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区
玉树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803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佛教文化、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等;玉树地区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才仁它次、扎西尼玛、李瑞奎等。
玉树地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03篇
占比:98.58%
总计:12987篇
玉树地区
-研究学者
- 才仁它次
- 扎西尼玛
- 李瑞奎
- 邢平
- 陈来生
- 韩方昕
- 魏永亮
- 严兴起
- 何梅青
- 刘莎
- 周生文
- 周青康
- 夏吾李加
- 姜旭东
- 娜吉
- 张群
- 徐志强
- 朱普选
- 杨建思
- 杨生丰
- 桑丁才仁
- 洪海
- 王萍
- 田宝峰
- 索昂久美
- 莫斐
- 解文璇
- 郑钰
- 陈付统
- 龚中秋
- Value
- 丁振英
- 丹增
- 乔学军
- 乔永平
- 习肖伟
- 代大虎
- 任得萍
- 伊森昌
- 伏薇
- 余琅宏2
- 余群
- 侯永沛1
- 保善明
- 保广裕
- 倪江
- 冶进录
- 刘先进
- 刘全心
- 刘凤英
-
-
王牧;
金世杰;
要悦稳;
习肖伟
-
-
摘要:
青海玉树地区位于我国重要的西南"三江"成矿带,具有高海拔、切割剧烈等特点,而高精度航磁调查是一种精度高、见效快、成本低的方法技术手段.在该区运用直升机长杆硬架技术并采取随地形缓起伏的方法,获取了高质量的原始数据.在高精度航磁图上,磁异常信息十分丰富,通过详细的物性资料分析和严谨的异常解释工作,摸清了区域磁场基本特征,推断了 52条航磁反映的断裂,通过分析航磁异常找矿效果,新发现了 3处与铁矿相关的异常.根据该区完成的航磁调查应用效果看,笔者认为在青海玉树地区开展高精度航磁测量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
舒磊;
李茂善;
华生;
索朗江措;
吕钊;
伏薇;
王灵芝;
阴蜀城
-
-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东部玉树地区的雨滴谱仪和云雷达观测资料,研究了高原东部地区三类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参量并且拟合出积雨云降水、混合云降水和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分布参数,拟合分析参数斜率因子λ与形状因子μ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降雨强度R的关系,分析Ka波段云雷达观测下三类降水云的结构特征.得到的结论如下:玉树地区主要降水类型为层状云降水,降雨量小,持续时间短,降雨次数多;三类云降水在玉树地区的Gamma分布拟合模拟较好的粒径在0.562~5.5 mm;利用μ-λ的经验关系分析,层状云雨滴谱浓度分布中小粒径占主要贡献且谱宽最窄,而混合云与积雨云的雨滴谱浓度分布主要贡献粒径分布均匀且谱宽较宽;对三类云降水进行了Z-R关系拟合,B值从积雨云、混合云到层状云是逐渐递减的,有助于参数本地化;云雷达分析降水结构,积雨云和混合云发生发展旺盛,最高云高可达13 km,但混合云降水平均持续时间短于积雨云;层状云发展较为平稳,云高在6~7 km,平均降水持续时间最短.
-
-
任得萍;
卓宏程;
连永强;
李福东;
才巴永藏
-
-
摘要:
利用1981—2017年玉树地区6个国家站冻土和地温(0—320cm)资料,用气候倾向率法分析冻土、地温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法分析地温与冻土深度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性显著的地温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冻土自动观测仪目前仍然处于试点建设和研发考核阶段,台站都开展冻土人工观测,研究结果为玉树地区各站冻土人工观测起到辅助作用,台站可以根据地温变化,及时启动冻土人工观测和判断冻土观测数据,防止冻土观测缺测和人工观测数据出现错误。
-
-
-
秋加才仁
-
-
摘要:
那些五彩的文明/孕育在荒野/一路走来/绽放着绚丽的色彩。起初一切传奇的孕育,只有经历和发掘才能发现它的伟大。三月的某一天,以"寻梦"开始的路途,注定要在内心深处埋藏一段不灭的记忆。澜沧江——国际河流湄公河的源头,经东南亚热带丛林流过,沿途孕育了神奇的东南亚热带绚丽多姿的文明。这条大河的源头,是在神秘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一片神奇的土地——秀美的囊谦,壮丽的杂多,以不同的姿态展示着源头母亲的多元美。囊谦是玉树地区文明积淀深厚的土地,秀美的山川旖旎多姿。
-
-
-
-
索昂久美
-
-
摘要:
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玉树地区的伊舞、卓舞是藏族典型舞蹈形式。为深入探索伊舞和卓舞艺术价值,保障伊舞和卓舞继承、发展的全面性。本文基于玉树地区伊舞和卓舞的艺术特色,对玉树地区伊舞和卓舞的区别展开分析。
-
-
张群;
李少鹏;
王青;
成辉
-
-
摘要:
自2010年震后,玉树藏族传统民居为外界人们所熟知,随着玉树地区的重建,现代城市建筑文化被引入,导致当地藏族传统民居日益遭到侵蚀而锐减,民居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本文从营建技艺的角度,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和南部囊谦县典型藏族传统民居的墙体进行测绘、分析、归纳,旨在首先为玉树地区藏族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其次为当地建筑文化传承和新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全国范围内民居营建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
-
才仁它次
-
-
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市场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牦牛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巴氏杆菌病是危害牦牛健康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需要引起牧民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玉树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牦牛养殖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
-
-
-
李瑞奎
- 《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三届学术论坛》
-
摘要: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唐蕃古道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汉藏之间进行商贸交流的重要枢纽.文章将民国时期的玉树商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历史商业地理的理论与方法,对玉树的商品地域生产、商人活动和商路的选择、玉树商品中心市场的形成及商品贸易的交换等商业地理学要素进行研究.认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玉树商业的发展具有影响,商品生产生态化、寺院性市场形成是玉树商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玉树的商品贸易还面临着产品种类单一性、交通运输的艰难性、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
-
-
伊森昌
- 《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 2009年
-
摘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开发这些水能资源,是促进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当地无电户和城镇用电量不断增加,构建玉树高等级电网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绿色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文针对其水能资源开发,从玉树藏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水能资源、水电开发现状、水电开发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
伊森昌
- 《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 2009年
-
摘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开发这些水能资源,是促进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当地无电户和城镇用电量不断增加,构建玉树高等级电网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绿色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文针对其水能资源开发,从玉树藏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水能资源、水电开发现状、水电开发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
伊森昌
- 《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 2009年
-
摘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开发这些水能资源,是促进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当地无电户和城镇用电量不断增加,构建玉树高等级电网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绿色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文针对其水能资源开发,从玉树藏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水能资源、水电开发现状、水电开发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
伊森昌
- 《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 2009年
-
摘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开发这些水能资源,是促进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当地无电户和城镇用电量不断增加,构建玉树高等级电网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绿色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文针对其水能资源开发,从玉树藏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水能资源、水电开发现状、水电开发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