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通
漏磁通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物理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7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福建质量管理、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输变电年会、CTATEE’2011--2011年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等;漏磁通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洪涛、赵永昌、刘兰荣等。
漏磁通
-研究学者
- 梁洪涛
- 赵永昌
- 刘兰荣
- 李金香
- 安志华
- 范亚娜
- 刘涛
- 吕子涛
- 朱鸿
- 程志光
- 赵志刚
- 邵革良
- 陈启星
- 陈景易
- 韩继敏
- 刘慧敏
- 夏光华
- 宋强义
- 张俊杰
- 张卫
- 彭勃
- 曹凤波
- 李琳
- 杨俊龙
- 王亮
- 王大强
- 王晓燕
- 石立新
- 陈乾宏
- 韩贵胜
- 龚彬
- J·乌尔姆
- J·弗里德里希
- P·弗林格
- 乔宏来
- 俞敏波
- 克里斯托弗·肯尼思·怀亚特
- 关高
- 冉庆凯
- 冯立伟
- 刘万军
- 刘双
- 刘君
- 刘福贵
- 卢盛滨
- 史文军
- 吕子洋
- 吕晗
- 吴安国
- 周海波
-
-
-
徐舒蓉;
刘君;
曾华荣;
李堃;
欧阳泽宇;
杨家辉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元二维仿真建模的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方法。运用该方法对一台发生故障的110kV SX变1号主变进行抗短路能力动稳定校核,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其漏磁分布、短路冲击电流,然后根据漏磁与短路电流大小计算得到外线圈平均环形拉伸应力、内线圈平均环形压缩应力、幅向弯曲应力等的分布情况,并与国标推荐值对比,结果表明该主变抗辐向弯曲能力不满足GB 1094.5-2008要求,低压线圈采用扁铜线并绕,扁铜线的抗倾斜能力较弱。解体检查后发现其低压b相线圈有明显炭黑、熔断点、严重变形。低压c相线圈有明显变形、a相线圈有轻微变形。验证了其因抗短路能力不足而发生损坏。另外,用同样的方法对于该主变同厂同型的4台变压器进行校核,发现4台主变存在同样问题,未通过校核;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运维建议。
-
-
徐舒蓉;
刘君;
曾华荣;
李堃;
欧阳泽宇;
杨家辉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元二维仿真建模的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方法.运用该方法对一台发生故障的110kV SX变1号主变进行抗短路能力动稳定校核,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其漏磁分布、短路冲击电流,然后根据漏磁与短路电流大小计算得到外线圈平均环形拉伸应力、内线圈平均环形压缩应力、幅向弯曲应力等的分布情况,并与国标推荐值对比,结果表明该主变抗辐向弯曲能力不满足GB 1094.5-2008要求,低压线圈采用扁铜线并绕,扁铜线的抗倾斜能力较弱.解体检查后发现其低压b相线圈有明显炭黑、熔断点、严重变形.低压c相线圈有明显变形、a相线圈有轻微变形.验证了其因抗短路能力不足而发生损坏.另外,用同样的方法对于该主变同厂同型的4台变压器进行校核,发现4台主变存在同样问题,未通过校核;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运维建议.
-
-
孙兆文
-
-
摘要:
500 kV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设备之一,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核电厂500 kV变压器顶部联管法兰处螺栓在变压器漏磁通的影响下,发生局部过热现象,发热最严重的部位温度达到140°C,给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隐患.文章介绍了上述发热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方法、仿真试验验证过程、纠正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处理后达到的良好效果.文中主变在纠正措施落实后,多次红外测温的结果显示,变压器顶部联管法兰处温度最高60°C左右,与变压器油温相比无明显温升,发热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
-
苗宇;
陈志勇;
李月文;
刘晓波;
史强强
-
-
摘要:
某110 kV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钟罩式外壳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出现异常发热,通过红外带电检测分析异常数据变化规律,判定该主变压器内部存在漏磁通.阐述了漏磁通产生的机理,认为由漏磁通导致主变压器箱沿连接螺栓发热的根本原因为短路电流流过箱沿连接螺栓以及箱沿连接螺栓感应出涡电流.针对发热原因采取了不停电处理措施,达到了在不停电前提下消除发热缺陷的目的,可为解决同类型发热故障提供借鉴.
-
-
-
-
陈俣;
张子谦;
张伟
-
-
摘要:
为了分析电力变压器中结构部件造成的杂散损耗,论文采用三维非线性时间谐波有限元方法(FEM)计算了电力变压器结构部件的漏磁通和杂散损耗.当结构部件的杂散损耗和损耗密度较大时,将导致局部过热并影响变压器的性能.利用磁屏蔽降低电力变压器的杂散损耗和损耗密度,讨论了这些磁屏蔽对结构部件杂散损耗和损耗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磁屏蔽可以有效地消除杂散损耗并减少局部过热,所提方法可为变压器的杂散损耗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
-
赵志刚;
魏鹏;
李雪;
刘慧敏;
戎静怡;
李兴
-
-
摘要:
为研究无取向硅钢片在电力变压器磁屏蔽中的适用性,文中基于国际TEAM Problem 21基准族下的磁屏蔽基准模型P21c-M1和P21-M1,对在不同激励条件下无取向硅钢片制成的磁屏蔽的损耗特性和磁通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电力变压器普遍采用的取向磁屏蔽的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无取向硅钢片制成的无取向磁屏蔽对模拟电力变压器油箱壁的导磁钢板的屏蔽效果和取向硅钢片制成的取向磁屏蔽的屏蔽效果基本相同,且价格更为低廉。同时,基于结构件中杂散损耗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传统杂散损耗测量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杂散损耗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
-
-
-
-
-
-
张真涛;
李庆盈;
张凡奇
- 《2015输变电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平顶山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利用红外检测技术发现一起变压器的钟罩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异常发热现象,分析认为变压器钟罩连接螺栓发热的原因是漏磁通引起涡流损耗,铁磁螺栓为涡流提供了闭合回路,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并进行了实施.在实际运行中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主变压器的安全隐定运行.
-
-
-
-
李红莲;
李庆;
李小亭;
祝彦
-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三届静电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以离散分布的电流流向相反的两层导线(简称两层导线)为近似模型的实例在实际应用中很常见,但目前对其附近的磁场进行的数值计算和分析还远远不够.本文利用了一种求解二维场问题相当优越的方法--复变函数法,由对数变换函数建立了电流流向相反的两层导线情形下导线外部磁场的分布特点的理论模型.此模型是关于矢量磁位A的方程,求解该方程,可得到公共磁通和漏磁通的磁场分界线.利用数值计算,能够求出任意位置的矢量磁位值,从而得出相应的磁场分布图,并可将分界线的位置、公共磁通和漏磁通的分布情况直观地表示在图形中.本工作对漏磁通和漏电感的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果可应用于感应调压器、有源扼流圈等环形线圈.
-
-
李红莲;
李庆;
李小亭;
李金海;
祝彦
-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三届静电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漏感的大小是衡量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等电感元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计算漏感对实际生产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电感与磁场密切相关,故可以通过分析空心螺线管导线芯外的磁场分布来讨论其电感问题.本文推导了两种特例情形下空心螺线管导线芯外的漏感磁链的计算公式,并且利用数值计算,给出了具体算例的漏感在实际电感中的比例.从结果分析得出,对于算例所示空心螺线管,总漏感的在实际电感中的比例仅为2.94%.对某些漏感比例要求较高的电感元件,本工作将对其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