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4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会议文集: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翁文波先生生前(1981年)提出的可公度预测理论至今已有整整30年。其思想相当深邃,但在学界却一直被人冷落。只有少数学者深知其中的奥妙并执著发扬之。rn 笔者对翁老此论知之甚晚,虽努力学习,对预测尚未掌握,但总觉得这类认识属于大智大慧(智者,识有;慧者,识无)。这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非同小可,实乃革命性的一次觉醒。据笔者肤浅所见,此中有以下六大根本性概念更新:①从“在论”向“被论”的能级跃迁;②从“正论”向“反论”的能级跃迁;③从“此论”向“别论”的能级跃迁;④从“是论”向“不论”的能级跃迁;⑤从“分论”向“合论”的能级跃迁。⑥从“偶然”向“必然”的能级跃迁。
  • 摘要:重大天灾,是自然界由可数的结构单元构成的异常事件。翁文波院士特别重视研究可公度信息系,认为这是信息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整数集{Xi}元素都是数值,它们之间依一定方式相减构成差分,差分的全体构成差分系。任意个Xi互相加减,得出可公度系。差分系或可公度系表达了许多整数体系中的信息。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笔者据此方法,曾对2003年中国淮河大洪水、2007年中国淮河洪水,事先做出了成功预测。并据此方法预测出2013年是淮河、长江大水年份。
  • 摘要:文章探讨了云南彝良5.7级地震的重建费用、地质灾害,震前热点;汶川地震前的飞机延误和2013年1月的飞机延误事件。分析了云南省实施抗震安居房前后居民对比,云南省农村地震灾害的特点等问题。
  • 摘要:强震预测对于国内外的地质学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地质灾害频发,以地震为重要环节的链式灾害更是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开展西南地区灾害链成因及强震预测的研究迫在眉睫。西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结构、构造展布等均受青藏高原影响;同时还位于南北构造带的中南段,是一个典型的地震多发地带。本文通过收集中国西南地区近五十年来的的灾害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灾害链的结构,发现西南地区普遍存在干旱(森林大火)-洪涝(或冰冻)-地震-洪涝灾害链,即地震前2-4年强震区总是发生持续性大早,并伴随有森林大火,震前半年左右会发生洪涝(或是冰冻)灾害,继而在极旱区边缘活动断层下部发生地震,地震的同时伴有强降雨,还可能会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震后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当然这些灾害链不一定总是完整的依次发生。同时结合西南地区地球物理数据、气象数据及其他地质灾害数据等,发现地震总是发生在下地壳低速低阻层之上的边部、中地壳的韧脆性转换带,平面上位于高地热区外缘,与活动断裂分布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合前人的大陆动力学理论作为指导,探讨了该灾害链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尤其是地震灾害的成因,即青藏高原下部存在热流体活动通道,热流体向东运动受到四川盆地基底的阻挡转而向南运动,形成两条高热通道,能量不断的积累、释放,造成西部腾冲一带火山地震活动强烈,东部小江断裂灾害频发,且两条热流通道上强震灾害周期性的交替发生,平均约12-16年为一周期。以此为理论依据,笔者搜集了西南地区近期气象、灾害等资料,西南地区小江断裂带附近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已经历了三年大早一小地震-异常降雨-滑坡、泥石流—异常高温-干旱,同时距离丽江7.0级地震发震时间已17年,超过平均强震周期一年,热流体能量可能已聚集到强震发生的极限,由此,对中国西南地区近期可能发生的强震进行了初步预测:在云南小江断裂带中南段宜良-建水一带今年可能会发生7.0级以上强震。
  • 摘要:基于对1700年以来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出目前太阳黑子相对数运行在1700年以来第4大周期第1小周期段;本周期2008-2020年,历史上最相似于1879~1890年,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低值周期;对应为全球进入低温段,中国总的旱涝趋势为南早北涝,黄河流域进入大洪水高发期,海滦河流域为一般洪水、大洪水高发期;未来10年黄河流域太阳黑子相对数相似年段为1883-1892年,出现6次大水灾、2次一般水灾;研究得出2012年中国旱涝分布与1882年中国水灾年表相关记录吻合。
  • 摘要:灾害预测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共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阐述预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千差万别,各种灾害并发是面临的实际状况,尤其重大水患灾害,发生在人口众多平原地区,造成的损失巨大。rn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似乎显得束手无措,若能发挥中国五千年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提前进行预测,分析确定自然灾害的“三要素”大可减少或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预报实践,采用《太乙神数相似预报模型》、《九星玄空相似预报模型》对二十一世纪灾害进行了预测分析。
