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质砖
瓷质砖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0585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佛山陶瓷、陶瓷学报、中国陶瓷工业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8年佛山陶瓷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学术论坛、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机械装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瓷质砖的相关文献由606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智、武桢、邵俊杰等。
瓷质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585篇
占比:99.77%
总计:120859篇
瓷质砖
-研究学者
- 林智
- 武桢
- 邵俊杰
- 夏昌奎
- 钟保民
- 余剑峰
- 张松竹
- 李华云
- 简润桐
- 刘一军
- 余爱民
- 叶德林
- 周俊
- 姜安宁
- 李峰茂
- 林斌
- 朱爱余
- 王正旺
- 甄燕萍
- 祁明
- 李深增
- 汪庆刚
- 潘利敏
- 王焰新
- 祝万里
- 饶平根
- 余惠
- 易仕伟
- 杨奎彬
- 柯善军
- 武利平
- 范周强
- 邓国庆
- 钟金明
- 陈章武
- 马超
- 尹伟
- 曹承鑫
- 李振中
- 梁启斌
- 樊叶利
- 王化能
- 管蒙蒙
- 詹新平
- 刘培功
- 吴文武
- 周燕
- 廖惠仪
- 张建
- 方叶
-
-
吕俊栋
-
-
摘要:
笔者根据中条山集团铜矿峪矿选铜尾矿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物相结构、热性能等特征,论证铜尾矿烧制建筑陶瓷瓷质砖的可行性。试验以传统瓷质砖原料配方为基础,通过铜尾矿部分取代其中的瘠性原料,合理设计配方组成,试烧制建筑陶瓷瓷质砖并检测其物理性能。试验结果证明,可以利用铜尾矿成功烧制建筑陶瓷瓷质砖制品,为铜尾矿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矿山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
-
李振中
-
-
摘要:
本文系统地回忆了2009年至2011年间开发宽体辊道窑的历程,从内墙砖宽体辊道窑开始总结经验,作者最终率先在中国建陶行业研制出瓷质砖宽体节能辊道窑,在建陶行业的发展之路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在中国建陶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
-
刘树
-
-
摘要:
本文根据GB/T 3810.8-2016建立数学模型,从设备、方法及试验重复性对瓷质砖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类、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
-
-
-
-
摘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1%,降幅比1~2月收窄7.7个百分点。一季度水泥产量3亿吨,同比下降23.9%,降幅比1~2月收窄5.6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2.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9%,增幅比1~2月降低0.4个百分点;商品混凝土、瓷质砖、陶质砖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6.5%、12.4%、16.2%。一季度非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同比上升0.2%;建材行业出口交货值283.7亿元,同比下降19%。
-
-
徐少文;
吴盛培
-
-
摘要:
瓷质砖含有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超标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在我国,瓷质砖必须通过CCC认证才能在市场上流通,瓷质砖的CCC认证检测内容即为放射性检测.虽然有国家标准为准则,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验室之间的检测数据存在差异.为了了解我实验室在该领域的检测水平,特组织本次12个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并进行统计结果分析和评价.
-
-
-
张国涛;
杨景琪;
吉永发;
文圆;
黄辛辰;
李光伟
-
-
摘要:
本文对硅灰石在陶瓷砖坯体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简单总结概述,并在瓷质砖坯体配方中引入硅灰石,对硅灰石在瓷质坯体中的影响做了基础性能研究.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硅灰石,引入瓷质釉面砖坯体片配方观察烧结后的抗折强度、吸水率等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添加量为7%,抗折强度最高;添加量为9%,吸水率最低;选取2种比例添加量探究烧成温度的变化,发现烧成温度1080°C,保温15 min,抗折强度和吸水率表现最优异,与无硅灰石瓷质坯体对比,烧成温度降低80~ 100C.
-
-
-
肖惠银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干粒装饰特性、干粒复合叠加装饰工艺技术及干粒颗粒级配对干粒釉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1)当干粒层位于化妆土釉层和图案装饰层下时,其粒子不会影响图案与颜色表现,且不易被磨掉或刮掉;(2)当干粒配方体系相同时,粒径越大,干粒釉温度越高,釉面颗粒质感表现越明显;(3)当干粒颗粒10~30目、30~60目与60~120目的级配占比为:18.18%、50%、31.82%时,干粒釉面成微珠粒突起效果,质感温润、手感细腻,具有更好的耐磨、防滑、防污效果.
-
-
-
-
摘要:
11月15日,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广东陶瓷协会在清远市组织召开鉴定会,对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和重庆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瓷质砖尺寸偏差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自动配釉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等两项目进行鉴定.项目成果通过鉴定,技术水平均达国际先进!
-
-
-
-
-
周俊;
梁启斌;
王焰新
- 《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以湖北黄石高铁砂岩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制备瓷质砖的实验研究,并对不同配方、不同烧成温度瓷坯的吸水率、断裂模数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各项性能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产品的吸水率低于0.3﹪,断裂模数高于35MPa,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颜色呈浅红-暗红-紫砂系列,其中煤矸石最高配比可达8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