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群丛

群丛

群丛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生生物学报、生态学报等; 群丛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献溥、上官铁梁、郭柯等。

群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95.83%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4.17%

总计:96篇

群丛—发文趋势图

群丛

-研究学者

  • 王献溥
  • 上官铁梁
  • 郭柯
  • 蒋高明
  • 于丹
  • 付琦
  • 党承林
  • 刘梅
  • 刘艳
  • 刘路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云礼; 徐明; 张姣; 聂坤; 文春玉; 张健
    • 摘要: 为探究黔中地区不同马尾松群丛生境下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以黔中地区6种典型马尾松群丛类型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根据各群丛优势种将其命名为马尾松+杉木—茅栗—寒莓群丛(群丛Ⅰ)、马尾松+白栎—茅栗+白栎—寒莓+蕨群丛(群丛Ⅱ)、马尾松+响叶杨—山胡椒+白栎—芒草群丛(群丛Ⅲ)、马尾松+枫香—茅栗—姬蕨+凉山悬钩子群丛(群丛Ⅳ)、马尾松—白栎—荩草+针毛蕨群丛(群丛Ⅴ)、马尾松—白栎+白花悬钩子—芒萁+地果群丛(群丛Ⅵ)。比较不同群丛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同时探究二者间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120种,隶属62科,99属;不同群丛植被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表现为群丛Ⅳ>群丛Ⅲ>群丛Ⅱ>群丛Ⅰ>群丛Ⅵ>群丛Ⅴ。此外,群丛内各层次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马尾松群丛土壤容重、湿度、含水量、pH、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群丛Ⅳ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其他群丛类型。C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海拔、郁闭度、容重、有效磷可能是影响马尾松群丛植物物种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p<0.05)。
    • 简春霞; 赖帅彬; 周俊杰; 陈志飞; 杨全; 陈阳; 徐炳成
    • 摘要: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实施20年,了解草地现状对该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调控措施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塞纸坊沟小流域内22个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Ward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度排序(NMDS)方法,对草地类型、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共出现23科83种植物,其中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物种重要值占比达75%—85%。草地可划分为狗尾草群丛、茵陈蒿群丛、甘草群丛、铁杆蒿群丛和白羊草群丛5类群丛群丛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狗尾草群丛盖度、地上生物量(AGB)、地下生物量(BGB)和根冠比均显著最低,但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白羊草和铁杆蒿群丛。茵陈蒿、甘草与铁杆蒿群丛间AGB、BGB及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2)功能群对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豆科矮草对AGB和BGB产生显著正效应,禾本科高草对BGB产生显著正效应,而菊科矮草对群落盖度与BGB产生显著负效应。(3)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偏低(分别为6.21,0.82、0.53 g/kg),其中SOC和TN含量显著影响群丛物种组成、功能群和结构特征。总体而言,纸坊沟流域内草地恢复良好,后续调控措施选择应考虑草地群丛类型与土壤碳氮含量差异。
    • 张健; 徐明; 王阳; 文春玉; 杨云礼; 张姣; 聂坤
    • 摘要: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表征土壤质量和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选取黔中地区6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丛类型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GRSP和土壤养分指标,揭示不同马尾松群丛生境土壤球囊霉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马尾松群丛间土壤球囊霉素相关指标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球囊霉素的EE-GRSP和T-GRSP含量均随土层加深呈现出下降趋势;土壤EE-GRSP/SOC和T-GRSP/SOC比值则随着土层加深而呈现出增加趋势;而土壤EE-GRSP/T-GRSP比值随土层变化规律不一致,在不同马尾松群丛间存在明显差异.EE-GRSP、T-GRSP、EE-GRSP/SOC和T-GRSP/SOC与土壤SOC、TN、AN和AK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而与土壤pH、TP和AP间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不同马尾松群丛对土壤球囊霉素分布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 郭柯; 达良俊; 于丹; 方精云; 王国宏; 唐志尧; 谢宗强; 沈泽昊; 王仁卿; 强胜; 梁存柱
    • 摘要: 为了推动《中国植被志》研编工作,该文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性成果,提出了作为《中国植被志》研编技术框架组成部分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对各植被型组及各植被型进行了简单定义和描述,并针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若干问题,特别就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总体框架、混交林的界定以及土壤在植被分类中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60年侯学煜在《中国的植被》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植被分类的原则和系统,1980年出版的《中国植被》制定了分类等级和划分依据等更加完善的系统,之后《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1∶1 000 000植被图说明书》和《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以及很多省区的植被专著对该系统进行过修订.2017年宋永昌在《植被生态学》中提出了一个分类等级单位调整的方案.