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温
烟温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2113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锅炉技术、锅炉制造、电力科技与环保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四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国际交流会、2006火力发电厂锅炉“四管”泄漏预防与控制技术研讨会、华东七省市造纸学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联合学术年会等;烟温的相关文献由905位作者贡献,包括高正阳、廖永进、张永明等。
烟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2113篇
占比:99.92%
总计:122212篇
烟温
-研究学者
- 高正阳
- 廖永进
- 张永明
- 周义刚
- 王衡
- 王诗啸
- 赵航
- 赵金龙
- 何志安
- 刘福国
- 占成伟
- 吕少昆
- 吴仕明
- 周连升
- 张宇
- 张应田
- 张文杰
- 李鹏
- 杨源满
- 武润梅
- 王小龙
- 王智微
- 王桂林
- 王森
- 王珊
- 石瑞松
- 罗志
- 胡志宏
- 董陈
- 薛泽海
- 赵越
- 边疆
- 阎维平
- 魏新华
- 魏晗
- 黄伟
- 黄建龙
- 何豪
- 余岳溪
- 冯永新
- 刘士兴
- 刘立新
- 唐文前
- 姚明宇
- 宋平
- 常磊
- 应剑锋
- 张亮
- 徐党旗
- 戴尚访
-
-
曾育坤;
曹阳;
杜海亮;
邹昕
-
-
摘要: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携带高黏附性飞灰,易于在炉内受热面沉积,降低受热面的换热能力和换热效率,加大受热面的腐蚀风险,尤其是过热器的腐蚀风险。水力清灰是一种可应用于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换热面的清灰技术,具有作用面积大、清除高黏附性效果好、可在线清灰等优点。在综述该技术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该技术应用于某600 t/d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二烟道清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负荷和二烟道入口烟温条件下,水力清灰技术能将二烟道出口的平均烟气温度降低35°C以上,连续使用可将二烟道后的烟气温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性分析,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为水力清灰在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的应用提供参考。
-
-
殷延文;
郭滔;
于全波;
王全康
-
-
摘要:
为实现对锅炉燃烧中出口温差偏差的主动控制,对锅炉运行安全的全面保障,以某燃煤发电企业中的1000 MW机组为例,对双切圆锅炉在燃烧中的烟温偏差优化控制方法进行设计研究。考虑到双切圆锅炉受热面不同的布置方式,会对其吸热量造成影响,因此采用在屏式过热装置与后屏过热装置之间增加交叉换热管道的方式,降低由于装置运行吸热不均出现的烟温偏差,实现基于烟温分布的双切圆锅炉受热面布置改进;结合双切圆锅炉的燃烧工况,优化调整机组燃尽风水平反切角度,采用对炉膛参数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对锅炉燃烧中烟温偏差的主动调控。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此次研究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确保锅炉内烟温在各个区域上保持一致,提高锅炉运行稳定性。
-
-
孙书伟
-
-
摘要:
为提升电厂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本文研究锅炉运行漏风问题,列举应对策略。从炉膛漏风、制粉系统漏风、空气预热器漏风、烟道漏风等角度出发,分类讨论锅炉漏风问题,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性;以空气预热器漏风为例,进行热力计算,分析应对要点;从制度、设备、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列举应对策略,包括改善炉墙结构,提升砌筑质量、加强对锅炉设备的管控、加强安全检查等。期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或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
-
-
-
-
朱琳;
卢尧;
张云霞
-
-
摘要:
文章以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为基础,对三种不同工况下舱室烟雾速度、烟温云图和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着火点和舱室结构对火灾烟雾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燃烧达到稳定阶段时,着火点在舱室内部中央的工况所用时间最短,其平均热羽流温度最高,着火点在舱室南墙中间位置的工况平均热羽流温度大于着火点位置不变,舱室上方加梁的工况;三个工况的平均火焰上方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流速随高度上升先升高再降低.
-
-
贾志军;
李飞;
宿云山;
苗宏;
何振国
-
-
摘要:
为解决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时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入口烟温低,不能满足脱硝催化剂要求的问题,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采用省煤器热水再循环方法提高SCR脱硝入口烟温.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省煤器入口水温60~70°C、SCR入口烟温30~50°C,实现20%额定负荷时SCR催化剂入口烟温的需求,同时也对改造存在的汽包水位控制和再热汽温等问题进行梳理,为同类型机组改造提供参考.
-
-
廉珂;
田平;
贺改
-
-
摘要:
某360 MW燃煤机组启机后,脱硝装置氨耗量不断增加,直至喷氨阀门全开,NOx排放浓度接近50 mg/m3,存在超标风险.经过诊断发现启机过程中,在脱硝装置入口烟温不足的情况下,脱硝系统提前约5h投运;且启机之后脱硝装置入口烟温长期偏低,造成硫酸氢铵在催化剂床层中生成及沉积量增大,堵塞催化剂微孔,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较快.通过分析原因,制定了升高脱硝装置入口烟温的方案,调整后脱硝效率升高,且氨耗量明显下降.该研究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