  • 摘要:《周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宝库中的一块最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其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在灾害预测屡显其功。针对1978年、2013年出现于美国罕见暴风雪,用《周易》预测方法做未来分析,推算出2026、2029、2037年会出现暴风雪。并用《周易》预测灾害本质。
  • 摘要:中国科学院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雾霾中的有机物被识别出了4类有机组分:抓哟来自于北京周边的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局部烹饪源排放的油烟型有机物、氮富集有机物及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物。研究这些因素归结为人类胡乱排污导致自然生态被破坏。环保部门做出了PM2.5的减排路线图,中国将全力推进PM2.5监测、信息发布与综合治理,其中上海“体感指数”将升级,首度涉及霾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雾霾的六个对策:少出门、少抽烟、少开窗、选对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淡饮食。
  • 摘要:利用《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变化和太阳活动的影响,探讨癸巳年四气、六气温疫窗口时空的变化过程,回顾十年非典过程,提示今年的温疫有高危时空。通过2013岁露微观变化,温疫发源地在西方,中国是平年,可有流行。
  • 摘要:‘共旋’假说认为:运动系统的物质均有‘自我复制’功能。引力波及电磁波是系统自我复制功能所致,可用范·德·波耳(Van der pol)方程求解。得到一个可描述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场论公式。该式第一项描述物体的引力波相互作用过程。第二项是电磁相互作用过程。认为引力波和电磁波类似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相位波),运动着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动,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引力本质和电本质是共同的、同根同源。太阳系天体轨道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及稳定性’轨道特征与太阳引力波的三种传播方式有关,稳定性的主因是电偶极子星球相互作用之故。认为物体的惯性、自然界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等,原因是宇宙是左旋运动的‘自我复制’功能所致。该功能的发现,对认识世界有着深远意义。
  • 摘要:根据宋晓东等的地球内核差异旋转研究成果,提出“月球轨道运动改变地球各圈层角动量”的物理模型。太阳系星球(尤其是木星)在轨道运行过程中对月球的摄动会影响月球的轨道运动,月球轨道运动会改变地球各圈层角动量,在形成地核的差异旋转的同时,也使地球液核远月半球的角动量与近月半球的角动量存在巨大的落差,造成地轴的晃动、激发地球的钱德勒极移。
  • 摘要: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日食具有干扰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重演性等特征。分析了日全食年份、日环食年份、日全食+日环食年份的七级以上强震,分析出日食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天象;再分析无日食年份的地震概率,认为单把它作为预测地震的依据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同时可以看出的是用日食与强震的相关性的统计结果来预测,其概率是很低的。这么低的预测概率,更加会让人们去寻求将日食和其它天象组合起来。
  • 摘要: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rn 月食具有干扰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重演性等四个特征。分析了月全食年份、月偏食年份、月全食+月偏食年份、半影月食年份的7级以上强震,笔者认为不能在一个很大的地区谈月食天象对强地震有诱发作用或地震不是月食惹的祸。这样的结果是各有其理,争辩不休的。只要把地区缩小,月食对地震的贡献究竟有无或有多大都会体现出来。作者还认为:和太阳黑子,日食,月赤纬角这几个天象一样,月食是否诱发地震,在理论上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课题,在观察实验中,还需要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去考证。仅从1822年-2010年这段不足200年的时间尺度得出的结论只是研究工作的开头和启示。不能算为最终结论。
  • 摘要:天干地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不断地循环往复。每一个循环周期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天干地支具有干扰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重演性等四个基本特征。通过统计60年周期发生强震和不发生强震的天干地支,分析了天干地支与中国7级以上强震的相关性。
