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灾害预测

灾害预测

灾害预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灾害及其防治、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会议论文120篇、专利文献100487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瞭望、学会、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等; 相关会议76种,包括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等;灾害预测的相关文献由106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学祥、杨冬红、高发金等。

灾害预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20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00487 占比:99.64%

总计:100850篇

灾害预测—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亮; 郭海军; 程远平; 王凯; 徐超; 蒋静宇; 吴昱辰; 廖晓雪; 唐寒露
    • 摘要: 为研究岩浆岩赋存环境对煤层瓦斯动力灾害的影响,综合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多手段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方法,对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后的热变质作用特征、煤体化学结构和物理规律变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岩浆岩赋存环境下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发生机制及防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①岩浆冷却-向围岩传热的散热方式为热传导,其热演化和接触变质作用不仅提升了煤体的变质程度并使其呈现自然分区特征,还导致煤体内部脱氧、去氢、富碳的趋势逐渐明显;②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后,构造应力叠加热演化作用易造成影响区内煤体发生构造煤化,导致煤中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大,对瓦斯的吸附解吸能力亦增强;③岩浆岩赋存环境中煤体发生“二次生烃”,而致密低渗岩床的圈闭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异常应力环境下伏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增大了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④煤炭开采导致厚硬岩浆岩床失稳破断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于下伏含瓦斯煤层后,应力叠加等同于加大了煤层埋深并使煤体产生塑性破坏,能量叠加使得煤体灾变潜能提高,是导致煤层瓦斯动力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岩浆岩赋存环境中煤层及其瓦斯赋存特征,建立了煤岩动力灾害预测敏感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煤层瓦斯动力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 胡航; 彭磊; 王光进; 刘文连; 周汉民; 尤耿明; 郭利杰
    • 摘要: 强降雨是导致尾矿库发生溃坝灾害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究强降雨洪水条件下尾矿库溃坝灾害影响,依托四川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降雨频率条件下(200年、500年、1000年)的洪水暴发强度,并结合FLO-2D软件对强降雨条件下尾矿库溃坝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溃坝量对尾矿库溃坝致灾程度有显著影响,溃坝砂流的灾害影响程度随溃坝量的增加而增大;溃坝尾砂流的最大淹没高度和峰值流速随溃坝量的增加而增大,下泄砂流的沿程淹没高度随尾砂运动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地面高程变化幅度大的区域砂流的流速明显偏大,地面高程变化对砂流的流速变化有较大影响。根据溃坝模拟结果,对强降雨条件下的溃坝尾砂流致灾影响程度进行了预估,为相关尾矿库溃坝灾害预测提供了参考。
    • 张晟南
    • 摘要: 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海浪灾害……今年,我省是否会遭遇这样的海洋灾害?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经2022年度全省海洋灾害预测会商给出答案:灾害风险形势依然严峻。会商结果表明,预计今年辽宁省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为1次左右,接近近十年平均水平,与去年持平;温带风暴潮发生次数为1~2次,较近十年平均水平偏多,较去年则偏少1~2次;大浪发生次数25-29次,较去年偏少1~5次,4米及以上灾害性海浪过程8~10次,较近十年平均偏多,较去年偏少1~3次;海温方面,预计今年辽宁省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会偏高。
    • 胡航; 王光进; 莘英铭; 刘文连; 周汉民; 尤耿明; 韩亚兵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溃坝条件下尾砂流的演进规律与灾害影响,提高应对尾矿库溃坝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以四川某尾矿库为研究背景,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溃坝条件下溃坝砂流的演进和沉积规律,并预估溃坝灾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溃坝方式对溃坝砂流的演进过程、尾砂的沉积分布情况与致灾程度有显著影响;与漫顶溃坝相比,瞬时溃坝砂流的淹没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强;砂流在流动过程中存在水-砂分层流动与沉淀的动态变化过程,其淹没面积大于尾砂的沉积面积;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一致性较高,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溃坝砂流流动规律及灾害影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毛新福
