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散损耗
杂散损耗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72449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电气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变压器技术学术年会等;杂散损耗的相关文献由383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志光、赵志刚、刘兰荣等。
杂散损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2449篇
占比:99.81%
总计:72588篇
杂散损耗
-研究学者
- 程志光
- 赵志刚
- 刘兰荣
- 刘涛
- 胡启凡
- 范亚娜
- 刘佳
- 刘慧敏
- 刘洋
- 刘福贵
- 尹赛宁
- 杨凯
- 王晓燕
- 郭莹
- 李岩
- 杨素梅
- 魏鹏
- 井永腾
- 戎静怡
- 李兴
- 李龙女
- 杜振斌
- 樊长在
- 韩贵胜
- 高桥则雄
- Zhao Zhigang
- 史文军
- 尹志华
- 张俊杰
- 张卫
- 李季
- 李海成
- 李琳
- 杨庆新
- 王亮
- 王庆东
- 王建民
- 石立新
- 罗隆福
- 许加柱
- 赵小军
- 赵捷
- 阎秀恪
- 顾德军
- Cheng Zhiguang
- J.J.古铁雷斯埃斯特拉达
- Liu Fugui
- Liu Lanrong
- Yang Kai
- Yin Saining
-
-
黄泽玲
-
-
摘要:
采用磁性槽楔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电机的空载附加损耗和高频杂散损耗(主要是铁心脉振损耗和表面损耗),因此采用了磁性槽楔以后,凡与这些损耗有关的参数均可得到改善。通过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效果很好,达到了降低高压电机铁耗的目的。
-
-
张长庚;
田亚坤;
李永建;
利雅婷;
杜振斌;
程志光;
杨庆新
-
-
摘要:
为研究电力变压器叠片式磁屏蔽在谐波和直流偏磁条件下的杂散损耗,对TEAM P21基准族(V.2009)进行拓展改进,增加激励线圈匝数,增大导线截面积和磁屏蔽叠片的尺寸。搭建变压器杂散损耗测量平台,提出并实现了谐波及直流偏磁下杂散损耗的测量方法。测量得到取向硅钢片在谐波和直流偏磁下的磁性能数据,完成了复杂激励条件下杂散场和损耗的多工况三维瞬态有限元计算。通过杂散场和损耗的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及仿真计算的有效性。结合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了谐波和直流偏磁下杂散损耗的分布及其影响,所得结果及结论有助于变压器磁屏蔽的优化设计和提高电磁设备的可靠性。
-
-
赵小军;
曹越芝;
刘兰荣;
王佳雯;
程志光
-
-
摘要:
基于TEAM-P21c基准模型深入研究交直流混合激励下变压器中叠片式磁构件杂散损耗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方法.考虑空载、负载条件下线圈损耗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实验确定结构件杂散损耗的改进方法.搭建硅钢叠片磁特性、损耗特性测量系统,提出可考虑偏置磁场影响的铁损模型,并用于计算三维漏磁场激励下的叠片式磁构件的杂散损耗.通过磁场、损耗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最终基于仿真及测量结果,分析了直流偏置磁场对杂散损耗的影响,得到了交直流混合激励下导磁构件中附加损耗的分布及其对杂散损耗的影响.
-
-
李丹丹;
朱聪聪;
乔振阳;
吴宇翔;
宋寅卯
-
-
摘要:
针对Bertotti经典常系数损耗模型中磁滞损耗和杂散损耗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ertotti损耗分离模型.首先在考虑频率无关项2n0 V0 Bm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磁滞损耗的方法,并结合实验数据将磁滞损耗的计算参数α表示为磁感应强度峰值Bm的多项式函数;其次考虑了统计特征参数n0、V0为常数时对杂散损耗的影响,并用多项式函数来拟合杂散损耗计算式中的斜率k以减小频率大于200 Hz时的误差;最后分别应用改进的损耗模型与经典常系数损耗模型对不同磁感应强度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Bertotti损耗模型提高了铁心损耗的模拟精度,对变压器的损耗预测及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
-
刘涛;
郭建贞;
杜振斌;
彭广勇;
刘兰荣;
王雪刚
-
-
摘要:
基于TEAM Problem 21基准族选取换流变压器常用的导磁钢板、硅钢叠片和铜板材料,在50~2450 Hz频率范围内,进行了3种材料杂散损耗随频率变化的测量,并基于标准方法,分析了3种材料杂散损耗与谐波次数指数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增加,结构件损耗均呈增加趋势;导磁钢板和硅钢叠片的杂散损耗指数大于标准推荐值,铜板的杂散损耗指数小于标准推荐值.
-
-
王荆;
潘莉丽;
韩彦华;
江天炎
-
-
摘要:
变压器损耗分布和绕组形变、变压器热传递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损耗计算是变压器绕组结构和绝缘配合设计的关键问题.随着变压器等级容量的不断提升,使用传统的经验公式或简单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损耗分析往往具有较大的偏差.依据有限元理论构建了一种基于2D与3D模型匹配的变压器损耗混合模型计算方法,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兼有计算的准确性.并以一台400 kVA的三相电力变压器为例,得到了变压器损耗分布规律:变压器内部固定夹件的杂散损耗主要分布于夹件的内侧面,并集中于靠近线圈的边缘,在油箱壁侧面、背面和底面损耗分布呈现抛物面形、"驼峰"形和"三峰值"形;高低压绕组损耗分布趋势与电流密度的分布基本吻合,整体绕组和导体内部损耗分布趋近于高压绕组之间的夹缝和绕组两端方向.
