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反应系数
盈余反应系数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8682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经济研究导刊、华东经济管理、会计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2009年广东云南两省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盈余反应系数的相关文献由13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宋生、余怒涛、刘孟晖等。
盈余反应系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8682篇
占比:99.96%
总计:188756篇
盈余反应系数
-研究学者
- 陈宋生
- 余怒涛
- 刘孟晖
- 张凯旋
- 施鲲翔
- 杨培培
- 林小靖
- 柳木华
- 欧阳令南
- 沈中华
- 王化成
- 王晓珂
- 王欣欣
- 王茁
- 田高良
- 程小可
- 罗进辉
- 谭庆美
- 陈云钊
- 陈汉文
- 雷倩华
- 黄泽悦
- 齐伟山
- Hameeda Akhtar
- 于忠泊
- 于李胜
- 佟岩
- 傅代国
- 党文英
- 冯晶
- 刘亭立
- 刘倩茹
- 刘楠
- 刘洪渭
- 刘睿智
- 刘莹莹
- 卢闯
- 史国英
- 吉利
- 吴志秀
- 吴璇
- 呙昊婧
- 唐婉虹
- 夏常源
- 姚丽琼
- 孙雅妮
- 宋吉文
- 宋玉
- 常亮
- 张传财
-
-
曾嘉
-
-
摘要:
以2009-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盈余反应系数(E RC)模型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效应发现:高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比低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盈余反应系数;开展持续性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的盈余反应系数要显著高于非持续性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说明投资者对持续性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市场反应有助于增加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差异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模式表现出不同的盈余反应系数,这一研究结果部分解释了以往学者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显示了企业价值还取决于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模式;另外,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波动较小的企业的盈余反应系数显著高于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波动较大的企业,说明投资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波动较小的企业未预期盈余更可能是持久性的.
-
-
黄浩;
常亮
-
-
摘要:
作为问询监管的主要方式,交易所问询函对上市公司同时存在信息披露改善和重大风险提示的作用,然而已有研究对风险提示的关注不足。文章基于2016—2019年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数据研究发现,证券交易所财务报告类问询函降低了上市公司盈余反应系数,长度更长、问题更多的问询函对盈余反应系数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财务报告问询函对盈余反应系数的负面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
-
呙昊婧;
李丹
-
-
摘要:
基于2008—2017年沪深A股公司的研究样本,我们实证检验了公司的地理位置对公司长期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以考察公司地理位置能否影响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认知。结果发现:公司与"中心城市"距离较远显著降低了公司的长期盈余反应系数;公司信息环境越差,地理位置对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越大;信息中介的信息传播以及高铁和航空带来的信息沟通便利可以减少地理位置对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在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以上结果表明,出于信息传递效率的原因,公司办公地址的地理位置会降低盈余反应系数。
-
-
王清刚;
吴志秀
-
-
摘要:
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8年年报数据为样本,以盈余反应系数为工具,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其他综合收益导致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余及其持续性的保守估计和投资者认知能力不足有关.该负向关系在审计质量低、股东关联度高、高管持股比例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及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制度变更后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从其他综合收益与未预期盈余波动和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内在机理检验.
-
-
黄宏斌;
刘倩茹;
李飞宇;
孙雅妮
-
-
摘要:
已有文献表明,自媒体平台日益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信息披露渠道。然而,与传统信息披露渠道不同,自媒体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价值相关信息,还混杂着大量的噪音信息。已有研究在肯定自媒体提升信息效率的同时,对公司披露噪音信息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关注不足。本文通过剖析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自媒体噪音信息进行掩饰的动机、条件和经济后果发现:(1)自媒体噪音信息披露具有掩饰效应,显著降低了投资者的盈余反应系数;(2)经营问题越严重的公司,利用噪音信息披露进行掩饰的动机越强;(3)信息不透明程度越高、代理问题越严重的公司,利用噪音信息披露进行掩饰的效果越明显;(4)自媒体噪音信息披露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更好的遮掩。本文将促进学界对自媒体信息披露的全面理解,拓宽操控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边界,也为监管层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及投资者甄别自媒体噪音信息披露的动机和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
-
-
李新颖
-
-
摘要:
中期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信息来源,评价其信息含量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管理.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9-2017年的中期财务报告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财务报告发布前后4天作为时间窗口,对企业中期财务报告盈余披露信息含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全样本和不同年度中期财务报告有提前反应的信息含量,中期报告公布后投资者仍可获得超额回报率,我国资本市场仍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不同时间窗口的盈余信息含量不同,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均值存在一定差异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有所增加,中期盈余更具参考价值.
-
-
-
-
-
-
鲁桂华
- 《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我们通过对1999年至2003年间沪深两市全部数据可得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1)会计数据能够解释股票回报率和股票价格,但户均持股数等"庄"的代理变量亦具有显著的、与会计信息基本相当的增量解释能力。(2)坐"庄"行为放大了盈余反应系数,股票被操纵概率越高,盈余反应系数也越高,这一效应更一致地存在于价格模型之中.(3)没有证据表明坐"庄"行为与未来现金流量正相关,因此我国市场股票价格存在高估的可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