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监测井

监测井

监测井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68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8480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地下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西部资源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4年地下储气(油)库与LNG技术研讨会、2009’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等;监测井的相关文献由2324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成明、李小杰、张建良等。

监测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8480 占比:99.95%

总计:268603篇

监测井—发文趋势图

监测井

-研究学者

  • 叶成明
  • 李小杰
  • 张建良
  • 潘德元
  • 解伟
  • 何运晏
  • 冯建月
  • 刘景兰
  • 秦磊
  • 葛菲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丹; 董聪慧
    • 摘要: 摘土壤气体中的汞,是大气环境中汞的重要来源,对土壤气体中汞的检测,对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上海地区地下水埋深浅,对土壤汞气的检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通过对土壤汞气监测井深度的控制,以及对监测井管直径、采样流量、采样体积、洗脱液浓度进行研究,汞气用巯基棉富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土壤汞气的采集效果,并建立了用巯基棉富集-4.0 mol/L盐酸-氯化钠饱和溶液洗脱-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汞气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2.1×10^(-6) mg·m^(-3),样品分析的相对偏差在1.60%~10.90%,加标回收率在82.3%~102%之间。
    • 田鹏州; 潘登; 王继华; 豆敬峰; 李爱勤; 白雪
    • 摘要: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任务,实现对河南省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以及对河南省平原、盆地及岩溶山区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和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在河南省监测区共布设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485个,省级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点387个。监测区控制面积10.86万平方千米,主要监测层位浅层潜水(微承压水)、承压第Ⅰ含水层组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承压第Ⅱ含水层组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承压第Ⅲ含水层组地下水(超深层地下水)、岩溶水、裂隙水,项目工程的建设完成,基本上完善了河南省地下水监测专业站点,提升了对全省区域地下水、国家重大工程沿线及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的监控能力,确保了及时、准确、全面的获取地下水动态信息,从而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对地下水信息的基本需求。根据监测成果将河南省浅层地下水划分为6个埋深分区,埋深区间在1.41~52.68 m,平均埋深11.93 m。划出降落漏斗两处,划分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11种,主要为HCO 3•Cl-Ca型;水质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以Ⅳ类和Ⅴ类水为主。
    • 刘畅; 罗育池; 秘昭旭; 韩奕彤; 王先稳
    • 摘要: 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资料收集和现场排查,统计可用监测井3620个,分析监测井的数量、分布、功能和监测情况。结果表明,尚存在环评井建设与监测任务落实不到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测井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监测网络布局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需求,针对性提出了完善监测井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维护、推进监测井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共享、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等对策。
    • 刘景兰; 葛菲媛; 秦磊; 黄欢
    • 摘要: 为科学开展监测井评估,选择井口保护装置/井口状况、井管内径、上部井管保存状态、是否串层、井结构保存状态、井的连通性6个指标,建立监测井维护评估和监测井功能评估方法,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评估体系。监测井维护评估最终的评估结果分为无需修复、修复和报废,用于指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维护管理,使之满足长期监测要求;监测井功能评估最终的评估结果分为监测功能良好、监测功能一般和不具有监测功能,用于判定监测井的监测功能状况,是否可以执行当前监测任务。研究可为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规范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 陈建峰
    • 摘要: 基于山西大同市2017-2018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结合研究区概况和水文地质特征,对大同市市区及周边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漏斗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河流径流量和人为开采影响较大,动态类型主要为入渗—径流型和开采—下降型;(2)地下水位下降区均位于大同市城北、城南、三十里铺和党留庄水源地的中心或边缘。水位下降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37%。其中水位变幅-0.5~-2.0 m区域面积约90.69 km^(2),水位变幅2.0 m区域面积约17.70 km^(2);(3)2018年度地下水集中开采区仍存在三个水位降落漏斗区,其位置和形态基本与2017年相似。研究结果以期为合理调配区域地下水资源、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基础依据。
    • 缪泽
    • 摘要: 本文运用分层调查技术,对场地地下水污染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取样阶段,通过设置不同深度的地下水监测井来实现分层取样和监测.根据每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来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最终确定了场地的污染深度和范围.
    • 黄澎涛
    • 摘要: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地下水动态的"火眼金星"和"白箱化"的主要途径.现行矿山地下水动态监测多以水文地质学含水层理论为指导,其观测参数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难以在矿山地下水害防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岩裂隙在空间上多组合为若干大小不一互不联系的树状或脉状的网络,层状网络只为特例.为此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地下水各含水系统结构和围岩的动态变化出发,提出了新的矿山地下水监测系统观.地下水监测系统观通过研究开采中各含水系统的地下水运动、导升规律,并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监测与数学模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预测数据.矿山地下水监测系统观的创新性体现在系统的整体性、动态与时空性、多系统性、智能化与经济性.
    • 陈建峰
    • 摘要: 基于山西大同市2017-2018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结合研究区概况和水文地质特征,对大同市市区及周边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漏斗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河流径流量和人为开采影响较大,动态类型主要为入渗—径流型和开采—下降型;(2)地下水位下降区均位于大同市城北、城南、三十里铺和党留庄水源地的中心或边缘.水位下降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37%.其中水位变幅-0.5~-2.0 m区域面积约90.69 km2,水位变幅2.0 m区域面积约17.70 km2;(3)2018年度地下水集中开采区仍存在三个水位降落漏斗区,其位置和形态基本与2017年相似.研究结果以期为合理调配区域地下水资源、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基础依据.
    • 吴奂; 欧春华
    • 摘要: 以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通过调查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工程经验提出解决措施,并就优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和解决环境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