    •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及防治对策。寻求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问题的方法,减少国家和人民在地质灾害中的损失。地质活动灾害的基本防治原则主要有六条,分别是系统分析、综合治理、整体最优、针对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对人类活动进行限制。首先对地质进行系统分析,在地质灾害的研究过程中遵循整体研究的思想,通过对多因素的分析,解决问题。在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手段的结合。在解决灾害的过程中,针对地理特点实行分段的控制,达到整体最优。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做到及时地预防,注重及时性。对人类活动进行限制,预防某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有避让措施、预测预报、控制治理、抗灾设防和抢险救灾。
    • 郭明瑞; 于红梅; 胡久常; 王锡娇; 郑在壮; 王桂丹
    • 摘要: 海南琼北地区是中国第四纪以来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的喷发活动持续至全新世,且距海口市仅15km,属于典型的城市火山。为掌握琼北火山的活动性,预防突发的火山灾害,海南省地震局于2007年组建形成火山监测台网,至今运行良好并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文中收集整理琼北火山区过去23a(含建台前区域地震台网数据)以来的测震、形变、流体与地磁观测数据,并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火山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根据琼北火山的喷发特征和活动背景,提出了未来火山监测台网的发展方向。文中对琼北火山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与回顾,为琼北火山区的规划建设和灾害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后续火山监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 张淑云; 周杰; 黄磊; 王刚; 马尤苏夫
    • 摘要: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框排架结构破坏的可能性,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为原型建立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模型,选取16条近断层地震波及8条远场地震波,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绘制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对于远场地震,8度多遇地震及基本地震时,结构正常使用、基本使用、修复后使用、生命安全及防止倒塌五个极限状态均未超越,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抗震要求;8度罕遇地震时,仅超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概率为2.08%,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而近断层地震时,在8度多遇地震时结构前四个极限状态均被超越,基本地震时结构超过修复后使用的极限状态概率为16.62%,有2.40%的概率达到生命安全的极限状态,罕遇地震时接近倒塌的概率为15^4%。研究结果可为近断层地区框排架结构地震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梁琴琴; 何东林; 王振飞; 赵丽娜; 武枝; 王宗江
    • 摘要: 传统的矿山生态区域灾害预测的计算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日益严重,而随着虚拟机的普及,云平台预测成为了主流云服务形式,为此提出矿山生态区域灾害预测的云平台构建过程研究.从矿山生态区域的实际地质情况出发,基于云平台对矿山生态区域灾害进行有效预测.进而通过仿真实验,对构建灾害预测云平台的实用性进行验证.
    • 杜研岩
    • 摘要: 基于自行设计的尾矿坝溃坝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降雨条件下尾矿坝溃坝试验研究.通过降雨装置、浸润线测量装置、位移监测装置和摄像机,获得并记录了浸润线的变化规律、发展过程、溃坝机理和溃坝后坝体的位移.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库前、坝外坡入渗线变化明显滞后于水位,库中、库尾入渗线变化不明显.在降雨后期,滞后现象逐渐消失,水位变化对入渗线的变化有明显影响.溃坝初期,尾矿坝外坡发生渗漏和溢流,造成局部垮塌.溃坝后期,水流越过坝顶,继续侵蚀坝体,导致溃坝.
    • 周象贤; 王谦; 刘黎; 王少华; 邵先军; 李特; 王振国; 刘岩; 曹俊平; 葛黄徐
    • 摘要: 浙江电网长期运行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通过对浙江电网自然灾害总体情况、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浙江电网自然灾害中存在的规律并阐释了规律背后的机理.对自然灾害的长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雷击、台风、覆冰等灾害长期趋势进行预测,并分析了非常规自然灾害的特点.对浙江电网自然灾害预测技术概况进行讨论,提出应用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方法是提升电网自然灾害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对电网自然灾害特征、趋势与预测技术的讨论,为电网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