-
-
李小麟;
孔高祥;
黄晓东;
王凯
-
-
摘要:
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逐渐将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效率指标作为考核的强制性指标,对效率的准确测量显得非常重要。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减去铁损、机械损耗、定转子铜损和负载杂散损耗。目前国内外定转子铁耗、机械损耗、铜耗的测定方法基本相同,但目前各标准的测定方法不尽相同,负载杂散损耗的准确测量对确定电机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
-
徐飞;
邱小华;
尹华杰
-
-
摘要:
随着超高性能磁性材料的广泛应用,空调压缩机用变频永磁同步电机的能效已达极致,进一步提升异常困难。目前,电机结构参数优化仍是能效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各项损耗的准确估算及规律的探究则是能效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本文针对变频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分析了损耗的分类,提出了损耗配比系数K的概念,用以评价电机电磁设计额定点的效率是否最优;基于K值概念,用FEM法对一款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电磁方案再优化,以提升电机能效;设计了基于线性回归的杂散损耗实验分离方法,并对优化前后的样机进行了损耗分离、效率和损耗配比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磁方案在额定工况点的损耗配比系数K更接近于1、效率提升显著。
-
-
-
赵志刚;
温涛
-
-
摘要:
该文基于表面阻抗理论对表面阻抗法在电力变压器导磁钢结构件(如油箱、铁心拉板等)杂散损耗计算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针对变压器杂散损耗工程计算中面临的多尺度、小透入深度问题带来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不易兼顾的难题,综合考虑导磁钢构件的趋肤效应和三维杂散场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对趋肤深度区域和场量衰减区域分别进行边界条件处理的局部表面阻抗建模分析方法,实现了杂散损耗的有效计算;并以国际TEAM杂散损耗基准模型P21?B为研究对象搭建变压器杂散损耗测试系统,通过相应的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发现,局部表面阻抗方法与常规有限元方法具有相当的计算精度,但从计算规模和计算时间角度分析,前者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显著节省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
张琛;
阎秀恪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电力变压器漏磁场和杂散损耗计算以及局部过热的问题,引入B-H曲线来描述非线性材料的磁特性,采用三维非线性涡流场有限元方法对一台电力变压器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变压器油箱及夹件的杂散损耗及损耗密度分布,为了克服杂散损耗以及损耗密度过大引起的局部过热问题,对变压器采取屏蔽措施,并分析屏蔽对变压器杂散损耗、损耗密度以及漏磁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实际变压器与TEAMProblem21基准族模型验证验证了计算分析的正确性.其次,不同屏蔽形式对其周围结构件涡流损耗及漏磁场具有不同影响.采取屏蔽措施后变压器油箱和夹件的杂散损耗分别降低.
-
-
Zhao Zhigang;
赵志刚;
Wei Peng;
魏鹏;
Rong Jingyi;
戎静怡;
Li Xing;
李兴;
Liu Hunmin;
刘慧敏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研究变压器结构件中杂散损耗问题,本文以TEAM Problem21基准族中的P21-B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量结合仿真的方法对不同电流激励下导磁钢板中的杂散损耗进行测量研究,并且针对原有测量方法未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引入温度系数对其修正,得到更准确的损耗测量结果,同时,借助工程电磁场仿真软件MagNet,分别采用传统有限元法和有限元结合阻抗边界法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知改进的测量结合仿真方法可得到更精确的杂散损耗测量结果,且有限元结合阻抗边界法更适用于实际应用.
-
-
-
-
-
-
-
孙实源;
杨海燕
- 《第十三届全国变压器技术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有效控制大容量单相电力变压器的漏磁场和杂散损耗等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以500kV单相自藕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对变压器的结构件进行了漏磁场和杂散损耗计算,并根据对单相电力变压器的漏磁场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磁屏蔽结构.分析比较了两种磁屏蔽结构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两者都表明优化的磁屏蔽结构能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杂散损耗和热点温升,同时也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
-
Zhang chen;
张琛;
阎秀恪;
Yan Xiuke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自耦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不仅有磁的耦合,还有电路的连接,和传统的电力变压器相比漏磁分布相对复杂.而一些大型大容量变压器为了减小几何尺寸,采用多柱并联、旁柱激磁的结构,这不仅使得变压器的电磁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也造成了变压器的磁状态不平衡.采用传统的电磁计算方法分析其电磁性能,必然产生较大的误差.为准确计算此类自耦变压器损耗与温升,本文以ODFPS500MVA/750kV双柱并联、旁柱激磁自耦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三维场路耦合有限元瞬态分析,准确计算各线圈的电流,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电流作为激励,通过三维非线性时谐场进行了漏磁场分布以及杂散损耗计算.最后将得到的损耗值作为热源耦合到温度场,通过磁-热耦合分析了变压器的温升分布.
-
-
Fu Jia-dong;
付家栋
-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电机是机电能量转换的重要装置,针对电机绕组进行分析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研院所和电机制造行业研究的重点,也是提高电机性能指标的关键.大量数据表明,异步电机运行过程中,三相绕组磁势中包含的高次谐波的强弱会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采用低谐波绕组在加强基波磁势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削弱5次、7次等谐波,达到减少材料用量、改善电机的力能指标、提高起动性能、降低温升等效果,本文提出一种谐波成分低微的双层同心式绕组的应用,它主要是利用不等匝绕组使槽电流按正弦规律分布,得到近似于正弦波形的磁势曲线,最大限度的减少磁势中有害谐波的含量和削弱高次谐波的幅值.通过样机试制,验证双层同心绕组可有效的改善磁势波形,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提高电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电机材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