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系统
CRISPR/Cas系统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3711287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通报等;
CRISPR/Cas系统的相关文献由3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婉、杨海燕、段广才等。
CRISPR/Cas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1287篇
占比:100.00%
总计:3711379篇
CRISPR/Cas系统
-研究学者
- 李婉
- 杨海燕
- 段广才
- 王宇
- 郑平
- 郗园林
- 霍贵成
- 刘倩
- 刘叶
- 刘洋
- 吴敬
- 姚学萍
- 孙际宾
- 宋宏彬
- 张冰
- 张博
- 张康
- 张晨阳
- 曹随忠
- 李俊维
- 李柏良
- 李浩
- 李芳雅
- 李金根
- 杨泽晓
- 梁文娟
- 段绪果
- 洪丽娟
- 王印
- 王娜娜
- 王猛
- 王颖芳
- 田朝光
- 谷峰
- 邱少富
- 郑小梅
- DENG Zi-Xin
- JIANG Wei-Hong
- LI Ying-Jun
- LIU Tao
- LU Yin-Hua
- PENG Nan
- PerulijaVanja
- WANG Xiao-Jie
- WANG Zhi-Jun
- ZHAO Ya-Wei
- 丁晶
- 丁秀云
- 万腊根
- 万逸
-
-
-
兰蕾;
郑旭;
迟媛媛;
王雪婷;
王梦园;
朱元祺;
闫志勇
-
-
摘要: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细菌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参与特异性防御不同类型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质粒、噬菌体、转座子等的入侵。旨在分析肠球菌(Enterococcus)基因组中该系统的基因结构,并探讨其与细菌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NCBI数据库中下载10种肠球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利用软件对CRISPR-Cas系统的分布、cas1基因、重复序列、间隔序列等进行比对分析;查找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与CRISPR-Cas系统之间的关系。235株肠球菌中含完整CRISPR-cas系统的有35株(14.9%),含确定CRISPR阵列196个和cas基因簇46个。肠球菌基因组中CRISPR系统主要为II-A型(80.4%),其次是II-C型(15.2%),cas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CRISPR-cas系统的分型基本一致。肠球菌CRISPR-Cas系统的分布在不同菌种之间差异较大;CRISPR-Cas系统可能阻碍肠球菌某些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
-
-
龚仕涛;
王宇;
陈宇庭
-
-
摘要:
衰老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基因突变及其累积是引发衰老的因素之一。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纠正或清除错误基因突变,从而具有延缓衰老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潜力。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的基因编辑工具是基于细菌和古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发明的,已证明可修改多种生物体的基因组。通过对Cas蛋白的定点突变和表达优化改造,可提高CRISPR/Cas系统在靶向位点的编辑效率、保真性及降低其脱靶效应。随后,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基于Cas蛋白的编辑器,如碱基编器、引导编辑器、转座/重组酶等。CRISPR/Cas及其衍生的编辑器,可实现多种形式精确的基因修饰,从而满足不同的基因编辑需求。本文主要概述了CRISPR/Cas系统及其种类、Cas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蛋白及其变体、基于Cas9蛋白衍生的基因编辑器,并讨论了这些编辑器在衰老及其相关疾病,如早衰综合症、心血管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未来,高精确基因编辑器和递送技术的发明,将加速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和逆转衰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终实现人类健康衰老。
-
-
高维崧;
窦金萍;
韦双;
刘兴健;
张志芳;
李轶女
-
-
摘要:
CRISP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领域。对CRISPR/Cas系统的起源、分类特点等进行了阐述,重点梳理了CRISPR/Cas系统分类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最新分类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的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内部不同蛋白的作用特点及应用与发展,以期探寻更多的CRISPR/Cas系统,扩大该系统的应用领域。
-
-
贡嘉澳;
高昂
-
-
摘要:
亿万年的时间里,噬菌体与细菌之间不断进行着攻击-防御-反击的战斗。细菌为保护自己免受噬菌体的入侵,进化出一系列复杂的防御系统。细菌防御系统的发现和对其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推动了重要的生物学工具的发展,甚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革命性的进步。本文总结了细菌抗噬菌体感染的防御手段,并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
-
-
张庆勋;
钟震宇;
郭青云;
何宏轩;
白加德
-
-
摘要:
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新发突发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的监测及防控至关重要。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以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可扩展性的DNA和RNA识别为特点,已成为新一代的分子诊断工具,在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试剂盒(SHERLOCK和DETECTR)在美国相继获批,中国研发的基于CRISPR-Cas12系统的SARS-CoV-2检测试剂盒也已获批上市,这表明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文章首先简述了CRISPR-Cas系统类型,尤其是常用于病原体检测的Cas9、Cas12和Cas13;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广泛应用。同时分析了CRISPR-Cas检测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靶标基因的序列保守性、靶标基因的富集与扩增、终信号不同的读取方式等,并对CRISPR-Cas系统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
冷春旭;
闫平;
徐振华;
孙中义;
张书利;
武洪涛;
吴立成
-
-
摘要:
盐碱胁迫是限制水稻生长发育和阻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是一种高效简单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的发展过程、分类以及水稻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论述了近年来CRISPR/Cas技术在水稻耐盐碱品种开发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
周旭;
王思文;
王秀荣
-
-
摘要:
近年来,CRISPR-Cas系统病原核酸检测技术凭借其靶向精准、灵敏度高以及多重检测等特点,在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多种Cas蛋白具有顺式基因编辑功能和非特异性反式切割活性,基于这种特性成功实现了病原核酸检测,极大改善了POCT产品灵敏度低的问题。其中,以Cas12为靶点并反式切割单链DNA探针的系统既简单又高效。因此,就CRISPR-Cas12a的历史、分类、检测原理和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开发检测试剂的困难等方面做一综述。
-
-
郑小梅;
郑平;
孙际宾
-
-
摘要: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有机酸与酶制剂的重要工业生产菌株,以极端环境耐受性、高生产经济性、强发酵鲁棒性与高食品安全性等优势成为不可多得的细胞工厂.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不仅拉开了全面揭示黑曲霉细胞工厂高效运转机制的序幕,而且为高效黑曲霉细胞工厂的创建优化提供了新技术体系.作为新一代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为黑曲霉基因组定向改造与基因表达调控带来了革命性突破.本文重点综述该技术在黑曲霉中的最新进展及其在黑曲霉基因编辑与表达调控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
朱晓菲;
黄娇媚;
原昊;
万逸
-
-
摘要:
近年来,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系统(CRISPR-Cas)作为基因编辑手段在动植物基因编辑中已广泛应用.现已被证实的Class2类CRISPR-Cas系统CRISPR-Cas 12、CRISPR-Cas 14等均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被发掘出来,因此,生物信息学成为发现新CRISPR-Cas系统及其子类型的重要方法.笔者综述了Cas酶两类生物信息学发掘手段,一类方法是通过已知Cas酶建立隐马尔科夫模型(HMM)预测可能的同类Cas酶;另一类方法是以标志序列Cas1或CRISPR识别为基础分析上下游可能的Cas酶,同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Cas蛋白和CRISPR序列进一步分析方法,包括Cas蛋白同源性、进化分析及CRISPR序列间隔序列(spacers)、前间隔序列(protospacers)前间隔序列临近基序(PAM)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