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史
中国逻辑史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1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逻辑学(论理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549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中国哲学史、法音、广东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等;中国逻辑史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克喜、曾祥云、孙中原等。
中国逻辑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549篇
占比:99.29%
总计:16667篇
中国逻辑史
-研究学者
- 王克喜
- 曾祥云
- 孙中原
- 张晴
- 晋荣东
- 杨树森
- 蔡伯铭
- 周文英
- 姚南强
- 刘培育
- 宋荣
- 张忠义
- 曾昭式
- 杜辛可
- 蛰泰
- 赖奕樵
- 郑伟宏
- 陈孟麟
- 韩雅青
- 乐秀成
- 亦黄
- 何杨
- 傅永庆
- 关兴丽
- 冯曼东
- 冯长明
- 刘启云
- 刘明明
- 刘晓娟
- 加地伸行
- 卢兴
- 吕雪
- 吴俊明
- 周海娟
- 唐朝晖
- 多吉占堆
- 姚舜
- 崔清田
- 张一
- 张学立
- 张家龙
- 张岱年
- 张建军
- 张忠贤
- 张晓芒
- 张晓芒3
- 张美玲
- 文艳
- 文艳2
- 施罗
-
-
杨帆
-
-
摘要:
集合论是现代逻辑和数学的基石.然而,早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有很多关于集合论的思想萌芽存在,大都是朴素集合论中最为基础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新的阐释和划分有助于探究中国古代逻辑与现代逻辑间的联系.
-
-
邹崇理
-
-
摘要:
逻辑教科书的内容设置关系到对逻辑本质的理解。《国内逻辑教科书的建设理念和历程——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5周年》一文通过回顾国内逻辑教科书的编写历程,概述逻辑教科书以现代逻辑为主要内容的特点,并参照国际逻辑教育的趋势讨论了提升国内逻辑教育水平的话题。荀子逻辑思想对中国逻辑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普通形式逻辑范式下荀子逻辑思想的研究及启示——以胡适、汪奠基、温公颐为例》一文从胡适对荀子逻辑思想的探索、汪奠基对荀子逻辑思想的补充拓展、温公颐对荀子逻辑思想的丰富完善3个方面对普通形式逻辑范式下荀子的逻辑思想进行了研究。
-
-
-
-
何杨
-
-
摘要:
百余年来,中国逻辑史研究重在构建类似于西方逻辑的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发生发展史,往往将中国古代论证实践视作西方逻辑理论的例证,从而忽视了中国古代论证实践的研究价值.与之相对,以中国古代论证实践为出发点,并基于文化背景与文本语境等相关因素予以如实的描述与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有关论证的理论学说,而且有助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因此,中国古文献中颇为丰富的论证实践值得重视.
-
-
谷成城;
文艳;
张晓芒
-
-
摘要:
沈有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代逻辑学家及逻辑史家,他在数理逻辑和中国逻辑史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分析、梳理沈有鼎的经典著作及其体现的逻辑思想,可以展现对经典大师及经典著作进行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意义.
-
-
邹崇理1;
谷成城1;
文艳2;
张晓芒3
-
-
摘要:
沈有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代逻辑学家及逻辑史家,他在数理逻辑和中国逻辑史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分析、梳理沈有鼎的经典著作及其体现的逻辑思想,可以展现对经典大师及经典著作进行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意义。
-
-
-
-
王克喜
-
-
摘要: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很多,但训诂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如果没有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兴起,也许就没有中国逻辑史之比较研究的兴起,就没有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兴起.反观中国逻辑史研究百余年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训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还中国逻辑史以本来面目,重建中国逻辑史的新体系,同样,重视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训诂问题也可以使中国逻辑史研究和训诂学研究在某些方面实现交叉学科研究的会通,从而进一步促进这个研究领域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