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机构
科技信息机构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086341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探索、现代情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学术年会、第十八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2011年度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等;科技信息机构的相关文献由224位作者贡献,包括(Missing)、张新民、唐光钟等。
科技信息机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6341篇
占比:99.98%
总计:1086535篇
科技信息机构
-研究学者
- (Missing)
- 张新民
- 唐光钟
- 宋新平
- 毛刚
- 王颖莉
- 甘德昌
- 福建分析测试编辑部
- 种子编辑部
- 胡立伟
- 许明金
- 贾宝红
- 贾志雷
- 邹大挺
- 郭以川
- 郭升平
- 高鹏霄
- 丁晓东
- 丁芳
- 乌云其其格
- 于东涛
- 于伟
- 于升峰
- 于琛琛
- 于红
- 任生
- 何娅丽
- 余占海
- 余学林
- 佟贺丰
- 俞征鹿
- 信丽媛
- 全宏声
- 兰崇远
- 冯齐
- 刘(頔)
- 刘东维
- 刘伟
- 刘军
- 刘善同
- 刘娅
- 刘延滨
- 刘彦君
- 刘文献
- 刘旭
- 刘昭东
- 刘永鑫
- 刘磊
- 刘耕春
- 刘英茹
-
-
福建分析测试编辑部
-
-
摘要:
近日,经检索查询发现,《福建分析测试》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Ja⁃pan Science&Technology Corportion,JST)收录为来源期刊。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是在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之一的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JSTChina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出版,每年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和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等单位提供当年计划收录的中国期刊名单。
-
-
福建分析测试编辑部
-
-
摘要:
近日,经检索查询发现,《福建分析测试》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Ja⁃pan Science&Technology Corportion,JST)收录为来源期刊。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是在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之一的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JSTChina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出版,每年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和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等单位提供当年计划收录的中国期刊名单。
-
-
-
-
摘要:
由住建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建筑设计管理》杂志(中设协建筑分会会刊)被收录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来源期刊。这标志着本刊的学术质量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被誉为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实施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出版。JST检索源期刊的遴选采取独立评选方式,不接受推荐期刊。
-
-
郭升平
-
-
摘要:
近日,经检索查询发现,《福建分析测试》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Ja⁃pan Science&Technology Corportion,JST)收录为来源期刊。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是在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之一的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JSTChina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出版,每年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和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等单位提供当年计划收录的中国期刊名单。
-
-
郭升平
-
-
摘要:
近日,经检索查询发现,《福建分析测试》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Japan Science&Technology Corportion,JST)收录为来源期刊。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是在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之一的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
-
-
-
-
摘要:
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China最新公布的名单显示,《交通信息与安全》已被JST China数据库正式收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JST)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JST数据库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世界六大著名期刊检索数据库之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
-
-
南方能源建设编辑部
-
-
摘要:
2021年7月,《南方能源建设》被世界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一--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数据库(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正式收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实施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JST数据库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出版。
-
-
-
-
摘要: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深度融合开启了情报学和信息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时代转型,科技信息机构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情报》应担当起理论引导的使命与责任,切实回应科技情报实践的现实需求,科技情报工作者对发展愿景的向往,助力我国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和科技情报事业的变革与创新发展。经征求学界和业界的意见,推出2021年选题指南。
-
-
-
-
摘要: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深度融合开启了情报学和信息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时代转型,科技信息机构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情报》应担当起理论引导的使命与责任,切实回应科技情报实践的现实需求,科技情报工作者对发展愿景的向往,助力我国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和科技情报事业的变革与创新发展。经征求学界和业界的意见,推出2021年选题指南。
-
-
-
-
摘要:
近日从知网得知,《地理信息世界》杂志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日)(2018)收录为来源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被誉为世界六大著名检索期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是实施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力量,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机构,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出版。2018年《地理信息世界》首次被JST收录,这是《地理信息世界》在提高学术质量、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的新成绩。
-
-
张怿丹;
于红
- 《2014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我国科技信息机构正处在智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大三中全会均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指示.本文通过对国外智库发展历程与现状的研究,总结了国外智库在管理模式、产品结构和提升影响力等方面的经验与特点,为我国科技信息机构智库化建设提出了"重视机构组织管理,凝聚核心科研能力"、 "优化智库评价体系,引导智库能力建设"、 "丰富研究产品形式,加大成果宣传力度"和"加强行业联合协作,注重自身声誉建设"四点启示与建议.
-
-
于伟
- 《2014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市场化条件下我国科技信息机构的地位和功能面临严峻挑战,文章提出了科技信息机构智库化建设模式的几点思考:调整业务结构,突出应用研究,深化预测性政府决策支持服务;开拓企业情报服务;加强智库化人才团队建设;建立健全应用对策研究的快速反应机制,强化精品意识;巩固和拓宽合作与交流平台,加大成果宣传推广力度等.以期为我国科技信息机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
-
冯齐
- 《2014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美国总统每日简报(PDB)面临着信息形式、交互方式、显示效果等方面的改变,形成了新的PDB模式.本文研究了新环境下PDB的模式革新,总结了技术发展对信息机构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并提炼了新环境下技术对科技信息机构建设带来的的影响和启示.
-
-
肖华
- 《2014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智库和科技信息机构的定义和地位,分析了全球智库发展的总体情况,然后分别介绍了欧洲、美国与我国智库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了欧洲、美国与我国智库的不同特点,借鉴国际一流智库的组织、管理经验,指出在信息化社会和国家鼓励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大好环境下,科技信息机构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智库化建设,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
-
-
龚春红
- 《2011年度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科技信息机构通过知识链来实现知识在机构内部、机构间的流动、协同与增值,实现不同科技信息机构之间知识优势的互补与融合,最终提高整个科技信息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本文从知识链的角度,分析了科技信息机构知识协同内涵、特征与形态,并从概念、系统和过程三个层次探讨了基于知识链的科技信息机构知识协同模型。
-
-
-
-
常金玲;
胡艳芳
- 《2014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当今世界,智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关键之一.本文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国际顶尖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国际知名智库组织结构、人员队伍方面的经验、规律,探讨我国科技信息机构智库化发展中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