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读者
老年读者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69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1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11859篇;相关期刊260种,包括河南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学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5年公共图书馆高峰论坛、中国图书馆学会2015年年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5年研讨会等;老年读者的相关文献由578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张强、左雪文等。
老年读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859篇
占比:94.50%
总计:12549篇
老年读者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张强
- 左雪文
- 杨玉蓉
- 王宝兴
- 蒋霞美
- 于春梅
- 于洪洋
- 付俊燕
- 刘勇
- 叶卫红
- 吴正河
- 周涛
- 周荣红
- 张云玲
- 张凤麟
- 张维宁
- 张顺怀
- 张驰
- 晁卫华
- 景丽萍
- 曲志榕
- 曹菊兰
- 李云贵
- 李卫东
- 李连申
- 杨兰英
- 杨敏文
- 杨洁
- 杨生宏
- 梁健
- 梁爱武
- 毛晓明
- 甄西
- 甘淑媛
- 章忠平
- 纪向新
- 胡昌凤
- 裴秀青
- 许桃
- 谢晓梅
- 谭炜翌
- 郝俊勤
- 郭艳娜
- 金晓冬
- 金美丽
- 闫晓芃
- 阮晓岚
- 陈东东
- 陈丹婉
-
-
王静
-
-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如何对老年人群体进行关心帮助,使其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获得了当今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除了要为其提供物质方面的优良条件之外,也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基本需求。而公共图书馆恰好是为广大群众无偿提供精神食粮的主要文化场所,且近些年越来越多老年读者开始进入图书馆学习。因此,为这些老年读者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并给予他们诚挚的呵护与尊重,是公共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
-
王曼
-
-
摘要:
以当下国内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服务过程中优化引导细则、加强活动组织、完善反馈机制、拓宽服务范围等工作方向,并对未来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专业专精、设施健全、机制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具体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提升老年读者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
-
何立媛;
赵星;
白玉;
刘妮娜
-
-
摘要:
选取由两个双字词组成的多词组合(单词组合、模糊词组合、双词组合),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对多词单元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相比于其他两类组合,所有被试在单词组合上的注视时间更短,第一遍注视次数更少,成分词上的注视时间更短,跳读率更高,表现出多词单元的加工优势,而且这一加工优势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汉语老年读者同样将多词单元作为整体进行加工。
-
-
程杰
-
-
摘要:
公共图书馆应密切关注读者对象的变化趋势,深入研究老年读者的个性特征和服务需求特点,努力为老年读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服务平台,结合老年读者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为老年读者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使公共图书馆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精神家园。
-
-
查梦立
-
-
摘要:
在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老年读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和服务对象,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图书馆适老化的思考与行动应当逐步跟上。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可以很好地填补老年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图书馆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要努力做好适老化的改进工作,才能让老年读者享受到更好的图书馆服务。
-
-
千文宇
-
-
摘要:
图书馆需要以平等、开放、共享的态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其中也包括老年读者用户。老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必然阶段,从阅读的精力、习惯、喜好、目的等都与青壮年有着极大的差别。文章对老年人的阅读习惯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党校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中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为老年读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的服务策略,以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
-
武雯霞
-
-
摘要:
开门办报、群众办报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传承下来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新时代如何“开门办报”?河南焦作日报社通过组建“焦作日报社老年记者团”把老年读者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优势,进社区、走企业、到农村、采新闻、发稿件,把忠实读者变成了报社的编外记者,重构办报理念,重建媒体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开门办报”的新格局。
-
-
钟晓莉
-
-
摘要:
本文从文化养老背景下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的政策依据和内在优势、老年读者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和拓展老年读者服务模式,从改善阅读环境和场所、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素养教育、健康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读者,践行文化养老。
-
-
金美丽
-
-
摘要:
在高龄化与网络化的社会中,公共图书馆基于馆藏学习资源丰富、免费的电脑网络设备以及贴近多数社区等优势,实际上成为协助老年人群体通过互联网获取再教育、再就业,以及日常生活资讯最佳的场所。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网络知识培训,使老年读者掌握查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其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
