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藻毒素

藻毒素

藻毒素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6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3736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海洋与湖沼、渔业致富指南、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藻毒素的相关文献由180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春城、吕锡武、宋立荣等。

藻毒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3736 占比:98.97%

总计:23983篇

藻毒素—发文趋势图

藻毒素

-研究学者

  • 赵春城
  • 吕锡武
  • 宋立荣
  • 陈伟
  • 张文艺
  • 徐丽广
  • 胥传来
  • 赵晓联
  • 马伟
  • 刘永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艳; 王振红; 罗专溪; 黄明强
    • 摘要: 为更好地认识微量有机污染物苯和砷联合暴露中蓝藻的生长及砷累积效应,探究了水环境中0.1 mg/L苯存在时铜绿微囊藻对砷酸盐(As(Ⅴ))的适应性以及藻体砷累积和对环境中有机物(TOC)及藻毒素(MC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L苯存在时铜绿微囊藻对As(Ⅴ)的适应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高浓度As(Ⅴ)(1000.0 mg/L)显著降低藻体光密度(OD_(680))与叶绿素a(Chl-a)及实际光合产率(Yield).由OD_(680)、Chl-a、Yield得到0.1 mg/L苯环境下铜绿微囊藻对As(Ⅴ)的96 h半致死浓度(IC_(50))表现为Chl-a
    • 赵曜; 刘爱芬; 王振红; 黄明强
    • 摘要: 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处理技术可对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苯进行高效降解.为进一步认识该技术在处理苯污染前后可能产生的水生态环境效应,以对极端环境具有较好适应性的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种,分别探讨处理苯污染前后对该藻的生长影响及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降解前的苯溶液因有H_(2)O_(2)的存在对藻体的细胞密度(OD_(680))、叶绿素a(Chla)和实际光能转化率(Yield)抑制明显,不同时间下由其得到的苯的半抑制浓度(IC_(50))表现出较强的急性毒性效应,且以OD_(680)最为敏感;降解后的溶液对藻体的生长抑制效应显著降低,不同时间下得到的苯的IC_(50)是降解前的10^(5)倍,显示出慢性毒性效应,以Chla更为敏感.降解前后介质中的UV_(254)可以很好地响应藻体的生长及藻毒素(MCs)的释放.降解前后均表现出随水环境中苯浓度的增高对藻体生长及MCs释出的显著抑制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对UV/H_(2)O_(2)技术处理苯污染可能导致的水生态环境效应的全面了解.
    • 王洪桥; 白玉
    •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的爆发进而引起藻毒素的释放。微囊藻毒素(MC-LR)是最为常见的藻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本文采用紫外/氯组合工艺,研究其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紫外/氯共同作用下能够产生·Cl、·OH等活性自由基,具有协同降解MC-LR的作用,30 min即可实现MC-LR的完全去除,其降解效率随着氯投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pH的变化对紫外/氯降解MC-LR没有影响;在碱性条件下,MC-LR的降解效率随pH的升高显著降低,pH升高至9时,30 min MC-LR的降解效率仅为41.3%。此外,不同的水样来源和水质特点对紫外/氯联合降解MC-LR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纯水、西湖水及水厂滤后水的30 min去除率分别为99.5%,40.2%及63.3%。MC-LR的降解效率随腐殖酸质量浓度增大而降低,在60 min作用时间内,不含腐殖酸水样的MC-LR去除率高达99.5%,当腐殖酸质量浓度增加到10 mg/L时,MC-LR去除率仅为45.3%。
    • 董泽樟; 薛舒心; 曹井国
    • 摘要: 针对净水厂除藻问题,选取壳聚糖纤维和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为原材料,制备具有较强抑藻性能的复合材料CS-MOF,研究CS-MOF纤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细胞结构、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微囊藻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S-MOF纤维能够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率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当投加量为0.6 g/L时,第12天的抑藻率可达85.6%。扫描电镜图显示,处理组的藻细胞受损严重,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实验过程中,处理组的藻细胞光合系统遭到破坏,藻体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对藻胆蛋白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抑制率。CS-MOF纤维能够破坏藻细胞的抗氧化酶系统,通过抑制SOD活性,使藻细胞受到更严重的损伤。此外,CS-MOF纤维通过抑制藻类生长和吸附藻毒素,可有效降低总藻毒素含量。
