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10128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冷藏技术、设备管理与维修、深冷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全国纺织节能与降低生产成本研讨会、第五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2010全国烧碱行业技术年会等;中间冷却器的相关文献由477位作者贡献,包括朴唐熙、渡边晴彦、富川清一郎等。
中间冷却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01288篇
占比:100.00%
总计:3101418篇
中间冷却器
-研究学者
- 朴唐熙
- 渡边晴彦
- 富川清一郎
- 原田真树
- 须佐澄男
- 黄佳欣
- 黄和芳
- 高田一秀
- A.朱里恩
- 克里斯蒂安·绍姆韦贝尔
- 尹圣日
- 崔致勋
- 郑宗和
- 金岐焕
- 于奇
- 徐荣飞
- 杨玉忠
- 林文强
- 王林
- 王洪利
- 葛昕
- 银永忠
- 马一太
- 高金水
- A.乔内斯
- A·利夫森
- A·库斯克
- A·索梅沃夫
- B·平根
- B·舒马赫
- E.舒尔兹
- H·G·奎克斯
- I.A.A.德巴罗斯
- J.托马斯辛
- J·M·巴西勒
- J·斯科罗保斯基
- K·霍恩博肯
- M.R.斯托拉奇
- M.兰克特里
- M·D·切卡拉
- M·F·塔拉斯
- M·托贝尔格特
- P·S·赫克
- R.M.沃特金斯
- R.尤约特
- S.杜斯索特
- S·W·弗罗因德
- S·维利斯
- T·G·利昂
- T·J·弗里
-
-
-
郑培婷
-
-
摘要: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中,中间冷却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传统的双管程密封装置一般采用螺栓法兰连接结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本文介绍了一种研发的灌铅密封式新型密封结构,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简化了机械结构,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更符合实际的生产需求.
-
-
席光耀
-
-
摘要:
某铜冶炼厂制氧站原料空压机运行效率下降,系统工况难以建立.通过分析影响空压机效率的种种因素,逐一排查,确定气路堵塞是造成效率下降的原因,通过更换部分冷却器芯,空压机效率显著提升.
-
-
-
索金鹏;
郭宪民;
黄康
-
-
摘要:
利用中间冷却器将空调与冷柜系统连接构成空调冷柜双联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调冷凝器出口一部分制冷剂节流来过冷冷柜的冷凝液体.实验研究了冬季工况条件对空调冷柜双联机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室内干、湿球温度19°C/11.5°C及冷柜温度条件下,联合运行时,冷柜排气压力及排气温度得到明显下降;随着室外温度的增加空调单位制热量与冷柜单位制冷量耗电量之和逐渐减小,相比于各自单独运行最大节省电量15.4%;在室外温度14°C条件下当制热量与制冷量之比9:1时,单独运行与联合运行耗电量相等.
-
-
江贵生;
查长礼;
占生宝;
缪忠辉
-
-
摘要: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空气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并结合流体的基本方程、模型方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流固耦合模块对该空气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壳体、折流板及换热管部件的温度场和应变耦合关系进行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壳体、折流板及换热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变位移量,在安装和约束部位尤为明显;温度沿气流方向呈下降趋势,且高温压缩气体出口温度与设计温度吻合较好.
-
-
-
-
-
罗凌艳;
世家伟
-
-
摘要:
VB2000H3型离心空压机中间冷却器及部分备件损坏,且进口采购费用高、采购周期长.本文介绍了一种进口离心空压机部分备件国产化改进研究的过程.结果表明,通过在国内寻找合作研发制造单位,完成离心空压机中间冷却器及相关备件的国产化改进研究.
-
-
邓泽民;
颜苏芋;
宗琦;
韩媛媛;
程艳
- 《2015`全国纺织节能与降低生产成本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由于纺织厂无油螺杆空压机制得的压缩空气洁净无油,其高温压缩空气中大量余热通过冷却塔被排放到大气中,为此本文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回收这部分余热.对其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对中间冷却器进行改造设计。文章先对空压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又对中间冷却器的换热量等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对该设计的方案进行了肯定。
-
-
-
唐凌虹;
曾敏;
王秋旺
- 《第二届新型传热技术和设备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在RIK等温压缩机中,选择高效的换热器对于整个机组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目前翅管式换热器的片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并根据经验公式对于目前离心等温紧凑型(RIK)压缩机采用平直翅片的中冷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将其他的片型应用于中冷器中进行了换热与阻力的预测,得到了适用于中冷器的最优片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