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破碎度

破碎度

破碎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林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579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南方文物、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路工程爆破学术会议等;破碎度的相关文献由354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连伟、刘希亮、檀俊坤等。

破碎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5798 占比:99.95%

总计:205894篇

破碎度—发文趋势图

破碎度

-研究学者

  • 任连伟
  • 刘希亮
  • 檀俊坤
  • 郭佳奇
  • 万光勇
  • 何立环
  • 刘云
  • 刘海江
  • 孙聪
  • 张锦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腾腾; 栾俊婉; 邵田田; 陈肖飞
    • 摘要: 以武汉市2000年、2005年、2011年和2016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目视判读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提取了武汉市的湿地信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马尔柯夫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人类活动强度等,结合气温、降水等数据,研究了4个时期武汉市湿地景观动态变化情况、景观指数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1年武汉市天然湿地面积由803.42 km^(2)减少到723.95 km^(2),而2011—2016年面积又增加至1158.03 km^(2),人工湿地面积由2000年的1054.48 km^(2)增加到2005年的1299.27 km^(2),2016年又降至1140.89 km^(2);②2000—2011年武汉市天然湿地的景观破碎度减少,人工湿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加,武汉市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衡程度不断加剧;③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武汉市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刘序; 雷百战; 陈鹏飞; 周灿芳
    • 摘要: 【目的】荔枝作为常绿果树,存在缺乏管理而沦为绿化树现象。准确了解和掌握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变迁趋势,对荔枝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标准化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州市增城区荔枝种植区域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对2015、2019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判断有人管理与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变化特征,借助重心迁移模型和破碎度指数定量分析荔枝时空变化程度。【结果】遥感解译总体精度较高,达到86.54%。增城区荔枝种植面积减少67.69 hm~2,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减少127.28 hm~2,无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增加59.59 hm~2。荔枝种植区域重心逐渐远离城镇,整体向东迁移45.14 m、向北迁移107.01 m,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北迁移,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南迁移。荔枝种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2015年的0.0407增加至2019年的0.0413,空间分布呈现逐渐分散格局;但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0.0244降低至0.0238,空间上呈现聚集状态。【结论】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精准快速识别不同管理方式下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变迁特征,为低效果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建设提供准确数据支撑,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 杨艳山; 吴凡; 赵亚平; 胡志超; 顾峰玮; 丁启朔
    • 摘要: 应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带状免耕播种技术在我国南方稻麦种植区得到推广与应用。为简明耕作部件对带状旋耕耕作质量的影响,在280、380和510 r/min刀轴转速下对凿型旋耕刀、直刃旋耕刀和IT225型旋耕刀进行田间耕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耕作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耕作部件形状和刀轴转速。在刀轴转速为510 r/min时,IT225型旋耕刀创造的土壤回填率只有7%,土壤回填效果明显低于具有较小正切刃的直刃旋耕刀和凿型旋耕刀。凿型旋耕刀能够创造出较好的回填和土壤破碎的效果,但由于其没有侧切刃无法创造出整齐的种床截面。在刀轴转速为180 r/min时,凿型旋耕刀造成的种床截面扰动率高达20%。直刃旋耕刀能够形成齐整的种床截面和高于50%的土壤回填率,但产生的土壤破碎体粒径过大,不能满足播种的需求。本研究为带状旋耕耕作部件优化指明方向,即兼顾直刃旋耕刀和凿型旋耕刀的特点,将两种或几种刀具进行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土壤条件下带状旋耕播种的需求。
    • 吉静怡; 赵允格; 杨凯; 张万涛; 王闪闪
    • 摘要: 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广泛发育,并在干扰等因素下形成不同分布格局.为明确生物结皮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生物结皮条带状、棋盘状和随机3种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计算了生物结皮斑块的分布格局指数,解析了生物结皮分布格局与坡面产流产沙的关联.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分布格局显著影响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径流率和土壤侵蚀速率.相同盖度条件下,生物结皮坡面的随机分布格局较带状和棋盘式分布格局显著降低了坡面径流量和产沙量,其径流率与土壤侵蚀速率分别是带状格局的71.7%、12.9%,是棋盘格局的89.6%、31.8%.(2)坡面径流率与生物结皮斑块最大斑块指数、斑块连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分离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景观分裂指数呈显著正相关.(3)土壤侵蚀速率与生物结皮斑块最大斑块指数、斑块连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景观分裂指数、分离度呈显著正相关.(4)坡面径流率(Y1)和土壤侵蚀速率(Y2)与分离度(SPLIT,Splitting Index)的关系式为:Y1 = 1.116+0.017SPLIT,R2:0.957;Y2 = 22.767+17.936SPLIT,R2:0.801.(5)以上结果表明分布格局主要是通过影响生物结皮在坡面的分离度进而影响坡面产流产沙,随着生物结皮斑块分离度增大,生物结皮斑块破碎度增大,坡面产流产沙增多.从分布格局的角度解析了生物结皮对产流、产沙的影响,量化了生物结皮坡面径流率与侵蚀率与格局指数之间的关系,为量化认识生物结皮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小虎