  • 摘要:地震前兆是孕震能量的预释放,表现为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两种基本力的转递和转换。前兆信息分为嫡系和旁系。只有依据嫡系信息,才能正确作出三要素预测。以地面温度和气压,进行普查和作出中期预测。在中期预测区内,布紫外线地网,进行临震追踪。
  • 摘要:地震可以预测,地震云可以作为地震宏观前兆。笔者目前自拍云图10万张,拍摄视频300多个,制作地震云分析视频720例。分析实例数干,准确预测数百例,作网络预测图60张,建网络空间二十几个,四川地震预测经纬度误差可控在0.1°内,其余地区在1°内。群震预测数次,每次7-8个全对,最大地震日本7.2~9Mw,追踪时间最长1-6个月,临震预测最短时间几分钟。准确案例最大6-9Ml,群震案例多起。实施证明地震云可纳入地震前兆宏观观察,通过地震云分析可用经纬度准确定位震中。为地震预测开辟了新领域。
  • 摘要:回顾总结玉树地震的预测,虽然地点精确的算计了出来,实际的距离误差是163公里。提出在态度上重视度不够;没有及时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将发震时间等“五要素”定的比较准确会提高准确率;对华北地震预测影响了玉树地震的计算;玉树地震属于“前震-主震-余震型”;发现了震级计算的新方法;得到了震中烈度的计算方法;发现了一种临震信号。
  • 摘要:笔者从汶川地震之后开始研究地震预测。从2008年6月~2013年03月30日,运用笔者自创的《大易地震预测法》向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累计上报地震预测191例。其中准确或比较准确的预测了国外九级以上地震1次(日本9.0)、国外八级以上地震3次(萨摩亚8.0)、国外七级以上地震47次、预测国内七级以上地震1次(青海玉树,2010-4-2预测并上报:近期在东径97.5度、北纬31.8度一带[青海玉树]将发生6.1级地震)、预测国内六级以上地震8次、预测国内五级以上地震23次。在临震预测的前106项预测中,共发生124次地震,平均时间误差为57.845分钟,最大时间误差3小时24分,最小时间误差4秒。《大易地震预测法》可以监测到7级以上地震的临震信号、可以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地点(定点的经纬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等5个要素[五要素]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自2010年4月开始,71次在收到7级以上临震信号后,对其进行定位并发出预测五要素(时间、地点、震级、震深、烈度)。
  • 摘要:2011-05-05 22:58日本发生6.1级地震,与本人预测的时间误差为20秒。笔者从2011-05-0110:28开始,重点测试的是临震时间,在百度贴吧开贴,4天请问量已超40万,在5月2日和3日,在百度首页置项,在这个现场直播的过程中,只发地震的精确时间,地点和震级不发,实际现场验证了笔者的发震时间的计算,所发时间点周围全部有震,时间误差从-->5分钟-->4分钟-->3分钟-->20秒-->4秒。
  • 摘要:选取16102012年共403年太阳黑子数年均值与同期中国及邻区Ms4.7-8.6级地震,按黑子数Ns=0-55、56-90和90以上分别代表弱、中、强三等太阳活动度分析研究,发现其对中国及邻区地震的发生比率分别约为6∶2∶2;不同构造带发生的地震的对比率也有有差异,据此编制出按太阳活动度对应的各地区、省市中强地震年度发震概率图,可为年度预测提供一个参考。
  • 摘要:天体引潮力与地震的关系,虽然研究历史很长,但至今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太阳和月亮在地球上引潮力的变化,采用轮次检验方法分析了1900.0-2010.0年发生于全球的M≥7.0的全部地震与日月引潮力的关系,通过计算地震发生在日月引潮力极值与非极值附近的轮次,从而证明地震的发生与日月引潮力的变化确实是有关系的;通过分析全球主要地震带区地震活动与月亮升交点黄经的关系,说明月亮交点潮可能是全球主要地震带区地震活动的重要天文因子,从而丰富和证实了日月引潮力与地震的相关研究。
  • 摘要:2013年1月7-13日,中国发生了一次最为严重的毒霾天气事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污染浓度最重---PM≥5级对人体己有毒害)。严重雾霾本质上是由我国能源结构主要依赖燃煤(60-70%)的中国特色决定的。也即由于现代工业化大规模发展大量燃煤炭引起微颗粒气溶胶释放大气的人为破坏的结果。在北方冬季遇到稳定高压控制的气象条件有利雾霾迅速会聚而发生。一月中旬发生的最严重的毒霾天气事件的天文背景,它正是我们经历长期研究所得的”三星一线”为主发生时刻的引潮力共振加压异常叠加触发而引起。它恰巧是在接连7天内,遇到多达11个“三星一线”为主发生时刻的引潮力共振加压的异常叠加而引起。它是依据《2013年中国天文年历》运用本人设计的手工内插法而获得。严格的天文精确数据,应以紫金山天文台原行星室李广宇教授计算的精确数据为准。
  • 摘要:众所周知,地球有两种动:①绕太阳转和自转。此可称为它动,是别的动力给它的.这是天文学问题本文不做讨论。②地球内部动.此可称之为内动。Geodynamics译为“地球动力学”不确切,远非只有力的问题,笔者现在改为“内动因”。关于地球内部的内动因问题,笔者提出,源于幔汁(HACONS流体)运动;岩浆、热液、大地构造、地球演化、产生地壳、油气及金属矿产、地深热能、重大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等都是幔汁辐射、地球排气、排热、排能的需要和表现方式;开展1000口国土深钻(8-12KM)可以消减大震、大旱(改造沙漠为林海)、森林大火、大水(大江南北降水均匀化),许多矿难,同时开发地深新能源。
  • 摘要:笔者于2011年1月21日完稿并于2011年8月17日在全国第六届灾害链2011年12月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文集中,以《鼎力做好中国巨灾灾害链综合预测和减灾对策研究》为题,正式提出:2013年是中国大陆及周边发生Ms≥8.5级巨震的年份。依据来源于近四百年来中国大陆及周边发生Ms≥8.5级巨震的数据和公度系信息预测方法预测。
