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专利文献13455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决策探索、公关世界等;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毅、本刊编辑部、本刊记者等。
中国可持续发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455篇
占比:98.48%
总计:13662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
-研究学者
- 周毅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记者
- 王永贵
- 王秋蓉
- 王舒娅
- 申立会
- 程中楠
- 诸大建
- 谌立新
- Ahmad
- Ehtisham
- Ester Zirilli(图)
- Nicky Burridg
- Syed
- 丁志铭
- 丁晓钦
- 万君康
- 万银巨
- 严立冬
- 之间
- 于志宏
- 于晓琪
- 何嫣
- 冯晓虎
- 冯舒拉
- 刘亚东
- 刘培哲
- 刘学明
- 刘彦随
- 刘恒
- 刘盛佳
- 卜方玲
- 卢振楷
- 史清琪
- 叶坪
- 叶文虎
- 吕兆福
- 吴志民
- 吴法卿
- 周伟铎
- 周兆匡
- 周彦杞
- 夏光
- 姜承红
- 孙晓郁
- 季晓莉
- 宁淼
- 寻阳2
- 寿友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峻,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更加频繁,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全面复苏。
-
-
无
-
-
摘要: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绿色制造与再制造专业委员会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第一次活动于2022年5月21日下午通过腾讯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绿色制造与再制造专委会秘书长高阳、常务副秘书长史佩京,光华设计基金会理事长邢雷,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孙晓亮,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秘书长罗绮平,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孙旭,清洁能源协会秘书长陈讲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资委副处长董廷尉,中国机械环保中心吴刚。
-
-
葛丽乾
-
-
摘要:
2008年,我大学毕业,当同学们都踌躇满志涌向大城市时,我独自转身毅然决然回到了我的家乡--古城保定,成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自此,在各种机械和设备中穿梭,汗水和油渍常常浸满全身。几年时间里,我早出晚归,身体疲惫,但我的内心却日益富饶丰满,从不曾动摇。我始终坚信风力发电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蓝图的重要一隅,我愿用多年所学奠定理论基础,用反复实践武装自己,为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贡献全力!
-
-
韩晶;
冯晓虎
-
-
摘要:
综合衡量中国的低碳发展水平、把脉中国低碳发展特征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促进低碳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
-
李思楚
-
-
摘要:
来自国内外公共及私营部门的利益相关机构共同探讨了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就搭建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2022年9月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主办的“投资向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国际论坛2022”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官方配套活动.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中国正走在奋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道上。十年来,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2022年10月16日,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同时,这也是总结回顾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十年的重要节点。为进一步回顾总结中国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瞻望未来可持续发展蓝图,9月26日,《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学术委员会举行了“可持续发展·中国这十年”主题年会,导刊学术委员等知名专家学者悉数出席,结合各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成就进展、思考与展望进行了主题分享,以研讨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
-
本刊评论员
-
-
摘要:
在能源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中国的脚步不会停留。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更是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
-
黄晶
-
-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掠夺,引发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贫富差距扩大等许多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和威胁,世界各国、国际机构以及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深刻反思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形成。
-
-
王毅;
顾佰和
-
-
摘要: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就碳达峰、碳中和发表10余次重要讲话,不断深化战略部署。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充分展示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
-
于志宏
-
-
摘要: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讲好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的故事,讲好中国贡献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故事,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今年6月2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 DESA)公布了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UN SDG Good Practices)评选结果,由本刊举办的首届“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成功入选,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讲好可持续发展行动故事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