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狼疮性

狼疮性

狼疮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专利文献435797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临床肾脏病杂志、血栓与止血学、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等; 狼疮性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信锁、刘亚光等。

狼疮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5797 占比:99.99%

总计:435862篇

狼疮性—发文趋势图

狼疮性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信锁
  • 刘亚光
  • 黎磊石
  • D·W·托玛斯
  • S·L·卡里德
  • 于晨
  • 仲人前
  • 冀凯
  • 刘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孟贤
    •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型狼疮性肾炎采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型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均采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6个月缓解率为56.67%,治疗后1年缓解率为90.00%;治疗后2年缓解率为75.00%;发热发生率为93.33%,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8.33%,黏膜炎发生率为66.67%,骨痛发生率为61.67%,腹泻发生率为51.67%,皮疹发生率未43.33%,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1.67%,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5.00%,死亡率为3.33%.结论 重型狼疮性肾炎采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病情,促进相关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但感染属于死亡的主要因素,应受到临床广泛关注.
    • 谭凤燕
    • 摘要: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0例应用环磷酰胺治疗为对照组,另30例应用霉酚酸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肾功能衰竭、狼疮活动性积分等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庄伟
    • 摘要: 目的:本文就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56例,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28)和实验组(n=28),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其后比较两组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及实践。
    • 苏松森; 陈永旺; 陈国阳; 张清平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以背部、右侧臀部皮疹1月余就诊,皮疹分批出现,伴有瘙痒,可自愈,愈合后出现萎缩凹陷,否认发热、关节酸痛、口腔溃疡。
    • 苏伟逸
    •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不同病理类型狼疮性肾炎治疗近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男性狼疮性肾炎为研究对象,ISN/RPS分型Ⅰ-Ⅵ型.Ⅰ、Ⅱ型患者全身对症治疗;Ⅲ型给予强的松1.0mg.kg-1.d-1,1次/d,每日早晨服用.服用8周后依照病情逐渐减量,每2周降低于原药量的10%,将至10mg/d后维持用药;加环磷酰胺(CTX)0.5mg/m2体表面积,加0.9%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1h以上,每月冲击1次,6次之后每3个月冲击1次至活动静止1年后停止冲击,总量低于12g;Ⅳ型患者静脉注射环磷酰胺750mg/m2,每月1次,用6次后改为每3个月一次,共用2年;联用强的松1.0mg.kg-1.d-1,1次/日,晨间口服,连用8周,隔日减量1mg,维持6个月后每周隔日减量2.5-10mg.Ⅴ型患者采用双重过滤血浆置换,联用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MP),用量分别为:0.5-1.0g/m2,加100mL生理盐水静注,每月1次,用6次后改为每3个月1次,直至病情稳定2年后考虑停止CTX治疗;甲基强的松龙口服,首次用量16-24mg,分2次口服,2个月后减量至10mg/d维持;Ⅵ型进行血液透析,半年后行肾脏移植.1个月、6个月后分别监测记录尿液、血液指标,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与6个月相比,血清蛋白、血-MG、Cr均具有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肾功能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治疗1个月(P<0.05).结论:近远期治疗均可改善尿液观察指标、血液观察指标,维持长期治疗能够有效治疗狼疮性肾炎.
    • 李影花; 龙英华
    • 摘要: 综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脑病的概念,治疗,及预后,重点介绍了狼疮性脑病的护理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和出院指导.
    • 林永明; 许邑匡; 陈英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L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ANCA检测结果,按肾脏病变活动性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尿蛋白含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血浆ANCA阳性率为37.5%,肾组织ANCA阳性率为42.5%,两者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但无统计学差异.肾脏活动性病变组的血浆ANCA和肾组织ANCA阳性率均高于肾脏慢性化病变组(P<0.05,P<0.01),高尿蛋白组.肾组织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尿蛋白组(P<0.01).结论 ANCA可作为判断狼疮性肾炎(LN)肾脏病变及临床活动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 刘薪荪; 潘达亮; 陈孝文
    • 摘要: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btil,MMF)治疗狼疮性。肾炎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笔者应用MMF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报道如下。
    • 张春宝; 彭汉芬
    •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脊髓损害,即狼疮性脊髓病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43岁。2年前因全身乏力,关节痛和面部红斑,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尿蛋白(+ +),抗核抗体1:320,抗ds-DNA抗体阳性和抗Sm抗体阳性,诊断为SLE,给予泼尼松治疗,病情获得改善。在病情缓解后患者未能接受长期的维持性治疗,以后逐渐出现眼睑浮肿,并发现血压增高2006年12月24日因水肿加重伴间发性血尿1周收入本院内科诊治。
    • 庞学丰; 卢阳佳; 巩志富
    • 摘要: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论治配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为3型(热毒炽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论治配合激素治疗本病4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功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