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土改良
盐碱土改良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2341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园林科技、中国林业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二届兵团青年科技论坛、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中国水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盐碱土改良的相关文献由38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坤峰、林金宝、屈忠义等。
盐碱土改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341篇
占比:99.82%
总计:62451篇
盐碱土改良
-研究学者
- 魏坤峰
- 林金宝
- 屈忠义
- 王凡
- 万英
- 刘慧媛
- 刘晶晶
- 刘立民
- 史洋
- 吴劲松
- 周国华
- 唐涛
- 姜淑霞
- 孙予罕
- 孙楠楠
- 安丰华
- 宿淑英
- 尹建道
- 张伟华
- 张凤华
- 张建唐
- 景彦良
- 朱家帅
- 杨美英
- 武志海
- 江振东
- 沈群
- 王立洪
- 王素君
- 王聪明
- 窦森
- 等
- 练继建
- 赵立伟
- 郭祺忠
- 陈亮
- 马莎莎
- 魏伟
- 黄彦
- 齐广耀
- An Fenghua
- Dou Sen
- Jiang Zhendong
- Kana.RE
- Li Mingmin
- Liu Mingwei
- Ma Xianfa
- Sun Fuhai
- Sun Ting
- Tian Lili
-
-
张曼玉;
杨海昌;
张凤华;
罗艳琴;
于善超;
孙静;
曹政
-
-
摘要:
秸秆还田是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改善土壤质量的农作措施之一。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新疆盐碱土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以不还田(CK)为对照,棉花秸秆翻压还田(H1)、油菜秸秆翻压还田(H2)、棉花秸秆覆盖还田(F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F2)共5个处理,分析0~20 cm土层电导率、含水量、有机质和团聚体粒径分布变化,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探究其土壤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较CK,H1、H2处理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电导率逐渐降低,含水量逐渐增加,效果优于F1、F2处理。第75 d,H1、H2处理电导率分别降低了5.30%和3.89%,含水量增加了8.93%和7.85%。相比CK,H1、H2处理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30.90%、29.80%。相比CK,H1、H2处理降低了土壤中小于0.053 mm团聚体比例,增加了0.25~2.00mm团聚体的比例。秸秆翻压还田(H1、H2处理)相较于秸秆覆盖还田(F1、F2处理),土壤片状微观结构增多,颗粒之间由面与面接触转变为直接点接触,增加土壤孔隙数量。综上,秸秆翻压还田较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改善土壤颗粒微观结构和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增强降盐保水的作用。为新疆地区秸秆还田提供理论支撑。
-
-
齐广耀;
张书菡;
孙建平;
刘雅辉;
苏斌;
吕骐羽;
姜淑霞
-
-
摘要:
为研究大球盖菇出菇后剩余栽培基质(菌渣)就地还田对滨海盐碱土区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选用3种不同含盐量的林地栽培大球盖菇,将出菇后的菌渣就地混翻于0~20cm土层中,自然降解4个月后,研究其对试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滨海盐碱土区林地土壤的EC值、含盐量及容重均显著降低;土壤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均显著提高;3个处理样地真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变化明显,强度盐化处理样地(Z2s)土壤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显著提高。环境因子关联分析表明,滨海盐碱土区林地理化性质与土壤真菌群落分布显著相关。综之,施入大球盖菇菌渣能有效降低滨海盐碱土区林地的土壤含盐量,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改良效果显著。
-
-
徐晓磊
-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认定工作。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德州实验站位列其中。
-
-
董文军;
孟英;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
-
摘要:
秸秆还田是东北地区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对盐碱地改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以及合理整地的基础上,搅浆环节对于防止水稻秸秆漂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水稻生产中秸秆还田条件下搅浆平地机具的合理选择,本文在秸秆还田和秋整地的基础上,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有动力搅浆和无驱动搅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动力搅浆相比,无驱动搅浆的土面下降高度和秸秆漂浮量分别显著降低37.9%和33.7%,秧苗的新生白根数显著增加16.2%,>2000μm和250~2000μm土壤大团聚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显著提高了17.7%和75.0%,土壤微团聚体(53~250μm)的比例显著提高了50.6%,而土壤粘粉粒(<53μm)的比例显著降低了17.0%.与有动力搅浆相比,无驱动搅浆可使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降低2.1%~7.8%,但差异均不显著,降低土壤穿透阻力,但可提高0~30 cm土层的砂粒所占比例.有动力搅浆与无驱动搅浆的水稻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无驱动搅浆可以有效抑制搅浆后的秸秆漂浮,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秸秆还田下稻田搅浆方式的理想选择.