    • 马腾宇
    • 摘要: 太湖季节性爆发蓝藻水华对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水体景观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蓝藻季节性爆发几乎已经成为常态,对蓝藻治理与湖的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文章简要介绍蓝藻及其危害、太湖流域的污染,并提出了太湖蓝藻治理的短期优化方案—蓝藻资源化利用。
    • 王然; 朱传雪; 岳俊阳; 刘永胜
    • 摘要: 文章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巢湖水华水体中分离、鉴定得到铜绿微囊藻单菌株,并通过控制光照时间、环境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巢湖铜绿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 H=7.0、温度30°C和光照16 h;多种抗生素(卡纳霉素、利福平、氨苄霉素等)均可显著抑制巢湖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但四环素无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克隆到微囊藻合成酶基因片段mcyB,说明巢湖铜绿微囊藻具有产毒能力.
    • 崔江宽; 孟颢光; 蒋士君; 常栋; 万笑迎; 康晓博; 赵一鸣; 黄微微; 郑潜; 李建华; 王雪芬
    • 摘要: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自21世纪初叶在我国大面积应用以来,已在我国的烟叶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漂浮育苗系统的环境特点却极易导致藻类滋生.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会与烟苗竞争养分和溶氧,还会导致营养液理化指标下降,不利于烟苗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许多有害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严重抑制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危害烟苗健康,诱发多种烟苗病害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烟草漂浮育苗系统中有害藻类的种类、发生特点、藻毒素种类与致病机制,提出了源头防藻、生态控藻和药剂除藻等多种防治措施和策略.并对有害藻类的新型绿色防治措施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我国烟草漂浮育苗系统中有害藻类的基础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
    • Rudolf Krska; 蔡娣; Eskola Mari; Berthiller Franz; Nielen Michel; Oswald Isabelle; Elliott Chris; McNerney Oonagh; BotanaLuis Miguel; Malachová Alexandra
    • 摘要: 确保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下的食品供应安全和保障是巨大和紧迫的需求.然而,全球农业和食品行业仍易受植物、藻类,尤其是真菌产生的生物毒素污染问题的挑战;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些有毒代谢产物的发生愈发难以预测.为了提升食品和饲料链中生物毒素的预警、监测和毒性评估方法,总结在各个科学领域和方法中创新所需的多学科、多部门互补能力,具体包括使用卫星和无人机成像的大数据方法、便携式监测设备以及使用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对(新兴)生物毒素进行(联合)毒性测试.
    • 陈萌
    • 摘要: 高密度放苗、集约化投饵、生物排泄、代谢物量大等多种因素往往导致精养鱼池富营养化,藻类大量滋生;尤其是蓝藻门藻类大量繁殖,如铜绿微囊藻、念珠藻,颤藻等蓝藻品种繁殖迅速,并短时间内在水中占有优势。蓝藻的危害,一是释放有毒成分;二是抑制其他有益藻类生长繁殖;三是遇阴雨天以及连续高温天气、气候突变时,容易导致水转现象。水转现象发生时大量藻类死亡、腐烂分解,水色往往转清或转浑,光合作用的藻类大大缺少,水中溶解氧含量极大降低,加之死亡的藻类腐烂分解又大量消耗氧气,极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以及藻毒素中毒死亡现象。
    • 汪冕; 霍岩; 肖小朋; 蔡珉敏; 郑龙玉; 王高鸿; 李林; 张吉斌
    • 摘要: 通过亮斑扁角水虻武汉品系(武汉亮斑水虻)幼虫转化蓝藻藻泥与麸皮或玉米皮复配的饲料获得昆虫蛋白,优化了饲料配方,同时考察了水虻幼虫对蓝藻藻泥中藻毒素的降解作用.结果 表明,最佳饲料配方为蓝藻藻泥∶玉米皮∶菌渣=4∶2∶1(鲜重比)时,其物料减少率为(63.90±0.46)%、水虻转化率为(11.46±0.56)%、幼虫死亡率为(2.92士0.46)%、50%预蛹时间(转化时间)为13.0d.水虻幼虫对藻粉中藻毒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降解率为40.98%,水虻幼虫转化藻粉后,只有0.81%的藻毒素转移到水虻幼虫体内,转移量小.该研究为大规模利用水虻幼虫转化蓝藻藻泥提供了基础数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