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调查
科学调查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经济计划与管理、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504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科学与无神论、党课、中华文史论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届五四科学讨论会等;科学调查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宗刚、凌建忠、姜亚洲等。
科学调查
-研究学者
- 胡宗刚
- 凌建忠
- 姜亚洲
- 曾庆飞
- 李建生
- 毛志刚
- 袁兴伟
- 谷孝鸿
- 陈辉辉
- Blake Whitley
- Gall Jones
- Gina Childers
- Kendrick Frazier
- Vanessa Stevens
- 丁群芳
- 严国泰
- 严静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 乔治·汉森
- 于杰
- 亓霄
- 伯海英
- 何宏
- 佚名
- 侯江
- 兰伟
- 刘呆运
- 刘少东
- 刘栋
- 刘楚
- 刘欢
- 刘颖
- 卢少峰
- 吕文清
- 吴启海
- 夏劲
- 姜景(翻译)
- 孔源
- 孙倩(编译)
- 孙铭帅
- 崔中波
- 常修銘
- 常修铭
- 常初芳
- 常华
- 康凱原
- 张俊
- 张天龙
- 张成才
- 张杨
-
-
丁群芳;
李雨露;
兰伟
-
-
摘要:
为持续提升节水意识,强化节水能力,加速实现节水型社会模式的构建,通过相应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等群体了解掌握水的起源、作用,明确水源保护必要性与方法。文章通过对我校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在我身边”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过程中,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实现节水活动理论框架的搭建,对于后续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严静;
王啸啸;
赵西晨;
黄晓娟;
刘呆运
-
-
摘要:
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对甘泉金代画像砖墓进行了整体搬迁工作.采用红外、紫外照相,便携XRF、非接触式色度仪等检测方法在传统画面信息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画面的信息,发现画像砖和彩绘的颜色以红、白、黑为主色,黄色颜料有荧光反应,初步可确定有赤铁矿、铅丹颜料的使用;病害主要为起甲、空鼓、裂隙、酥粉等.考古现场第一时间控制了墓室小环境和病害,采用泡沫板、复合板、木龙骨对墓室内部进行了整体支撑加固,用石膏麻布、不同型号的钢材对墓室外部进行固型和加固,并在底部插入槽钢和H钢将墓室焊接为一个整体进行吊装和运输.本工作克服了该画像砖墓墓室多、体量大、吊装和搬迁不易的难题,是目前整体搬迁体量最大的墓葬,为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
-
-
卢少峰
-
-
摘要: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首要任务,已经开展了十年有余.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龙美小学于2015年开始加入这个大家庭,经过四年的实践和研究,初步制定了基于学校校情的"一二三四"策略与一个行之有效的活动模式.文章以"变废为宝从我做起"活动为例,探讨了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实施模式.
-
-
-
-
-
-
-
摘要: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平时开展了很多有趣好玩的综合实践课,在暑假期间,学校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大显身手的机会,特意设置了几个科学体验实践项目,培养大家一起来做小小科学调查员.同学们要探究的项目如下:探究如何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做饮料与健康的研究;外出旅行怎样让安全陪伴左右;在家学会安全使用家用电器。要体验的活动项目还真是不少,我们不妨摘取其中一些来看看吧!
-
-
谈梅芬
-
-
摘要:
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个有价值的活动主题,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以及后期有效的组织实施与总结反馈,都是调查活动得以成功开展的重要环节.
-
-
-
-
侯江;
欧阳辉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摘要: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爱国实业家卢作孚1930年9月在四川北碚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其思想萌芽于1928年提出建立嘉陵江科学馆的设想.1930年华东、东北考察期间,夏天,在上海成立筹备处,黄炎培、蔡元培、翁文灏、任鸿隽、丁文江、秉志等大力支持,介绍人才、交换标本,推进其建立.院址初设火焰山东岳庙,1934年迁建文星湾惠宇.设有理化、地质、生物、农林4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曾管理三峡染织厂,还设'成都办事处'、'西昌工作站'等.对其数十年来的地质勘探、科学调查等工作进行了汇总,对其在矿产开发领域对国家的贡献进行了总结。
-
-
邓妍;
严国泰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审批至今已经公布了六批共276个,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今中国古村落消亡背后的内因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比如抢救性普查与调研,聚合政府与非政府力量共同保护古村落,通过产业转型给古村落带来的活力等。
-
-
邓妍;
严国泰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审批至今已经公布了六批共276个,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今中国古村落消亡背后的内因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比如抢救性普查与调研,聚合政府与非政府力量共同保护古村落,通过产业转型给古村落带来的活力等。
-
-
邓妍;
严国泰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审批至今已经公布了六批共276个,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今中国古村落消亡背后的内因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比如抢救性普查与调研,聚合政府与非政府力量共同保护古村落,通过产业转型给古村落带来的活力等。
-
-
邓妍;
严国泰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审批至今已经公布了六批共276个,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今中国古村落消亡背后的内因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比如抢救性普查与调研,聚合政府与非政府力量共同保护古村落,通过产业转型给古村落带来的活力等。
-
-
邓妍;
严国泰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立审批至今已经公布了六批共276个,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今中国古村落消亡背后的内因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比如抢救性普查与调研,聚合政府与非政府力量共同保护古村落,通过产业转型给古村落带来的活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