  • 摘要:耿庆国紧急建议:针对中国云南省巧家-东川附近(北纬26.6度,东经103.2度)200公里范围内,2013年可能发生8.0级左右巨震的紧迫危险性,国家有关方面应予高度警惕。提出要主动做好强震预警、预防;致力搞好震前应急准备,在可能发展的地区内排查危房,及时加固学校、民房、战略设施等;加强躲避地艇灾害与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安排地质、气象、地震界的科学工作者在可能发震的地区内,加强对地质、气象情况的监测,相互之间及时沟通相关信息,组织会商;并在更高水平的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基础上,创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震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道路。
  • 摘要: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观测记录显示,太阳活跃期的最高峰预计在2013年到来,对地球气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平流层中臭氧的损失可能改变下层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使得水平温度梯度出现变化,改变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关联机制影响风暴的路劲。研究人员发现在太阳黑子活跃的高峰年,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拉尼娜现象,北太平洋的海平面气压值高于正常时期,因此太阳表面的微小变化可影响地球大气,太平洋地区就是一个例子。rn 根据已出现的各种指标,2013-2014年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并伴随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大风沙尘、异常旱涝、流感增强等灾害,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摘要:2012/2013年冬季暖冬还是冷冬争论落下了帷幕,笔者探讨了此次争论的由来、发展和科学意义。通过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提出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理论,承认全球气温的周期性波动,并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异常旱涝、低温冻害、流感爆发形成时空有序的灾害链,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不仅受到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局部高强度大面积的气象灾害,还和地下热活动有关。本文通过研究华北地区的古灾害、1972-1976年相关重大灾害及现在正在发生的灾害,发现特大干早、异常路径台风、严重海冰、强震组成了一个规律性的灾害链。这些灾害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空间上彼此相近,在成因上互为因果关系,在强度上相互关联。从地球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初步探讨了华北灾害链的成因,并对近期可能发生的强震进行了预测,即预测可能在华北地区发生Ms6.7-6.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中地壳,发震时间为2013年。
  • 摘要:根据1827年以来长江流域大洪水资料,运用信息预测理论构建长江大洪水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有序网络结构并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14、2020~2021、2030、2036、2051与2058年汛期,长江流域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
  • 摘要:根据1916-2010年淮河蚌埠水文站大洪水资料,运用信息预测理论,构建大洪水可公度有序网络结构,同时采用峰谷定位法、前兆法等方法对淮河大洪水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14年淮河(蚌埠站)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为中国防汛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基于太阳活动异常,北方2012-2013年冬季气温偏低、降雪偏多,南方2013年3月中旬发生早涝急转等现象,对2013年水旱灾害预测:东北地区低温多雨,河流将出现中等强度洪水;江南、华南河流将出现大洪水;全国旱涝并举,正常年景。并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些新的前兆,要及时进行跟踪滚动修正预测,并及时沟通、发布。
  • 摘要:通过气象学手段,对2013年福建省的汛情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用展望是期望率差的一种预估方法,体现防患于末然的愿望。展望、期望差,必须有短临预报来补充、修正才能达到准确率的目标。
