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思路
立法思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7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法学、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0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6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暨循环经济立法与政策研讨会等;立法思路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刘珍、张震、徐智鹏等。
立法思路
-研究学者
- 何刘珍
- 张震
- 徐智鹏
- 李干杰
- 毛晓燕
- 熊勇先
- 王东明
- 石冠彬
- 秦天宝
- 董保华
- 董甜甜
- 蒋锦萍
- 陈玉玲
- 陈维政
- 万宏蕾
- 乔宇
- 乔新生
- 于滢
- 何东平
- 余晴
- 傅思明
- 冯建平
- 刘家沂
- 刘尚希
- 刘怿
- 刘晶
- 刘欣瑜
- 刘武俊
- 刘维林
- 刘锦森
- 刘青武
- 千九玲
- 单忠献
- 卫志民
- 厉以宁
- 叶航欣
- 向玉兰
- 吕志祥
- 吴情树
- 吴运浩
- 周建军
- 周海源
- 周鹄昌
- 夏雄彪
- 孔令望
- 孙丽
- 孙佑海
- 孙凤颖
- 孙珺
- 孟宪雯
-
-
黎建飞
-
-
摘要:
推进我国无障碍环境立法,应当厘清我国无障碍环境的立法基础、无障碍环境的立法需求和无障碍环境的立法思路。1.无障碍环境的立法基础我国无障碍环境立法开始得较早,相关建规立制的时间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形态上始于物质环境无障碍。
-
-
胡静;
孟宪雯
-
-
摘要:
当前,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声环境的更高要求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噪声法修订已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一类项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负责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本文拟对修订思路进行探讨。
-
-
杨书雅
-
-
摘要:
我国野生动物食用规制法律体系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逐渐成型,而禁食野生动物的现实需求一直到2020年初才达到巅峰,以至于立法必须采取行动推翻例行模式。以往的立法思路,忽视了普通野生动物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生物安全危险,也忽视了普通野生动物对于维持生态整体稳定的重要性。
-
-
王久平
-
-
摘要:
2020年9月,应急管理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地方应急管理立法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希望通过推动地方应急管理立法,为国家立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我国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应急管理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地方立法案例,为基层应急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
-
万宏蕾
-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以推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立法思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立法原则,以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立法目标,在立法理念和立法内容等方面均有重大创新与突破。
-
-
孙佑海
-
-
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应当遵循立法规律,制定科学的立法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而不是在这个法律之外,再专门制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法律。
-
-
贺永华
-
-
摘要:
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是国家上位法的重要补充,是各地加强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和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的现实需要.从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和工作推进情况来看,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一些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属于地方事权的配套法律制度尚待完善,地方特色工作和好的做法有待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这些提供了地方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空间.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思路主要有:建立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地方标准规范框架;健全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法律制度;建立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保障机制.
-
-
谭小勇;
周建军
-
-
摘要:
体育仲裁制度是我国体育纠纷解决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修改背景下新增体育仲裁章的立法思路进行梳理.从现行的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我国体育仲裁立法主要有直接立法、授权立法和修改法律3种立法路径,而对比分析后,发现《体育法》新增体育仲裁章为我国初建体育仲裁制度的最优选择;并以此为前提,结合《体育法》的地位是体育基本法,认为作为《体育法》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仲裁章,其地位是体育仲裁基本章;进而梳理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设的立法思路,包括体育仲裁立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路径、立法衔接、立法内容等,并对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初期设计,以建设独立的体育仲裁制度.
-
-
盛小伟
-
-
摘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通过、于2021年9月1日施行的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主体及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大了刑事、经济处罚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体现了让责任人承担责任的立法思路。明确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依法保障包括从业人员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
-
-
-
刘家沂
-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1年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重申了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对海水淡化的鼓励政策。本文结合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现状,对比美国的海水淡化法律制度,结合我国香港地区的立法经验,对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法律制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立法建议,以期有所裨益,以期对我国的海水产业发展有所推动,促进海水利用产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
-
- 《自主创新振兴东北高层论坛暨第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民法在私法理论体系中被称为帝王法律,可见地位之重要.凡是在有影响的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和法国,都有十分完备的民法典.中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由于法制建设走步比较晚,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民法典,只有一部《民法通则》作为审理民事案件的依据,它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中国建立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势在必行.它的制定不应当受到局限,而应当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近代意义上的法典作为最高形式的成文法,是追求体系化与严密逻辑性的法典.体系性与逻辑性不仅是民法典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民法典的生命,缺乏体系性与逻辑性的"民法典"只能称为"民事法律汇编",而不能称为民法典.要构建完整的民法典体系,首先需要明确民法典体系的内在逻辑,使民法典层次分明、构造严谨.因此,民法典体系的确立对民法典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