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设备
科研设备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科学、科学研究、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515174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全球科技经济瞭望、山西农经、科技管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第四届广东省分析化学研讨会、第三届全国现代设备管理及应用技术研讨会等;科研设备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圣、孙宙、宋伟等。
科研设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15174篇
占比:99.99%
总计:2515429篇
科研设备
-研究学者
- 刘圣
- 孙宙
- 宋伟
- 尹涓涓
- 左崇良
- 张伟
- 李斌
- 杨连珍
- 焦亚鑫
- 王建平
- 王永生
- 王鹏飞
- 程如烟
- 蒋文婷
- 蒋纯谷
- 赵化育
- 韩华
- GUO Ru-li
- HUI Huang
- LAI Xiaochen
- LIU Shanshe
- MA Honglian
- Sebastian
- Tim Hacken
- WANG Xiaoliang
- ZHANG Kun
- Zhang Wei
- 丁书之
- 丁素媛
- 万芳
- 丛柯宇
- 严玲
- 于永泗
- 于洪林
- 于霞
- 亦名
- 介新
- 任春秀
- 任淑纯
- 伊彤
- 何春泽
- 余新炳
- 余雷
- 侯婉滢
- 侯海军
- 兰巧如
- 冯一笑
- 冯瑞华(编译)
- 凡石
- 刁述妍
-
-
-
-
-
-
摘要:
“海马”号的探测设备包括高清摄像机和照相机的摄影设备、声呐以及各种传感器的观测设备、机械手和采集篮的采集设备等。丰富多样的科研设备使得“海马”号拥有超强的科研勘探能力,可进行海底地形测绘、岩石与生物取样、物理海洋测量、海底现场作业等工作,并具有海底观测网与仪器设备布设和回收、海底管线维护、深海打捞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资源、环境、救捞、考古等领域。“海马”号具备4500米的深海作业能力,行动范围能够覆盖我国98%的海域,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深海作业的要求。
-
-
王增;
黄进;
吴晓东;
罗冰洁;
李霄
-
-
摘要:
目的: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医院科研设备采购管理体系,提升采购效率、有效防控风险。方法:针对传统医院科研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科研设备网上采购平台并按照设备配置、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采购方式。结果:通过“互联网+”采购平台,我院科研设备采购效率提升明显,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对采购风险的防控。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医院科研设备采购体系实践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其他医院科研设备采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
-
赵冰
-
-
摘要:
在科研院所的管理工作中,科研设备的管理始终是较为普遍的难题,设备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科研院所的工作效率,还影响到科研事业的整体发展,当前科研院所的设备管理、管理人才培养等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设备的共享上。本文主要对科研院所科研设备的共享机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为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提出策略,以提升科研所设备管理与使用的科学性。
-
-
雍黎
-
-
摘要:
“像逛淘宝一样,足不出户就能快速匹配到自己需要的科研设备。既快捷方便,又经济实用。”日前,来自重庆市垫江县金韵公司的科技工作者陈工,通过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找到了盐雾腐蚀试验设备的共享信息,并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测试,大大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
-
-
戴民;
张青;
吴盛;
杨卫敏;
余雷
-
-
摘要:
为了探索公立医院科研设备共享机制,提出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预约及共享率的量化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科研设备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对医院25位平台负责人,进行开放式访谈;通过问卷调研收集38名医院职工对科研设备共享机制的态度;对19台重点科研设备进行现场考察,专题调研设备负责人。分析表明92%受访者对开展科研设备绩效评价具有明确的诉求;对计划纳入共享机制管理的科研设备,在方案实施前使用率平均仅为21.4%,科研设备使用效率及管理现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引入物联网技术明显提高了科研设备使用状态的即时管理能力,增强了科研资源综合提效的可能性,有助于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共享机制,并具有可复制、推广价值。
-
-
Sebastian
-
-
摘要: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5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作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向地球传回了这句话。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人类从探月时代开始到现在,在月面已经遗留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些是废弃的科研设备,有些是出于人们的各种需要,留下的废弃物和纪念品。据估算,迄今人类从月球上采集了385千克月岩样本,却留下了约187吨“无法回收的垃圾”。
-
-
-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疟疾,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瘟病,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1969年1月,当时还只是一名年轻科研人员的屠呦呦,被指令负责并组建“523”项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由于当时中国的科研水平比较落后,科研设备也比较陈旧,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但屠呦呦却暗下决心,一定不负国家重托,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
-
-
-
摘要:
北京地区盛行西北风,为了更好地获取代表性的气象观测资料,相关部门于1979年在北京西北角的上风方向--海淀区北三环马甸桥北,北土城西路健德门桥的西南角,建成了一座高达325米、亚洲第一的气象塔。作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基础科研设备之一,这座气象塔可以为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提供高质量的观测资料。
-
-
Zhang Wei;
张伟
-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科研设备的引进,医学科研设备更新换代快,各种高、精、尖设备应根据各机构的具体情况配置,不应追求大而全;同时尖端科研设备也需要专业的医学工程人员维护,才能更好的发挥效能,节约经费及能源.本文就大型综合性医院如何配置科研设备及医学工程人员提出了看法,供同行参考.
-
-
程世红
-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西北、西南管理组第六届工作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高校现有的大型设备主要集中在以科研为主的实验室,大型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依然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为适应高校事业的发展,推动高校"大型仪器网络共享平台"建设,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教学科研设备的效能,建立以仪器共享补贴和大型仪器评估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富有活力的实验技术队伍,从而使更多的大型设备服务于科研与教学实验,实现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