  • 摘要:2012/2013年冬季渤黄海冰初冰日为2012年12月4日,终冰日为2013年3月22日,冬季辽东湾最大海冰范围89海里(2月8日),分布面积27768平方公里,占辽东湾面积的75.3%;渤海湾最大海冰范围22海里(2月9日),分布面积5082平方公里,占渤海湾面积的34.3%;莱州湾最大海冰范围28海里(1月17日),分布面积3007平方公里,占莱州湾面积的33.7%;黄海北部最大海冰范围24海里(2月21日),分布面积5684平方公里。从各海区最大海冰范围来看,辽东湾海冰范围较去年偏大,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北部海冰范围与去年相当。2012/2013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总体上较常年偏重,冰情主要特点如下:(1)初冰期冰情发展速度快、分布范围广。(2)辽东湾冰情较常年偏重,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北部冰情接近常年,盛冰期持续时间较长。(3)融冰期辽东湾出现局部差异,辽东湾东部海冰融化迅速。(4)冰期长。
  • 摘要:长期、超长期水文气象预测预报是战略性的,短期预测预报是战术性的。超长期的特点是预见周期长,可提前做好充分的物质及精神准备,力争抗洪抢险的动员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rn 长规预测方法在中长期预报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手段是概率论的统计方法。翁文波院士提出信息预测论是提取信息的方法是属于求异的方法即可公度方法。
  • 摘要:2012年10月29~30日“桑迪”飓风、狂风、暴雨袭击美国东部及东北部;7年前有预兆。。2005年8月29日凌晨“卡特里娜”飓风狂风暴雨袭击美国东南部,新奥尔良淹没9米深的水中。其时间为:乙酉,七甲申,二十五乙酉,寅时计算为:2005+7=2012 (东部);2005+7+8=2020;2005+7+8+8=2028这些年份会重现“卡特里娜”飓风暴雨灾害,经过进一步逼近,预测为9~10月,方位为东南,东北部。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十堰市内主要河流、水库、及入河排污口的水质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和化学需氧量浓度的对比资料,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说明了研究的意义,为水质评价、水功区纳污能力的计算提供方便。
  • 摘要: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是一易变量。本文阐述了在测定BOD5时,在仪器使用、试剂配制、稀释水BOD5浓度控制、稀释比的选定和测定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避免人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差。
  • 摘要:人类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在月球运动力理的主导下形成的高级恒温动物群。人体的发育成长规律和恒温与地月系统运动的力理统一关系,使大脑得到空前的发育,成为地球上唯一能够认识自己并改造自我的智能生命。人类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与大自然环境适应中,发现了医道,掌握了脑、脊、自主等多种神经协调的经络、经穴的动态中的人体功能,有效地保护了个体生命中的遗传,战胜局部变异形成的疾病,少吃药,甚至不吃药就能使疾病自愈。医药的发展形成了医术,治病靠药物配制,实验与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丰富了人类医学的宝库。人体生命是矛盾形成的恒温化合性物质体,单纯的药物治病虽有很多优点,但是治不了大多数慢性病,其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生命进化中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形成遗传规律,即医道。医道的主要功能:通过人体自身的经络、经穴进化顺序的整体功能协调,达到排除寒气、清除毒气浊气,以整体遗传优势战胜局部变异的病变,药物是医道的辅助工具。医道+医术才能治好大多数慢性病。
  • 摘要:pazticulate matten(颗粒物)首字母缩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的总称,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和人的头发丝相比,它不到发丝的1/25。中文定名“细颗粒物”比较合适。rn 大气中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其粒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吸入空气时的直径为15-100μm的大颗粒物通常会被阻挡在鼻孔和咽喉处,而5-10μm的颗粒物则可以到达肺的上不、气管与支气管区域,而<2.5μm的颗粒物可进入细支气管(呼吸支气管)和肺泡区。同时粒子越小,比表面也越大,越容易吸附其他有害物质,也越容易被吸入支气管和肺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浓度颗粒物中能导致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增加。rn 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北京市大气中主要含有四项污染物:SO2、NO2、CO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中前三项都已稳定达标,但PM10的年均浓度从未达到过国家标准,仍超标20%左右。PM2.5是PM10的一部分,PM10都从未达标,PM2.5治理将更加艰巨。有关研究和检测表明:北京市PM2.5和PM10的比例通常在0.5-0.6之间,即100微克的PM10中约合50-60微克PM2.5。严重雾霾天气出现时,这一比例将更高。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已由2000年的100-110微克/米3降至2010年的70-80微克/米3。目前趋势依旧是在下降,但与新国标相比仍超标1倍。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经常出现。估计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减少污染排放。
