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体密封
磁流体密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71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一般工业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3153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创新导报、中国科技财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电力系统配电技术协作网第二届年会、中国真空学会真空获得与测量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等;磁流体密封的相关文献由7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小龙、陈帆、孙彭等。
磁流体密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3153篇
占比:99.97%
总计:323239篇
磁流体密封
-研究学者
- 杨小龙
- 陈帆
- 孙彭
- 何美丽
- 郝付祥
- 谢国进
- 李德才
- 张松华
- 雷世友
- 宾仕博
- 黄光永
- 朱维兵
- 颜招强
- 刘黎明
- 单晓杭
- 吴朝军
- 王功发
- 言继春
- 楼允洪
- 王和顺
- 刘嘉伟
- 刘纯友
- 单平
- 孙建辉
- 汤林军
- 邓朝阳
- 邱敏敏
- 黄昌盛
- 周永君
- 张林
- 张楚楠
- 冯智勇
- 孙康康
- 小林宏之
- 张锐博
- 徐美婷
- 晏静江
- 李正贵
- 程杰
- 刘书进
- 刘赛波
- 刘颖
- 张瀛
- 彭国文
- 李双喜
- 李红辉
- 杨志伊
- 林志强
- 石淼
- 谢毅
-
-
李正贵;
龚佳成;
程杰;
关志军
-
-
摘要:
以常规磁流体密封装置为研究对象,考虑极齿的机械加工倒角影响,对比分析了矩形、单侧斜角和双侧斜角极齿倒角前后的耐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倒角影响时,矩形极齿、单侧斜角极齿和双侧斜角极齿密封压力理论值分别为0.218 MPa、0.235 MPa和0.224 MPa,矩形和双侧斜角形极齿理论密封压力接近,单侧斜角形理论密封压力最大。考虑倒角影响时,随着倒角半径的增大,矩形极齿理论密封压力近似呈指数递增;单侧斜角极齿理论密封压力先缓慢增大,后近似线性递增;双侧斜角极齿理论密封压力缓慢增大。矩形极齿理论密封压力对倒角变化最为敏感,单侧斜角形极齿次之,双侧斜角形极齿影响较小。这些规律为磁流体密封装置中极齿的实际加工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
-
吴朝军;
朱维兵;
颜招强;
张林;
王和顺
-
-
摘要:
为提高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在传统磁流体密封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变齿磁流体密封结构。基于磁流体密封耐压理论,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新型变齿结构密封间隙内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布进行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齿宽系数、变齿高系数2个因素单独及共同对磁流体密封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齿宽系数的增加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变齿高系数的增加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逐渐减小;变齿宽系数及变齿高系数两因素共同作用时,在变齿高系数及变齿宽系数均为1.1的情况下磁感应强度差最大,密封耐压性能最好。
-
-
李新锐;
李正贵;
颜招强;
程杰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大轴径两级真空磁流体密封装置,并在可变转速和径向间隙下测试其密封性能。利用ANSYS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极靴结构、径向间隙下的磁场强度进行数值计算,确定出具有最佳聚磁效果的极靴结构和密封间隙。基于计算结果设计了试验装置,采用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30.66 kA/m和41.75 kA/m的两种磁流体进行试验,转速可以在0~6000 r/min范围内调节,径向间隙取0.3 mm、0.5 mm和0.7 mm三种。结果表明,楔形极靴聚磁效果更好,可以大幅提高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高饱和磁化强度的磁流体密封性能下降发生在低速区而低饱和磁化强度的磁流体密封性能下降发生在高速区;间隙对大轴径密封性能影响较大,尤其在高速工况下,0.7 mm间隙的密封结构密封时间仅为45 min左右。
-
-
董冰峰
-
-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解决大幅面锆板真空退火处理的真空退火炉。加热室由6层“耐热钢+不锈钢”隔热屏组成,采用宽带状钼带作为加热元件。采用外循环风冷系统,可在退火结束后进行快速冷却。加热室上设计独有的错层式风冷系统,采用磁流体密封装置的风冷系统,热处理工艺设置为真空或充氩的加热和冷却方式进行。退火处理后,锆板材表面无氧化色,冷却到80°C,在6h内完成。
-
-
程杰;
李正贵;
李望旭;
龚佳成
-
-
摘要:
为探讨磁流体密封极齿参数对磁流体热特性的影响,利用传热学理论构建磁流体密封装置的传热计算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与磁流体温度的关系.在磁流体密封实验台上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对磁流体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封间隙和极齿高度的增加,磁流体温度逐渐减小,呈负指数变化趋势;随着极齿宽度的增加,磁流体温度线性增加;随着极齿槽宽度的增加,磁流体的温度基本不变;密封间隙对磁流体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极齿宽度和极齿高度,极齿槽宽度对磁流体温度基本没有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密封间隙和极齿高度,适当减小极齿宽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磁流体的发热量,提高磁流体密封装置寿命.
-
-
-
程杰;
李正贵;
李望旭;
李新锐;
龚佳成
-
-
摘要:
以水轮机主轴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密封段条件下,利用电磁学原理构建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的磁路模型,得到密封压力与磁流体密封磁极角、极齿高度、极齿宽度和极齿槽宽的关系,然后进行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磁极角、极齿高度和极齿槽宽的增加,密封压力呈抛物线变化,磁极角在45°、极齿高度和极齿槽宽在10倍间隙值处取得极大值;随着极齿宽度的增加,密封压力线性减小;随着水轮机主轴转速的增高,离心力对间隙内磁流体扰动不断加剧,甚至造成密封失效.
-
-
-
-
张禹;
李双喜;
蔡纪宁;
张秋翔
-
-
摘要:
针对现有磁流体密封承压能力有限加工装配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等缺点,提出一种柔性极靴磁流体密封.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柔性极靴磁流体密封的数值模型,分析其磁场分布规律和承压能力,并与传统磁流体密封进行比较.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柔性极靴的厚度、长度和相对磁导率、以及涂层厚度、软铁厚度等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柔性极靴磁流体密封相对于传统磁流体密封具更好的密封能力;柔性极靴的相对磁导率对密封承压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柔性极靴的厚度、软铁的厚度和柔性极靴的长度,涂层厚度对密封能力影响最小.优化后的柔性极靴磁流体密封的密封性能较传统磁流体密封提高50%以上.
-
-
-
-
-
- 龚忆军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6-20
-
摘要:
一种磁流体加速器和一种磁流体喷气发动机,其中该磁流体加速器包括至少一个磁体,至少两个电极板和一个使所述至少两个电极板之间的气体电离的气体电离器,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板之间连接一个直流电源。该磁流体喷气发动机包括一个冲压喷气发动机,位于所述冲压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中的第一磁流体加速器和位于所述冲压喷气发动机的尾喷管中的第二磁流体加速器。第一和第二磁流体加速器可根据需要运行在加速器模式和发电机模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