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者化
编辑学者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65741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东疆学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等;编辑学者化的相关文献由29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艳、罗东山、杜生权等。
编辑学者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5741篇
占比:99.95%
总计:566050篇
编辑学者化
-研究学者
- 刘艳
- 罗东山
- 杜生权
- 朱栋梁
- 王蓉
- 蒋永华
- 金得存
- 龙爱良
- 亓国
- 伏春兰
- 刘杲
- 刘江霞
- 刘芳
- 叶忠美
- 吴成福
- 孙世军
- 宋绪连
- 尹海清
- 张建乡
- 张积玉
- 李宝珠
- 李春明
- 李继峰
- 杨勇
- 杨荣星
- 林辰
- 王建辉
- 胡小洋
- 范军
- 袁茹
- 邵京起
- 陆炳新
- 陈静
- 黄良奇
- CAO Hui
- MA Dandan
- WANG Ruixia
- YU Rongli
- ZHU Lina
- 丁滨
- 于振荣
- 于淑娟
- 于荣利
- 以琢
- 任晓莉
- 伍杰
- 何凡
- 何清新
- 何静
- 佘斯勇
-
-
欧阳菁
-
-
摘要:
文章从2021年6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探讨“编研结合”模式对学术编辑回归学术共同体、提高学术期刊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剖析“编研结合”的内涵,回顾我国学术期刊“编研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我国学术编辑人才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案例考查发现,我国学术期刊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编研结合”,但其模式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学术编辑经历了角色的转型、身份的焦虑以及发展的瓶颈,窄小的上升空间让学术编辑的人才培养局限在了提高编校本领的职业化编辑中。因此,文章提出在《意见》指导下学术期刊开展“编研结合”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
杜生权
-
-
摘要:
学术期刊编辑发展的方向应是“学者型编辑”,其基本内涵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科有一定的研究,具有与审稿权匹配的学术素养;二是对编辑理论、编辑实践或编辑历史具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有成为编辑学家的企望。
-
-
温艳华
-
-
摘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性凸显.尽管实现学报编辑学者化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但是在创建"世界一流期刊"目标下,学报编辑学者化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在,对其实现路径的积极探索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
杜生权;
周海林
-
-
摘要:
"编辑学者化"一经提出就遭到来自同行的质疑与批判.从争鸣的焦点来看,主要集中在3个问题:一是编辑的发展走向问题,二是编辑与学者之间的身份认同问题,三是"学者化"的可行性问题.从争鸣的结果来看,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对编辑职业的发展走向仍没有达成共识."编辑学者化"提出至今已有30余年,从编辑的发展实践来看,"成为某一个学科的专家"鲜有成为现实,而只能是一种"企望".基于对"编辑学者化"提出初衷的分析,"编辑学者化"的应然是:与审稿权匹配的学术素养+编辑学家.鉴于"编辑学者化"提法存在的争鸣与内在缺陷,笔者建议,将"编辑学者化"的提法改为"学者型编辑",与"编辑学者化"的应然本意更加契合.
-
-
-
徐红萍
-
-
摘要:
调查20种CSSCI学报84名编辑20年学术论文发现,高校学报编辑学者化存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编辑学论文和非编辑学论文之间不平衡、不同编辑之间的论文不平衡、不同学报之间的论文不平衡等问题.因而建议实现编辑学者化的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彻底执行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使每一位高校学报编辑通过考试获得初级职业资格和中级职业资格;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础上再努力实现“编辑学专业学者化”和“非编辑学专业学者化”.
-
-
-
-
范艳芹
-
-
摘要:
作为我国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的学者型编辑,周振甫一直秉持"编研一体"的思想理念,认为编辑工作与学术研究工作是一体的,离开了学术研究工作,便无法很好地开展编辑工作。他本人在以编辑为终身职业的同时,一直勤于治学,将学习、编辑、研究三者融为一体,在负责编辑出版多部巨著的同时,自己也成为著名的文史专家,并出版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心雕龙注释》等20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发表了多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文章。周振甫的"学者型编辑"思想理念与实践对于当代编辑的职业能力提升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
-
王晓璐
-
-
摘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学术期刊的参与。在新时期,学术期刊应认清自身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期刊的质量会受到编辑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影响。因此,编辑不仅要做编辑学的学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编辑学者化更符合编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更有利于期刊质量的提升,使期刊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
-
-
-
叶忠美
- 《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从科技期刊的使命--延伸学术传播通道、拓展学术发展空间出发,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维护编辑尊严,提高工作质量和培养编辑综合能力三方面提出了编辑学者化的具体要求.文章从加快知识更新、加强知识积累和加速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具体途径.
-
-
刘江霞;
杨勇
- 《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明确提出"编辑学者化"一词系指现任的编辑加强科技期刊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并最终成为某一学科专家.目前科技期刊"学者编辑化"存在诸多困难,而科技期刊的年轻编辑多为具备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笔者以为,"编辑学者化化"比"学者编辑化"的操作性更强.这些本身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青年科技期刊编辑可继续加强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并注重科研成果的发表,具备学者化的潜力;同时可以以"学者编辑化"为辅,聘请愿意为期刊发展服务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为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把关,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