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羊膜移植

羊膜移植

羊膜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325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454篇;相关期刊364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运动疗法暨第六届创伤康复全国学术会议、2006年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2006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等;羊膜移植的相关文献由268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燕宁、张明昌、姜冬玲等。

羊膜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6 占比:12.2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9454 占比:87.72%

总计:10778篇

羊膜移植—发文趋势图

羊膜移植

-研究学者

  • 杨燕宁
  • 张明昌
  • 姜冬玲
  • 梁轩伟
  • 陈剑
  • 古志浩
  • 李发忠
  • 胡燕华
  • 赵敏
  • 钟一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莹; 陈颖欣; 高明宏
    • 摘要: 背景:羊膜移植已被用于治疗各阶段眼部化学烧伤,它能促进角膜上皮化、减轻炎症并恢复眼表完整性,防止眼组织融化。目的:通过分析羊膜移植在急性期(伤后7 d)和修复期(8 d-21 d)眼碱化学烧伤中的疗效,以及比较羊膜移植对不同程度眼碱化学烧伤的治疗效果,以探讨羊膜移植在治疗眼碱化学烧伤中的最佳应用时机和作用机制。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的眼碱性化学烧伤共47例(59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期组26例(35眼),伤后0.5 h-7 d;修复期组21例(24眼),伤后8-21 d。59眼中39眼为Ⅱ-Ⅲ级(中度烧伤),20眼为Ⅳ-Ⅵ级(重度烧伤)。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行羊膜移植术。于术前及术后3周,1,2,3个月时观察和记录角膜上皮缺损愈合率、视力、角膜透明度、眼表炎症程度、角膜血管化程度及睑球粘连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术后平均上皮缺损面积、角膜上皮化率、平均完全上皮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角膜透明度分级、睑球粘连发生率及角膜血管化程度、成功率,急性期组均优于修复期组(P<0.05);②随访结束时,两组组内比较中度组羊膜移植成功率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羊膜移植失败者中多数(65.2%)为重度的眼碱化学烧伤,伴有角膜缘缺血面积较大,经反复多次的羊膜移植眼表无法恢复稳定性,发展为角膜结膜化,伴有角膜中央新生血管浸润及重度睑球粘连,视力降为手动;③结论:急性期是羊膜移植治疗眼碱化学烧伤的最佳应用时机;对于角膜上皮缺损经久不愈的重度眼碱化学烧伤患者,需早期多次行羊膜移植,方可起到支持创面修复的作用;对于术后行多次羊膜移植后仍出现持续性上皮缺损、角结膜有溶解倾向的重度眼碱化学烧伤患者,应停止羊膜移植,需改为永久性睑缘粘连术或结膜瓣掩盖术,稳定后进行眼表的二期重建。
    • 张键; 柏丽娜; 王晓莉; 蔡方荣; 陈雍华
    • 摘要: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手术移植方式联合胬肉切除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移植方式将患者分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n=44)、结膜瓣移植组(n=46)和羊膜移植组(n=4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膜瓣移植组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羊膜移植组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时间、移植物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及胬肉复发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泪液分泌长度(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结膜杯状细胞数量、眼表疾病指数(OSDI)。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结膜瓣移植组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时间、移植物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羊膜移植组(P0.05)。术后6个月,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SIt、BUT、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发生眼部刺激感2例(4.55%),结膜肉芽肿1例(2.27%),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结膜瓣移植组患者发生眼部刺激感2例(4.35%),结膜肉芽肿1例(2.17%),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羊膜移植组患者发生眼部刺激感3例(7.14%),结膜肉芽肿2例(4.76%),植入性囊肿1例(2.38%),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6/4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结膜瓣移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羊膜移植组(χ^(2)=7.523、7.541,P0.05)。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无复发,结膜瓣移植组患者复发2例(4.35%),羊膜移植组患者复发3例(7.14%);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结膜瓣移植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羊膜移植组(χ^(2)=6.327、7.106,P<0.05),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复发率低于结膜瓣移植组(χ^(2)=6.048,P<0.05)。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瓣移植或羊膜移植对翼状胬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移植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羊膜移植术,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综合治疗效果最佳,眼部功能恢复效果最好,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作为翼状胬肉临床治疗的最佳术式。
    • 古衡芳; 肖雁冰; 赵菁; 蒋成素; 牟萌
