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鱼池
精养鱼池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1752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钓鱼、淡水渔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七次学术交流大会等;精养鱼池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旺、冯祖稳、方旭等。
精养鱼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752篇
占比:99.10%
总计:32040篇
精养鱼池
-研究学者
- 张永旺
- 冯祖稳
- 方旭
- 李谷
- 杨国成
- 潘继兰
- 王建军
- 陈晓龙
- 陶玲
- 何国顺
- 刘俊
- 刘宝祥
- 刘山乔
- 刘维汉
- 吕春英
- 夏民安
- 宋长太
- 宋鸿焘
- 张家楷
- 张建寿
- 张铁兵
- 彭国其
- 徐瑞田
- 徐莉
- 李圣华
- 李楚源
- 杨保国
- 杨梅花
- 樊振中
- 滕淑芹
- 王林
- 王烈华
- 耿秋菊
- 董仕韬
- 董景广
- 袁新华
- 许洪善
- 邓厚群
- 钟犇
- 陈萌
- 马朝彬
- 一江
- 一鱼
- 丁新德
- 东世民
- 严伟
- 为民
- 乔辉
- 乔长征
- 佐梅枝
-
-
-
-
摘要:
荆门市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该市渔业一产业产值达到11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渔业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荆门市江河湖库网箱网围网栏全部予以拆除;天然水域分别划入禁养区和限养区,退出了人工养殖历史;长江流域和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正在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这一系列举措使该市年减少水产品产量3.6万余吨,减少产值7.6亿元。加之近年来,精养鱼池面积逐步萎缩,给该市渔业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渔业产值为什么还能逆势上扬,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带着这一问题,荆门市水产发展中心进行了走访调查。
-
-
刘志国;
吴桂荣
-
-
摘要: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乡水产养殖场有精养鱼池1 009亩,一直养殖常规鱼为主,近20年来,历年养殖效益较稳定,养殖产量逐年小幅增长。近几年,该场平均养殖亩效益4 000元左右,平均养殖单产1 600千克/亩。现将该场家鱼养殖技术和模式介绍如下。
-
-
李圣华
-
-
摘要:
冬季既是鱼类的收获期,同时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精养鱼池冬季管理,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抓好存塘商品鱼日常管理一是要防止水温剧烈变动。冬季因降水少而造成精养鱼池水位降低,池水会因浅水而造成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不利于存塘商品鱼正常越冬。冬季适当加深池塘水位,能有效防止水温剧烈变动,有利于鱼类越冬。
-
-
张保发;
陈思琪;
杨兰松;
王勋伟
-
-
摘要:
湖北省蕲春方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位于赤东镇下陈村,社员10余人,员工15人,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3人,合作社在水源方便、水质良好的赤东湖和赤西湖旁的连片精养鱼池作为养殖基地,现有精养鱼池400多亩。近几年来,合作社共投资150多万元对养殖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渔业设施配套,对所有鱼池进行标准化建设,鱼池单个在10-15亩,水深3m,水电路畅通,增氧设施齐全,水质在线监测、远程监控配套到位,设施渔业、智慧渔业规划有行动,为绿色健康养殖、高产高效养殖创造了良好条件,2020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五大行动示范基地。
-
-
乔辉
-
-
摘要:
精养鱼池,由于高密度放养,大量投饵,鱼类代谢物积累,夏季来临时,由于水温较高,加之池塘水质逐渐老化,水质过肥,如果池底有机物过多,淤泥过厚,池塘藻类大量繁殖,尤其有害藻类蓝藻等泛滥,如遇不良天气等情况,池塘常常发生水转现象。池塘出现水转现象后,轻则出现鱼类发病,浮头现象;重者导致鱼类泛池死亡现象。
-
-
陈相;
王铎;
许晶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渔业发展空间大幅萎缩,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生态渔业在建设水域生态文明、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今后渔业发展的方向。黄石市渔业水域总面积746086亩,包括池塘(精养鱼池和塘堰)、湖泊、水库3种类型,池塘230016亩,湖泊420142亩,水库95928亩。
-
-
尤筱雯
-
-
摘要:
杨西园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东部,全村总面积3.65平方公里,村民695户,常住人口2715人。杨西园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有530亩精养鱼池面积的无锡惠山鱼种场和无锡市惠山区万亩精细蔬菜核心区。
-
-
陈萌
-
-
摘要:
精养鱼塘由于放养密度较高,投饵量较大,鱼类代谢物量较大,各种病原体在夏季高温期大量繁殖,池鱼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积极预防疾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科学进行池塘底质改良池塘底质决定池塘水质,尤其在夏季,鱼类代谢废物量大以及水中浮游生物的死骸等积累沉淀到池塘底部,加重了对池塘底质的污染,因此要定期对池塘底部使用底质改良剂进行底质改良,保持池塘底质优良,减少鱼类疾病发生。
-
-
陈萌
-
-
摘要:
高密度放苗、集约化投饵、生物排泄、代谢物量大等多种因素往往导致精养鱼池富营养化,藻类大量滋生;尤其是蓝藻门藻类大量繁殖,如铜绿微囊藻、念珠藻,颤藻等蓝藻品种繁殖迅速,并短时间内在水中占有优势。蓝藻的危害,一是释放有毒成分;二是抑制其他有益藻类生长繁殖;三是遇阴雨天以及连续高温天气、气候突变时,容易导致水转现象。水转现象发生时大量藻类死亡、腐烂分解,水色往往转清或转浑,光合作用的藻类大大缺少,水中溶解氧含量极大降低,加之死亡的藻类腐烂分解又大量消耗氧气,极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以及藻毒素中毒死亡现象。
-
-
周怡书;
常慧娟;
徐超
-
-
摘要: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鄂州市鄂城区三山村党总支部坚守阵地,誓保安澜。党组织周密部署,党员群众踊跃参与,从24小时巡堤查险到奋不顾身抢险救援,为人民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三山村水域面积广,拥有精养鱼池9800余亩,汛期时既有上游大冶保安湖来水压力,同时辖区内湖泊堤防线路长,堤身单薄,历年来防汛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