-
黄 佳
-
-
摘要:
数字医疗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了就医的便利和大数据的优势,图书馆把握时机,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本文阐述了数字医疗时代为图书馆面向老年人提供健康信息服务赋能;梳理了数字医疗背景下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的工作思路,重点从资源、平台、评价三个角度构建数字医疗时代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最后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
-
-
-
-
余懿
-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8年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愈加得到重视.在保证老年群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要素的前提下,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也应给予相应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场所,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知识文化、娱乐资源,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帮助老年人发挥余热.在我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的数量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公共图书馆对于老年读者的特殊需求认识不够、做得不足有相当大的关系.如何针对老年人需求,提升阅读空间质量、改善阅读空间设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
-
陈念涵
-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7年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阅读方式开始逐渐超越传统的纸质阅读,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一项素质.本文以当今的移动阅读环境为背景,以虹口区图书馆"星期四课堂"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读者为研究对象,从移动阅读的定义、图书馆在培养老年读者移动阅读能力方面的现状、对开展老年读者信息素养培训的意见及建议等方面对我国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进行了研究,为公共图书馆老年群体服务的有效开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
-
封钢;
廖华
- 《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自四川"5·12"地震发生后,广元市图书馆馆舍成为危房进行了拆除.在重建期间(2008-2013年),我馆很多业务工作无法开展,甚至中断,这给读者朋友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图书馆书籍无法借阅,地址变更,使读者大量流失.2013年,随着新馆搬迁工作的全面完成,广元市图书馆各项业务也逐渐恢复和开展起来,并于当年12月21日全面对外开放.虽然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馆的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常轨道,但在培养和发展忠实的读者群方面与曾经的"辉煌"还相差甚远.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努力与坚持.为此,笔者以我馆新馆开放后开展的三期中老年读者电脑培训活动为实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巩固和发展读者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的工作离开了读者参与,就什么也做不好。为此我馆通过开展中老年读者电脑培训活动,吸收和发展了一批稳定、忠实的读者群。但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就像搞经济一样,市场是需要去培养的。当然应想办法加快这个进度。图书馆的读者也需要去“养”,去“养”他们的习惯,去“养”他们的知识。我馆将在以后通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巩固和发展愈来愈多的读者,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他们成为图书馆的忠实“粉丝”。
-
-
王红波
-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6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公共图书馆作为典型的文化公益性机构,在满足社会各群体的文化信息需求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图书馆服务对象中的老年读者数量也越来越多,老年读者受生理和心理状况、接受能力和生活喜好的影响,对信息需求有着独特性.各地图书馆也越来越重视为老年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老年读者的信息需求.国家图书馆始终将对老年读者的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2014年11月倾情推出"关爱夕阳"老年课堂,为老年读者提供以手机、电脑使用为主的信息使用培训.培训课程实行预约制,每月两次培训课程,并穿插开展"我来当主讲"老年读者主讲活动和"国图交享阅"野外读书会,满足老年读者信息培训和交流的需求;山东省图书馆是全国首家免费为老年读者提供服务的阅览室,55岁以上的老年人凭借有效证件便可入馆阅览,同时山东省图书馆还根据老年读者的需求开展各类活动,如书法笔会、电脑知识讲座等,成为老年读者"老有所学"的好去处;首都图书馆自2014年3月起,根据中老年读者的知识储备和年龄特征,兼顾基础和实用的原则,开展"电脑技能培训"公益活动,满足老年读者的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除此之外,深圳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西安图书馆等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日益重视老年读者服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老年读者活动.国家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始终将对老年读者的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为了满足老年读者的信息需求,提高老年读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满意度,应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正确引导老年读者的信息需求、明确信息行为,并根据其信息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缩小老年读者主观信息需求和客观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方面的差距。
-
-
-
金朝晖
- 《2018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人口老化加剧,银色浪潮席卷全国,老年人数量急剧增长,高校内离退休人员也越来越多.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各类读书会,各级读书推广,主要面向的还是广大的青年、中年读者,甚至是少儿读者的阅读推广工作也是如火如荼,但是占据社会人口重大比重的老年人,却几乎被阅读推广工作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