝土强度提高不再依赖水泥的强度和用量,42.5级水泥配制保证强度和工作性符合要求的C50混凝土已经大量使用,本文主要从提高耐久性方面开展试验.
-
-
秦仁杰;
张认;
邓洛斌;
刘学鹏
-
-
摘要: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在工地试验室对高频振动配制机制砂C50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选取主要原材料并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及优选,确定C50机制砂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对不同搅拌方式配制的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进行试验对比;使用工业CT扫描来观察不同搅拌方式配制的C50机制砂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特殊的高频振动机理来配制机制砂高标号混凝土,并与普通自落式配制的机制砂混凝土试件对比,发现高频振动配制出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高于普通搅拌配制的混凝土,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耐久性得到改善.采用高频振动搅拌制备的机制砂混凝土其内部结构更加密实均匀,整体性较好.
-
-
陈婉灵
-
-
摘要:
砂是混凝土拌和阶段的关键性材料,其会随砂属性的变化、混合料的耐久性能而不尽相同。因此,本文以C50混凝土为核心制备内容,深入的研究了砂给混凝土耐久性造成的影响,取混合砂、天然砂、机制砂等共计6种砂,组织耐久性试验,从强度、抗渗性等角度切入,全面的分析了砂给C50混凝土耐久性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对于天然砂来说,机制砂和混合砂在提升C50混凝土耐久性层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至机制砂,则以石粉含量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应用泵送施工工艺时,以混合砂较为合适,或是选用石粉含量约7%的机制砂,此时均可以制备耐久性能较好的C50混凝土。
-
-
-
汪培友;
郭高巍;
周翔;
项毓钧;
宁良贵;
郑瑞松
-
-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中石与小石比例对C50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对坍落度、扩展度和抗压强度影响显著,且胶凝材料用量对抗压强度有较大影响.其最佳配合比为胶凝材料470kg/m3、水胶比0.34、粉煤灰掺量10%、砂率0.34、中石:小石=80:20,经现场试验验证,28d抗压强度和倒坍时间分别为65.2MPa和8s,满足强度和施工要求,可节约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
韩凤兰
-
-
摘要:
结合工程实际,以C50底板为对象,对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水化速率、一维差分法理论温度计算、现场实际温度测量等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显示:矿粉、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水化速率.在混凝土生产施工前,可采用一维差分法对混凝土的温升情况进行理论计算,以指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
-
闫荥伟;
朱自林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桥隧比例较高,桥梁上部结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在于严格控制好梁板浇筑及安装张拉,那么严格控制梁板混凝土浇筑对提高桥梁上部结构整体质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结合现行高速公路实际C50泵送混凝土在梁板中的应用情况,经对C50泵送混凝土的试配分析,总结出多种矿物掺合料及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新理念.选用常规原材料,合理配比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达到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的双重效应,使得C50泵送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显著提高,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经济成本.就进一步改进完善C50泵送混凝土相关性能展开论述,并在实际施工中进一步优化推广使用.
-
-
刘达海
-
-
摘要: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某大桥为案例,详细讲述C50负温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低温下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等.冬期施工具有气候的特殊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总结,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