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人
老年精神病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2974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中国中医药咨讯、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08年沪鲁两地精神病学学术年会等;老年精神病人的相关文献由12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赐儿、刘玉兰、张卫琼等。
老年精神病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974篇
占比:99.80%
总计:33039篇
老年精神病人
-研究学者
- 任赐儿
- 刘玉兰
- 张卫琼
- 李永琼
- 林家幸
- 许之驹
- 许锦泉
- 于晓婕
- 任敏
- 何肖芸
- 储兴
- 刁继红
- 刘欣荣
- 华淑敏
- 卢秀琼
- 卢胜利
- 吕晓平
- 吴开容
- 周凤
- 周宏波
- 周念港
- 周政梅
- 周玲
- 唐佑臣
- 姜景芹
- 孙亚兴
- 孙慧芳
- 孙爱英
- 孙瑞莲
- 孙秀云
- 孙鹿
- 崔维珍
- 廖琼
- 张云艳
- 张巧贞
- 张建明
- 张桂茹
- 张静
- 彭华生
- 彭宗艳
- 徐艾林
- 徐英
- 曹永江
- 曹香
- 曾海燕
- 曾海英
- 李晓真
- 李立群
- 李莉萍
- 杜全新
-
-
路珊珊
-
-
摘要:
由于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提升,老年人面临的养老、与子女相处等情况日益复杂,老年患精神疾病的人数出现了上升趋势,而老年人在身体状况、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与青壮年人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加强,以此促进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有效康复.
-
-
武万琴
-
-
摘要:
精神病患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大脑技能出现失调,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的障碍:行为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甚至还会表现在饮食障碍,如果每天不摄入一定量的营养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加强饮食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老年精神病人饮食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餐前护理1、餐前护理主要的任务就是按照医嘱已经准备好的食谱开展饮食,在用餐之前一定加强饮食的卫生,对用餐的碗具进行消毒。在开饭的前半个小时要组织精神病患者停止课外活动,让患者适当的休息一些,可以以一个最平静的状态进行用餐。
-
-
邹文波
-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老年精神病人住院跌倒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组织品管圈活动有序进行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比较活动前后老年精神病人的跌倒发生率.结果:活动前,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9.33%(14/150),品管圈活动之后发生率则降为3.33% (5/150),达到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时期的跌倒发生率,临床中值得应用.
-
-
周凤;
曹永江;
唐佑臣;
范喜英;
陆昶谋
-
-
摘要:
目的 调查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现状,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的老年精神病人心理现状调查表,对70名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进行指导问卷调查,问卷由患者填写或者陪护人员根据患者表现进行填写.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70份,有效回收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95.71%.调查显示:89.55%的患者感到焦虑,83.58%的患者感到恐惧,79.10%的患者感到失落,79.10%的患者感到孤独,83.58%的患者感到抑郁.结论 大部分老年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均会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最为严重,临床应加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
-
-
于晓婕;
薛晓斌
-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方法:将2013年8月一2014年9月住院的56例老年精神病病人设为研究组,2012年9月一2013年10月住院的56例老年精神病病人设为研究组,两组都进行精神科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评估,并做好措施方法和措施基于干预.对两组风险事件的概率、护理的满意程度,还有投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研究组(P<0.05).结论:研究组添加老年精神病病人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能够确保护理人员很好的掌握病人的疾病情况,进而做好意外风险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使医院护理整体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
-
孙慧芳
-
-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0例,分析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措施,并总结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安全护理措施后,发生摔伤的患者有2例,比例为4%,发生伤人事件的患者有2例,比例为4%,发生噎食的患者有1例,比例为2%,此次研究患者中均未出现自杀、压疮和感染.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配合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可以使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对其病情康复也可起到促进作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
肖慧莉
-
-
摘要: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跌倒原因,并提出安全防护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46例跌倒老年精神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跌倒原因及防护对策.结果 46例跌倒患者中环境因素占26.08%,疾病因素占54.36%,药物副作用占17.39%;跌倒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进餐前、夜间.结论 研究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跌倒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并对易跌倒时间段进行重点护理,对老年精神病人意外跌倒的防范具有积极的作用.
-
-
胡小红;
王艳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精神科应用后的预后疗效.方法 选择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80位老年精神病病人进行研究,把全部病人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人,对照组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病人进行全面护理防治,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护理缺陷事件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且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品质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老年精神病病人进行风险管理,让危险因素在发生前能够得到明显的防治,护理缺陷事件产生率显著降低,病人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
-
张云艳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居民平均寿命延长,老年精神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老年精神病人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减缓疾病的衰退程度.rn 方法:通过临床实践的总结.结果:患者病情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rn 结论:通过医护人员的干预病人在院期间不发生意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居民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数增加,随之带来一些老年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心脏系统疾病,而尤以老年系统的精神疾病最为多见,发病率最高.大多数老年人表现为性格方面的改变,以及记忆力方面的改变,有的老年人还表现出睡眠方面的障碍.以上几方面的表现,归结为老年精神方面的疾病.只有通过系统治疗患者病情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
-
-
-
李莉萍
- 《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精神病临床特点的分析和护理工作的探讨,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精神病患者,发展老年保健事业,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
李莉萍
- 《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精神病临床特点的分析和护理工作的探讨,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精神病患者,发展老年保健事业,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
李莉萍
- 《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精神病临床特点的分析和护理工作的探讨,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精神病患者,发展老年保健事业,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