本次提出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基本沿用《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原则、分类单位及系统,采用“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分类原则,主要以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分类依据,包含三级主要分类单位,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低级单位);在三个主要分类单位之上分别增加辅助单位植被型组、群系组和群丛组,在植被型和群系之下主要根据群落的生态差异和实际需要可再增加植被亚型或亚群系.修订方案包含了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草地)、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湿地)、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和无植被地段9个植被型组,划分为48个植被型(含30个自然植被型、12个农业植被型、5个城市植被型和无植被地段).自然植被中有23个植被型进一步划分出了81个植被亚型.
    • 王国宏; 强胜; 于丹; 彭少麟; 达良俊; 刘庆; 梁存柱; 方精云; 郭柯; 谢宗强; 唐志尧; 沈泽昊; 王仁卿; 王襄平; 王德利
    • 摘要: 植被志是基于植被(或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外貌、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中国植被志》是第一部对中国植被进行全面记述的志书,预计完成约48卷110册.在借鉴《中国植被》(1980)(简称“80方案”)植被分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植被志》将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组、植被型和植被亚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进行详细描述.植被高级分类单位的描述具有概括性质,是在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在全球和中国境内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群落外貌、植被类型及多样性、优势种或共优势种、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以及资源现状等进行概述,并对“80方案”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拓展,将提供对中国植被基本特征客观、准确的记述.在植被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中,群系组描述的内容包括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群落外貌、植被类型以及价值与保育等内容;群系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生态特征、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丛组和群丛的分类与描述、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与生产力、植被动态与演替以及价值与保育等方面.作为植被志研编的核心内容,群丛组和群丛的分类与描述主要基于植被调查资料,采用数量分类方法,根据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差异划分出不同的植被类型,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和归纳.其中,群落的层片结构、特定植被分类单元的特征种或特征种组的筛选与甄别是植被类型划分的关键环节;而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各类物种的生长习性、生境的偏适性等是群丛组和群丛描述与归纳的重点内容.该文提出了中国植被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的命名方案,其特点在于植被类型的科学名称中同时体现了植被分类单元特征种或优势种的名称及其所属的高级植被分类单位(植被型组或植被型)的名称,兼顾了植被名称的规范性与实用性.《中国植被志》的研编工作由文献整编、群落调查、数据分析与整理、文本撰写等环节组成.该文对植被样方的调查与收集,文献收集与整编,气候、土壤、地形等相关数据的来源及其整理方法,植被分类方法,植被命名,植被分类单元描述的内容,植被志章节编写大纲、体裁及撰写等多个规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或示例.
    • 宋永昌; 阎恩荣; 宋坤
    • 摘要: 在《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认知和建议》(简称《认知和建议》)的基础上,参考近期国内外植被分类研究成果,再次讨论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和单位,统一了各级单位划分依据,增补了高、中、低各等级分类的具体建议,并对《认知和建议》一文中相关部分,特别是植被型一级做了修订.将该修订方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植被分类与制图》、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美国植被分类规范》,以及Braun-Blanquet的分类方案进行对比,以便于同行间相互了解和交流.%The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was updated by referring to recent advances for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worldwide and on the basis of our former paper Recognition and Proposal on the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a (hereafter,"Recognition and Proposal").In this revision,the criteria for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unified,and a quantified standard for high,medium,and low level units in a new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was supplemented.Compared with the old classification scheme in "Recognition and Proposal",the units at the level of vegetation type were substantially changed.Finally,in order to improve mutual communica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peers,a comparison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new revised scheme and each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Vegetation of UNESCO,The National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United States,and The Braun-Blanquet Classification Scheme.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