-
-
王艳宇;
向君亮;
周妍;
刘权;
殷奎德;
张兴梅
-
-
摘要:
[背景]近年来,大庆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逐渐加剧,而微生物改良盐碱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目的]从大庆盐碱土中筛选出耐盐碱菌株,验证其促生作用,为改良大庆盐碱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筛选培养基从大庆盐碱土中获得耐盐碱促生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鉴定,并测试菌株在盐碱胁迫下对绿豆植株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一株耐盐碱促生菌DQSA1,具有固氮、产ACC脱氨酶、产铁载体、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功能;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判定该菌株为卓贝尔氏菌属(Zobellella).在盐碱土中种植绿豆后接种菌株DQSA1,处理后的绿豆较对照相比根系鲜重、根系干重及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3%、32%和79%;植株叶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升高了10%、80%和73%;根系的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78%和44%.对种植绿豆的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菌株DQSA1可以在盐碱环境下定殖并促进根瘤菌和鞘氨醇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结论]菌株DQSA1可以在盐碱条件下调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并促进植物生长,为改良盐碱土地提供了有效的微生物资源.
-
-
穆阳芬
-
-
摘要:
盐碱土是世界上尚未大规模农业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在水资源可供应的条件下,可进行盐碱土改良来补充日益不足的耕地资源。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潘根兴教授表示,盐碱土不是不毛之地,改良是为了能种植农作物,其本质是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化学盐分,提高植物耐(盐)性。
-
-
-
-
-
陆秋懿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盐碱土打孔通气机,阐明了机器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重点研究了打孔通气机的工作原理,以此确定设计思路,制定出可行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在总体结构设计时,着重于机架和变速箱的结构设计,满足其功能要求.
-
-
张伟华
- 《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2009年7月1 4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北京召开了“2009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n 本文主要概述了腐植酸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腐植酸通过吸附、交换、酸碱中和作用使盐碱土pH降低,交换性钠离子降低,进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达到在改良盐碱土并种植农作物的目的。同时,本文指出了腐植酸类肥料是未来有机(复合)肥料发展的方向。
-
-
-
-
-
石国元
- 《第二届兵团青年科技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库尔勒垦区属于极端干旱生态脆弱带,土壤积盐问题形成拉锯战,土壤的盐碱化已严重制约着团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受盐碱危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主要因素,通过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肥运移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垦区内节水灌溉体系建设、种植结构调整及水、盐的综合调控,在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0~40cm,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盐、肥生态环境,达到种植作物持续高产稳产,为今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
石国元
- 《第二届兵团青年科技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库尔勒垦区属于极端干旱生态脆弱带,土壤积盐问题形成拉锯战,土壤的盐碱化已严重制约着团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受盐碱危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主要因素,通过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肥运移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垦区内节水灌溉体系建设、种植结构调整及水、盐的综合调控,在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0~40cm,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盐、肥生态环境,达到种植作物持续高产稳产,为今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
石国元
- 《第二届兵团青年科技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库尔勒垦区属于极端干旱生态脆弱带,土壤积盐问题形成拉锯战,土壤的盐碱化已严重制约着团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受盐碱危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主要因素,通过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肥运移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垦区内节水灌溉体系建设、种植结构调整及水、盐的综合调控,在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0~40cm,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盐、肥生态环境,达到种植作物持续高产稳产,为今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
石国元
- 《第二届兵团青年科技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库尔勒垦区属于极端干旱生态脆弱带,土壤积盐问题形成拉锯战,土壤的盐碱化已严重制约着团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受盐碱危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主要因素,通过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肥运移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垦区内节水灌溉体系建设、种植结构调整及水、盐的综合调控,在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0~40cm,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盐、肥生态环境,达到种植作物持续高产稳产,为今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