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专利文献33259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收藏.拍卖、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等; 珂勒惠支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新、刘欣欣、刘惠明等。

珂勒惠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33259 占比:99.70%

总计:33359篇

珂勒惠支—发文趋势图

珂勒惠支

-研究学者

  • 刘新
  • 刘欣欣
  • 刘惠明
  • 力群
  • 卓长春
  • 吕昊霖
  • 李锦丽
  • 杨帆
  • 郭锐
  • Chase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艳
    • 摘要: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有着极强的共情力,她的作品,不论是哪一个时期的,总能给人震撼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珂勒惠支对于底层人民真实生活的洞察,她的创作紧扣了社会和时代的脉搏,跨越了性别、时间和地域。既有女性细腻的悲悯,又有男性阳刚的愤慨;既有时代当下的嗟叹,又有历史未来的忧思;既有民族振奋的期望,又有世界和平的祈愿。本文试从珂勒惠支各个时期的版画作品入手,分析艺术家在不同的阶段关于社会的思考,更加深刻地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思路,以及其创作目的。
    • 李思达
    • 摘要: 当人们提到科隆时,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都是那座宏伟高大的科隆大教堂。仅凭一座主教教堂,其实完全不足以说明科隆浓厚的人文氛围,星罗棋布在科隆城中近50家博物馆才是这座德国西部名城的精华。科隆的博物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类繁杂,既有上溯远古的罗马一日耳曼博物馆,也有反思近现代的科隆纳粹历史文献中心;在科隆,当人们想要欣赏古典大师杰作时,他们可以去瓦尔拉夫一里夏茨博物馆,而假若他们想要领略现代艺术,则可以去凯特·珂勒惠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甚至还可以去莱茵河畔参观巧克力博物馆、香水博物馆等,不一而足。
    • 郑美秋
    • 摘要: 身为女性艺术家,生活在一个大好时代,我是幸运的,没有像旧时女性那样遭遇那么多性别歧视和受尽委屈,也没有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在艺术创作中,我从不刻意回避或者刻意强调我的女性身份。同时,我也不认为丰富细腻、色彩缤纷、温柔妩媚等形容词专属于形容女性画家的画面,男画家雷诺阿、夏加尔的画都可以这样去形容;也不认为粗犷张扬、苍凉厚重、悲壮震撼等词语只可以形容男性画家的作品,女画家珂勒惠支的画就可以用这样的词语来描绘。
    • 傅冬花
    • 摘要: 在艺术创作中,"手"常常是头部之外的另一个表现重点,艺术家对手的刻画可以反映出对象的性格、生活背景、职业和经历等,增加画面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人物画中,面部表情、发型、服装都是表现的重点,但对手部的重点强调,可以改变画面给人的固有感官印象.通过对手的夸张变形、打散重组设计、装饰变化,以及用点、线、面不同造型元素的表现,可以改变画面的风格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可见手在提高作品艺术感染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陈娟
    • 摘要: 她是德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版画家之一,曾受到罗曼罗兰和鲁迅的推崇,近日其经典作品在北京展出一扇铁门紧闭着,几个工人模样的人围在门前,有人扒着门敲打,有人举着拳头抗议。身后的女人们在助战,从地上捡起石块,递给前方的男人,往门里投掷。最外围的女人,佝偻着腰,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孩子背过脸去,哭了起来。
    • 孙仪
    • 摘要: 一、两个伟大民族的伟大融合钱理群曾说:"珂勒惠支的版画与鲁迅的文字已经融为一体,这是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的伟大融合,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男性与同样强有力的女性的融合,是真正具有震撼力的。"①善哉此言,鲁迅与珂勒惠支的融合表明在精神世界中,这两位有相当多的共通之处,这种强有力不仅是指两位精神上的刚强,对于压迫者、黑暗社会的憎恶与愤怒,而且还是指内心上的柔软,对于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同情与爱。
    • 朱东
    • 摘要: 现代版画源于欧洲,在欧美等地花开两支:一是作为传统工艺类的藏书票、插画等小尺幅纸上艺术品,注重制版和印刷技术、印制精美、彰显匠人精神,内容以宗教故事、寓言和装饰性图案为主,代表人物有麦绥莱勒、洛克威尔·肯特等;二是作为艺术表达的技术元素参与艺术创作,譬如伦勃朗、戈雅、丢勒、珂勒惠支、毕加索、弗洛伊德、基甫等艺术家都有版画作品。这两支分得很清,从业者各自在自己领域发展,泾渭分明,极少纠缠。
    • 陈璐
    • 摘要: 鲁迅先生对珂勒惠支的艺术作品尤为推崇,先生曾赞珂勒惠支为:“悲哀、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而这种根植于劳苦大众,以救赎人民病态的灵魂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十分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换句话说,这种呐喊着的艺术正是于痛苦中成长起来的,是以表达广大人民悲惨生活和疗救国民性作为艺术创作的初衷。因此,珂勒惠支的作品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受到众多思想先进的青年人的大力推崇。而将珂勒惠支引进中国,呈于青年人面前的人就是鲁迅,鲁迅作为当时文艺界的焦点人物,左翼的领导者,其推介珂勒惠支的原因不仅仅只是珂勒惠支的作品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和救赎人们腐朽思想,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鲁迅在众多欧洲艺术家、艺术创作媒介、方法中偏偏选中珂勒惠支的版画,原因主要有四点,即鲁迅先生曾提到的:“好玩”、“简便”和“有用”以及出于对中国木刻未来发展的考虑。本文章围绕这四点出发,浅析鲁迅为何选择珂勒惠支的木刻版画。
    • 李晨
    • 摘要: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著名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多数以战争、反抗、母爱和自画像为主题创作,作品以深切的同情关爱着社会底层的劳动大众.在尝试雕塑创作后,更加追求简单、概括的形式表现.本文简要分析艺术家晚期版画创作中雕塑感的体现,希望能为日后的版画创作提供实践依据.
    • 杨苑怡
    • 摘要: 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多以社会底层的苦难人生为主题进行创作传达,呈现出她作为一位妻子、 一位母亲对生活苦难的思考,反映了德国劳动阶级的生活苦难以及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反抗.文章通过对珂勒惠支的创作背景、 作品主题变化的研究,来了解其艺术人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