  •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了太阳黑子,月亮赤纬角,月食和日食四个天象的突变性是引发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四个天象和天干地支与地震活动相关性的分析,提出了天象干支结构的概念,并依此创建了《全球地震天象干支序列预测图谱》。
  • 摘要:赤纬角有太阳赤纬角和月亮赤纬角。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轨道为白道,白道与赤道的交角称为白赤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在18.6-28.5度之间变化,周期为18.6年。rn 月亮赤纬角具有干扰性、周期性、突变性、重演性。分析了极值区间、最大值M年份、最小值m年份的7级以上强震,提出要扩大时间尺度,同时不能指望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年份出现极高的地震发生率。
  • 摘要:从安装SW测震仪(2003年08月)到发现“特殊地震”信号图形的相似(2007年05月)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从发现“特殊地震”信号图形的相似到“指纹预测地震法”的理论和方法基本形成(2009年03月)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利用这个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进行监测地震(到2012年09月10日),大约用了四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安装SW测震仪到“指纹预测地震法”的出世,大约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 摘要: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08-11 18:0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喀什地区伽师县交界(北纬39.9,东经77.2)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8.0公里。此次地震属于群震,前后共发生7次地震,笔者在2011-07-21,2011-7-26,2011-7-31,2011-8-6,2011-8-10 15∶15,前后多达5次做出临震预警。进行误差总结,时间误差:4小时29分;距离误差:73公里;震级误差:M1.6(能量尚未释放完);震深误差:2公里。
  • 摘要: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本人自从研究预测地震以来,曾先后三次比较成功的预测了日本7级以上地震,分布为2009年7月,2011年3月和2011年6月。
  • 摘要:据报载,2011年6月4号早上7点左右,中海油渤海油田(蓬莱19-3区块的B平台)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其后,在6月17日上午10点,C平台又发现大量溢油,渤海海水污染面积达840平方公里,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rn 又另据山东省地动台网,2011年6月9日16时53分在渤海发生ML2.7级地动,震中位于:北纬38.20度,东经119.54度。rn 这次重大漏油事件,与笔者2011-O5-21预侧的2011-06-04 05:48 / 2011-06-13 05:50渤海黄河入海口的地动,属于同一地质灾害链,正如笔者在以前的论文中所述:矿难、井下透水、瓦斯爆炸与漏油,都是属于地壳的微破裂;2-3级的小地动,属于地壳的小破裂;与此类推,强烈地动就是属于地壳的大破裂了。rn 第一次漏油的发现漏油时间点2011年6月4号早上7点左右,与本人预侧的地动发震时间2011-06-04 05:48,时间相差约在1小时左右(个人判断,漏油的精确时间当在2011-06-0405:48左右,在漏油发生约1个多小时后,当班人员才发现漏油,因为从漏油,到漏到一定量,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次漏油的发现漏油时间点2011年6月17号早上10点左右,与本人预侧的地动发震时间2011-06-13 05:50,有4天的时间,在这4天的时间里,海底的漏油持续在漏,只到渤海海水污染面积达840平方公里时,才发现大量溢油,故此,也从时间上证明了本人预侧的2011-06-13 05:50这个时间点的正确性,如果中海油渤海油田的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提前看到这个预侧,也许,对于他们,及早发现这个重大漏油事故,应该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地点和时间,都已经足够精确到让他们采取相关的措施了。
  • 摘要:板块学说以其岩石圈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否定了以垂直运动为本质的槽台学说,引发了地学革命。然而,岩石圈平均厚度不到地球半径的六十分之一,板块构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在现今板块的边界类型与划分原则、现今六大板块的结构、组成、构造与演化、古板块的厘定与演变、大陆岩石圈非刚性特性、板块运动方向、板内构造一岩浆—成矿—地震事件、大陆和大洋的成因、大陆造山带和盆地的成因、板块运动机理等方面均存在重大科学问题。地球科学正处于一个更宏伟壮丽的革命时期,新地学理论应当合理解释山脉和盆地、大陆和大洋的成因及其关联机理,并且将地球内部系统、地球表层系统和地球外部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揭示开放地球系统物质交换、能量传输、垂平转换的动态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地球科学理论的突破必将带动资源、能源、环境、灾害、工程、水文等基础应用理论的突破,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驱动社会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
