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心
文献中心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科学、科学研究、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7312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资料工作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全国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学术研讨会等;文献中心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玉杰、杨艾、秦威等。
文献中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312篇
占比:99.73%
总计:67495篇
文献中心
-研究学者
- 张玉杰
- 杨艾
- 秦威
- 秦薮
- 黄煜涛
- C.比斯瓦斯
- ■崇德
- 丁兴富
- 乌日罕
- 于占洋
- 于昀
- 任勇
- 伍晴霁
- 何凤圆
- 何力迈
- 侯灿
- 倪晓原
- 儒言
- 光军
- 冼杰2
- 凌广
- 刘传佑
- 刘剑英
- 刘士林
- 刘文祖
- 刘玉香
- 刘霞
- 力浩
-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赴法情报工作考察代表团
- 千军
- 卢文辉
- 叶子彬
- 周亮
- 周继鸣
- 周霞(编译)
- 和爱超
- 夏国峥
- 孙洪艳
- 孙绍娟
- 孙钢
- 孟繁珍
- 宋大祥
- 宋琳
- 宓浩(编译)
- 寿远景
- 尹素文
- 岳啸
- 庞京辉
- 康成路
- 张婷(译)
-
-
-
-
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以“传播中国学术,促进学术繁荣”为主题,通过分享并与广大读者一起研读汉语教育与研究类期刊的形式来庆祝第十三个联合国中文日。文献中心一共推荐了9本汉语教育与研究类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很荣幸与《世界汉语教学》《现代中文学刊》《汉语学报》《古汉语研究》等双核心期刊并列作为推荐期刊。
-
-
李思达
-
-
摘要:
当人们提到科隆时,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都是那座宏伟高大的科隆大教堂。仅凭一座主教教堂,其实完全不足以说明科隆浓厚的人文氛围,星罗棋布在科隆城中近50家博物馆才是这座德国西部名城的精华。科隆的博物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类繁杂,既有上溯远古的罗马一日耳曼博物馆,也有反思近现代的科隆纳粹历史文献中心;在科隆,当人们想要欣赏古典大师杰作时,他们可以去瓦尔拉夫一里夏茨博物馆,而假若他们想要领略现代艺术,则可以去凯特·珂勒惠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甚至还可以去莱茵河畔参观巧克力博物馆、香水博物馆等,不一而足。
-
-
-
-
无;
王培(译)
-
-
摘要:
位于格德林根的Feldscheune Isenschnibbe纪念场地是用来纪念1945年4月13日格德林根大屠杀中的1000余名遇难者的。就在纳粹政权投降的前几天,他们被赶进一座仓库里,随后被残忍地活活烧死了。在2019年后期,-座新建的游客和文献中心的落成让位于汉诺威和柏林之间的原有纪念遗址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BHBVT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了--座长且矮的建筑体量。
-
-
-
无1
-
-
摘要:
本刊讯近日,《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评选为"2018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经济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这一荣誉的获得受益于各位作者的辛勤创作和广大读者的热诚认可,本刊编辑部谨此向多年来支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发展的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期待继续得到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
-
本刊
-
-
摘要:
日前,《华文教学与研究》被评为2018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教育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此次评选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举办。评选基于全部期刊的阅读指数、下载指数分别计算每种刊物的关注度指数,按学科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出各学科期刊受关注情况并进行排序。本刊被列入教育学学科参与评选,从270种期刊中脱颖而出,位列第24位,荣获最受欢迎学术期刊称号。
-
-
-
-
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移动智能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上线,供用户方便快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免费使用学术资源。据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门户网站www.ncpssd.org)于2016年12月上线。近3年来,该文献中心资源内容不断丰富,资源总量已达1700余万条。其中,国内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超过2000种,论文超过1000万篇。目前,用户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及“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用户关注度报告(2018年)》也于同日发布。
-
-
-
-
张尔平
- 《2016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今年,是我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一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迎来1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100周年.馆的前身是中国地质调查所图书馆.从中国近代科学来说,最成功的是地质学,而地质学界成立最早、事业最成功的是中国地质调查所.作为这个所的重要部门,图书馆一直充当着不可或缺的文献保障功能,对地质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我国早期地质学研究的著名纪念地,是中国地质学学术中心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地学文献中心,新中国地质科学纪念地。
-
-
-
和爱超
- 《第三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探讨了文献中心如何以网络为依托,开拓和深化新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分析了各种文献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服务时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现代图书馆必须树立以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要以用户为本,加强用户信息的开发研究和组织,进行用户教育开展,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新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