    • 摘要: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生长激素结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及再粘连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的92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采取羊膜移植与生长激素联合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月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治疗后再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宫腔形态恢复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93.48%、89.13%)较对照组(78.26%、71.74%)高(P<0.05);治疗1个月经周期、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再粘连发生率(15.22%)较对照组(34.78%)低(P<0.05)。结论采取羊膜移植与生长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可改善宫腔形态及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再粘连风险,效果显著。
    • 张晓英; 李凌; 关瑞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19-10我院收治的120例126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结膜移植组62例6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羊膜移植组58例6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测定术前,术后3、6mo时泪液分泌长度(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泪河高度(TMH)、结膜杯状细胞数量,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于术后6mo时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结膜移植组及羊膜移植组患者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结膜移植组患者BUT(11.11±2.77s vs 10.01±2.41s)、NIBUT(10.01±1.52s vs 9.52±0.98s)高于羊膜移植组(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无差异(P>0.05);结膜移植组及羊膜移植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6.3%、6.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在术后恢复及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方面与羊膜移植相当,对患者泪膜功能稳定性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 张起凤; 黄卫卫
    • 摘要: 目的:探析羊膜移植(AMT)在急性重症眼表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眼表烧伤患者中选取40例(56眼),均给予AMT,对眼表重新上皮化的过程、术后并发症、视力恢复情况等实施观察.结果:术后21d,56眼眼表均重新上皮化;眼膜恢复透明、遗留薄翳、班翳、白斑、角膜血管新生、睑球轻度粘连情况分别为30眼、20眼、4眼、2眼、12眼、4眼.术后视力4眼<0.05,6眼在0.05~0.1间,6眼在0.12~0.25间,40眼≥0.3.结论:急性重症眼表烧伤治疗时选择AMT,有助于其上皮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眼表稳定,有利于后续光学性的角膜移植.
    • 王慧敏
    • 摘要: 目的:对患有翼状胬肉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的患有翼状胬肉的患者中,选择60例来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的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愈合时间相对于对照组结果明显更优,此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六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数据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的患者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式能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愈合时间也缩短,值得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
    • 黄丽娟; 林雪松
    • 摘要: 目的:探究羊膜移植与自体结膜移植对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视觉质量、角膜屈光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22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翼状胬肉手术后采用羊膜移植治疗,实验组则应用自体结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视觉质量、角膜屈光及泪膜功能,同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一个月、3个月两组MTF、SR、SIT、BUT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与羊膜移植相当,但前者更利于患者视觉质量、角膜屈光及泪膜功能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低.
    • 蒋玲; 李凤; 杨欣; 万鹏飞
    • 摘要: 目的:分析角膜缘自体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对行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视力、角膜散光(CAD)、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8/2020-03我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患者96例96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对照组(48例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膜充血及水肿消退时间、术后裸眼视力(UCVA)、泪膜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CAD、眼表疾病指数(OSDI)、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mo两组患者UCVA、BUT、SⅠt均较术前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6mo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羊膜移植相比,角膜缘自体结膜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明显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对泪膜功能的影响及复发率,且不影响视力与CAD,安全性可靠.
    • 梁荣斌; 吴世楠; 邵毅
    • 摘要: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ED/PCEDs)是指角膜损伤后10~14d内,在接受了相应治疗后,角膜也未能迅速重新形成上皮并闭合而导致的一种角膜疾病.角膜上皮的破坏和基质层的损伤容易使眼部受到感染、发生基质溃疡、穿孔、瘢痕,甚至丧失视力.就目前而言,临床医生对PED的治疗仍然面临相当大的挑战.标准的治疗方法包括配戴绷带隐形眼镜和使用人工泪液治疗,而新开发的药物则可以通过促进各类生长因子的生成使角膜重新形成上皮,进一步配合相应外科手术为角膜提供神经支配,以此达到治疗的效果.此外,确诊PED后应尽早接受治疗,以避免继发性并发症.本文就PED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与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