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7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外交、国际关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0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3360篇;相关期刊605种,包括当代世界、党政论坛、瞭望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2012东南亚宗教与区域社会发展学术论坛等;国际形象的相关文献由947位作者贡献,包括管文虎、孙亦舟、王义桅等。

国际形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0 占比:21.44%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1.11%

专利文献>

论文:3360 占比:77.46%

总计:4338篇

国际形象—发文趋势图

国际形象

-研究学者

  • 管文虎
  • 孙亦舟
  • 王义桅
  • 邓淑华
  • 侯茜
  • 卢琰
  • 周洋
  • 康敏
  • 张晶
  • 曲倩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文涛
    •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我国不仅要利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更要以文化、外交等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因此,在外交活动中正确运用外交话语策略,是树立国家形象、体现国家立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西方别有用心之人捏造不良言论,对我国外交活动设置障碍。
    • 钟唯
    • 摘要: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向海洋排放福岛核废水,此举引发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然而一贯对中国环境问题“忧心忡忡”的西方媒体却在此次事件中集体失声,仅有的几篇报道也无不呈现出避重就轻、转移焦点的意图。文章以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西方几大主流媒体在福岛核废水排污事件中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并与同一时期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对比,尝试找出现今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媒体如何利用框架选择、转移与突出新闻焦点,影响国际舆论进而污名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为中国打赢涉华舆论战、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出几点建议。
    • 唐黛
    • 摘要: 在全球化趋势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包括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教育、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国家软实力,在建构国家认同、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文化"走出去"战略为我国文化外交指明了方向。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 黄九清; 陈淳
    • 摘要: 体育作为世界共同的语言,是引起情感共鸣的最佳话题之一。中国体育是传播中国积极正面国际形象的一大切入点,但目前中国体育文本作为重要的国际传播手段,依然存在着内容形式单一、体育文化根基不牢、危机事件应对不充分、体育文本多渠道表达不畅通等问题。文章以东京奥运会为主,同时观测了近年来国际网络社交平台的体育传播文本,通过内容分析,认为中国在今后的体育国际传播中应当注意:避免赛事和人物报道的周期性沉寂,传播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应对体育危机事件,拓宽体育文本的国际传播渠道,从而提升中国体育国际传播能力,为展现我国良好的体育面貌与国际形象做出贡献。
    • 罗琳; 吴珺
    • 摘要: 近年来,国外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教育问题。本文以美、英、日三国拍摄的五部中国教育题材的纪录片为案例,分析这些纪录片如何通过塑造学生和教师的形象来表征中国教育体制,以及这种表征背后的原因。本文认为,这些纪录片并非只是简单地呈现中国教育形象,而是试图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呈现以达到政治隐喻的目的,使得纪录片这种原本“公正客观”的视听媒介成为政治博弈、价值影响的手段。
    • 崔子涵
    • 摘要: 青岛作为一座国际性港口城市,已连续九年上榜新一线城市,然而学者对青岛形象的研究多局限于国内媒体报道的“自塑”,较少关注国外媒体报道的“他塑”。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分析NOW语料库数据,观察近10年来海外媒体围绕青岛的话语表征及形象建构。经研究发现,海外媒体围绕青岛的话语态度较为中立,但缺乏有效记忆点,故而青岛应结合自身的海洋特色,积极推动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
    • 周洋
    • 摘要: 国际重大体育运动盛事的组织和举办对于我国城市形象的树立以及我国综合能力的展示是个不错的平台。随着北京冬奥会胜利闭幕,在全球传播背景下怎样借助全球重大体育赛事提高我国城市形象依然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剖析了国际重大体育比赛对于提高我国形象的重要性并说明了在实际中面临的困难,并归纳总结出了需要在拥有绝对实力的竞技体育项目上保持优势,并着重培育国际影响力和总观看人次参与数量以上的竞技体育项目;利用国际新闻媒体的多样化报道,立体表现我国的多样化面貌;通过承办国际重大体育比赛,全面展现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国际话语权。最后,从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与参加中寻找提高国际形象的发展途径。
    • 张换成; 郭艳利
    • 摘要: 向世界展示好河南形象,既能助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助力中国形象构建,提升国际话语权。但由于政治体制、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的差异及西方媒体话语霸权的影响,河南国际形象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新媒体凭借其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内容多样、传播成本低、传播效率高等特点,为河南提升国际形象带来了新机遇。文章以新媒体传播视角下提升河南国际形象的必要性为背景,综合分析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及河南国际形象提升面临的挑战,从借助友好国家力量、争取多方传播支持,精心打造传播内容、多元立体展现河南,发挥官民合作优势、传播真实人民心声,多学科协同育人、建设过硬传播队伍等方面,提出提升河南国际形象的具体策略。
    • 刘和平
    • 摘要: 2021年10月27日,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发布暨冬奥术语平台V3版交付仪式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隆重举行。高水平的语言服务是高质量办赛的基础,也是主办国家、主办城市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北京冬奥组委副主任杨树安在发布会上指出:“《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的发布和冬奥术语平台V3版的正式交付,打造了纸质书籍和网络在线平台融合出版、相互联动的新模式,是冬奥语言服务历史上的首创,也是我们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具体体现,将成为本届冬奥会的重要文化遗产及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
    • 梁珊
    •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在对外宣传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对外部渠道的利用是实现国际宣传效果的高效手段之一。具体而言,利用海外宣传渠道,在国内传媒机构中雇佣外籍成员,以及让异国民众参与宣传等,是在世界舆论场上发出中国声音的主要外部途径。总结百年来党对这一渠道的利用经验,有利于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重构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舆论格局,更加成功地塑造新时代大党形象,助力中国对外交往目标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