    • 摘要: 陶器(或陶片)是早期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对于陶器,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其器物形态及演化过程的类型学研究,而甚少关注陶器出土时的保存状态.在考古埋藏学、人类行为模式的观察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影响陶器破碎度的自然及文化因素,讨论了陶器破碎度的量化方法,并探讨了实际研究中陶器破碎度的可能运用.陶器破碎度研究为认识遗迹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探讨聚落内部遗迹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人类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 王恒星; 张建军; 孙若修; 张佳楠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水资源匮乏地区坡面水土保持植被格局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测定5种植被格局(2种块状镶嵌格局、横条带状格局、顺坡带状格局和裸地格局)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土壤入渗特征,探讨坡面不同植被格局和破碎度对产流、产沙、入渗的影响。【结果】(1)植被具有良好的蓄水减沙效益,植被的减沙效益为47.44%~91.67%,蓄水效益为25.67%~62.94%,植被的减沙能力强于蓄水能力。(2)植被格局对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横条带状格局>顺坡带状格局。块状镶嵌格局水土保持效果最佳。(3)不同植被格局的产流过程均呈现“快速上升-相对稳定”的趋势,植被格局有助于延迟坡面径流峰值的出现时间。(4)植被斑块的破碎化指数与侵蚀产沙呈反比,植被斑块破碎化程度越高,侵蚀产沙量越低,蓄水减沙效益越好。(5)不同植被格局的入渗系数为:块状镶嵌格局>横条带状格局>顺坡带状格局>裸地,Horton模型对不同植被格局土壤入渗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块状镶嵌格局的蓄水减沙效益明显优于裸地和顺坡带状格局,因此在水资源有限的黄土区,可以采取植被与裸地交替分布的方式种植植被,以达到蓄水、减沙效益最大化。
    • 马广文; 孙聪; 王业耀; 李宝林; 刘海江; 董贵华; 何立环
    • 摘要: 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综合分析我国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的典型区域。按照生态系统分类体系提取1985年、2000年和2013年岷江上游、白龙江上游、赣江上游和闽江上游流域生态系统分类信息,构建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评价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结果显示:2013年岷江上游和白龙江上游流域以森林和草地两种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分别占各自区域总面积的84.9%和83.1%;赣江上游和闽江上游流域以森林和耕地两种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分别占各自区域总面积的92.6%和93.6%。通过综合分析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边缘密度、聚集度指数变化,1985—2013年岷江上游流域整体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景观类型分布更为分散;白龙江上游流域各景观类型分布趋向于聚集;赣江上游流域整体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类型分布更为集中;闽江上游流域整体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人工表面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减小。研究结果为优化区域生态格局、预防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提供参考。
    • 周根苗; 李新建; 王志强; 邓正苗; 余明峰
    • 摘要: 东洞庭湖是国际上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背景下,研究湿地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具有重大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2015—2020年遥感影像获取6期东洞庭湖湿地景观覆盖类型数据,应用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和景观稳定性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洞庭湖"专项整治行动"前后东洞庭湖湿地的景观动态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从2015—2020年间,芦苇和湖草地是优势景观,水域和泥滩地构成湿地景观的自然廊道;湖草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芦苇地面积增加;东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总体呈"U"型变化特征,最大斑块指数、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斑块密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景观稳定性指数呈现出先剧烈下降后趋于平衡的状态,表明该湿地景观经历了由非平衡态到"准"平衡态的过程.以上结果综合反映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得到遏止,并在景观格局总体上呈好转的趋势.本研究为洞庭湖湿地的管理、规划与行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陈佳楠
    • 摘要: 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一般为斑块、廊道和基底.文章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利用Fragstats分析软件在宏观尺度上来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结构及现状.通过各种相关指数阐述斑块、廊道和基底的现状,引入破碎度的概念,分析其生态系统的优劣.梳理区域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王有兵; 施俊美; 杨建军; 张士平
    • 摘要: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选取斑块数量、分维数、景现形状指数、破碎度、景观变化率等5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20102019年景观结构和格局变化进行分析,采用LDI方法进一步评价了该区域环境健康状况.结果 表明:研究区域耕地景观类型占主导地位,面积比例占50.81%以上,其次为建设用地,景观结构属农村—城镇组成系统;近几年随着洱海保护有关政策的实施,林地、耕地、沼泽地及水体等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幅度较大;随时间的变化,土地利用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2010年研究区域的LDI综合指数为4.77,环境健康等级为"一般",较接近"不健康"等级,但随着洱海保护措施的实施而趋向于向"健康"等级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