  • 摘要:基于静中动判据和三性法,对2012年6月30日新源与和静间的Ms6.6级地震的粗略中期预测作了回顾。这个静中动判据指的是1979年3月29日有一个6级地震在库车东北发生。该震距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间的Ms6.6级地震约150km。它是个静中动地震,将来大震就在它附近100±50km的范围。对北天山地区的大震活动来说,8级大震三性法的退化形式就是1812年尼勒克8级地震与1911年阿拉木图81/2级地震之间的时间为4×25-1年,1812年尼勒克大震经8×25年即为2012年。据研究,8级大震的时间韵律对7级左右地震的时间韵律是有部分相同的。这是因为震级越大,与外因关系越密切,所以与它们相关的外因时间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研究地区7级左右地震活动的某些时间韵律,基于此点以2012年作为库车地区7级或7级以上大震的发生年份。
  •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以来太阳活动持续衰减,东亚盛行纬向型环流,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出现持续长达三十年的枯水期,至2012年河南大早,春夏秋无雨,冬季无雪。rn 从历史的经验和研究的成果来看: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徐近之教授对黄河大水的研究和侯琴副研究员对500年来河南大旱的研究,河南大旱之后总是黄河发生大洪水。黄河河水的丰枯变化,事关重大,一个丰水期的到来,将引起很多的问题,不可不慎。
  • 摘要:本文介绍了清宣统二年陕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黄河流域降雨灾害情况,河南地区黄河下游水位及流量估算,滑县、寿张县和山东范县决口情况。
  • 摘要:地球经过46亿多年的演化,应当趋于稳定,但目前地球每年在不同部位仍要释放能量。发生地震,外部应有一定的条件,促使其能量释放。这一外部条件应该:第一,每年都存在;第二,能作用到地球的不同部位;第三,其作用力与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在众多的外部天文条件中只有日食可以满足以上三个特征。研究表明,一次日食的能量比全年地震的能量大3个量级;从统计规律看强震前必有2-4次日食主食带通过震区;大体相似的日食主食带,有相似的地震;日食对地壳局部可产生相当大的外源应力;由于日食外脹力影响地幔上层局部会出现偏心受力面形成受拉区面引起的地震发生。最后笔者建立了日食效应地震预报模型。
  • 摘要:2013-2014年是全球大地震又一个重要关键时刻。基于四种不同角度提出:从现在开始,今后两年内(尤其是2013年)中国大陆(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头部,尤其是云南及其周围地区,)存在发生1-3个7级(或更大)地震的可能。因此,必需特别加强监测和预防。
  • 摘要:2013-2014年是全球大地震活动的一个重要关键时刻。今后两年内(尤其是在2013年年底前),中国大陆在川滇地区,即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头部(尤其是云南西部),可能发生6.5-7.5级地震。在中国台湾地区可能发生7.5左右大地震。因此,必需特别加强监测和预防。在日本南部存在发生8级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在两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尤其是是不2014年下半年),在北美(或南美)西部有可能发生特大巨震。
  • 摘要: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从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全球发生7.5级以上的大地震有2012年3月21日墨西哥7.6级,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8.6级和8.2级巨大地震,8月31日菲律宾群岛附近海域7.6级,9月5日哥斯达黎加7.9级,10月28日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7.7级,共6次大地震。地震发生前运用“磁暴月相二倍法”向中国地震局预报部门,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作过地震的短临预测意见,特别在时间与震级上有较好的对应。现在提出对2013年度可能发生8级左右大地震的短临预测意见。
  • 摘要:笔者对2013年中国各地的震情进行了预测,理论依据来自于:月球回归赤纬因素,母性对地震的影响,月球和木星的综合作用。
  • 摘要:近几年人们热议自然灾害颇多,有些骇人听闻。无非是大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水旱、风、虫、温疫等等。现在人们面临的也有三害,自然的、社会的、人的灾害,以人害为最。人的贪欲,偏私,乱作为,不作为,不仅把江湖河海、城乡土地、空气食物全都搞脏,而且把社会人心搞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处在激烈对抗之中。应对方略最重要的是唤醒民众,另一件重要事情是迅速增强实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