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深部流体

深部流体

深部流体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6765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震、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三届中国博士后地学学术大会等;深部流体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金之钧、潘爱芳、赫英等。

深部流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765 占比:99.88%

总计:66846篇

深部流体—发文趋势图

深部流体

-研究学者

  • 金之钧
  • 潘爱芳
  • 赫英
  • 徐常芳
  • 朱东亚
  • 杜建国
  • 胡文瑄
  • 孟庆强
  • 张刘平
  • 解启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建国; 仵柯田; 孙凤霞; 崔月菊; 李静; 王昌盛
    • 摘要: 全球到处发育的隐爆角砾岩表明隐爆作用的普遍性,并标志着古地震的一种形成机制。隐爆角砾岩具有特殊的角砾形状和构造。地震地质资料表明大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带没有肉眼可观测到的断层位移。材料聚集应变能估算值表明岩石聚集的应变能不足以产生大地震。携带高能量的地核-地幔流体不仅为自己逸散提供了能量,而且为产生地震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深部流体以运移-聚集-爆炸-运移-聚集-爆炸的循环方式向地表逃逸,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产生了不同震级的地震。因此,超高压流体隐爆应该是地震形成的主要机制。地震隐爆成因机制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各种天然地震(中深源地震、震群、慢地震和非双力偶性地震等)以及全球地震、火山和地热带的空间吻合,而且能够解释隐爆角砾岩及其伴生矿的形成。
    • 李建森; 山发寿; 张西营
    •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盐湖和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盐湖分别位于阿尔金山两侧,均产出有大量富钾卤水,在油气藏开采中还伴随产出富钾油田水.为探讨阿尔金山两侧盐类资源富集机制及其控制因素,综合分析了罗布泊盐湖、柴达木盆地西部盐湖以及油田水的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富钾卤水的形成除依靠地表汇入水体的蒸发浓缩作用外,罗布泊晶间水、柴达木晶间水和油田水氢氧同位素均可演化至δD=-30‰,δ18 O=7.5‰左右,可能是深部流体上涌补给的结果.同时,根据87 Sr/86 Sr值并结合δ11 B、3 He/4 He同位素特征确认了盐湖成矿与深部流体有关,且指示罗布泊盐湖更具深源特征.深部流体对于两侧盆地成盐富钾有关键性作用,罗布泊盐湖可能接受深部流体补给,柴达木盆地西部富钾盐湖卤水多数可接受油田水的补给,而少部分可能接受深部流体补给.
    • 罗群; 李靖; 雷祥辉; 许倩; 代兵; 马文彧; 秦伟; 袁珍珠
    • 摘要: 近年来,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深部流体证据,例如四川盆地、松辽盆地等都在钻探中发现了深部天然气,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剧增,油气勘探除了深掘化石能源,还应关注来自地球深部的可利用能源.地球深部流体指沉积盆地基底之下和沉积盆地外的所有来源于中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能够流动的物质,包括液体、气体、塑性流体(岩浆、超临界流体).通过广泛调研,分析总结出其对油气资源形成的有利特性:①溶解和萃取特性,可对油气储层溶蚀扩容,有利于有机烃的萃取富集;②运载特性,深部流体是一种理想的输运媒介,有利于对烃类物质的运载;③催化效应,可催化加快无机烃形成的费—托合成反应和有机烃生成的干酪根热解反应.结论认为:深部流体具有十大能源效应,即拆离成盆、促进产力、破裂开道、运载输导、增能传能、加氢催化、溶蚀扩容、萃取富集、聚集成藏、保存破坏,这十大效应是一个连续、有序、有机、完整的能源效应链系统,对油气、氢能、氦能等能源的形成、运聚、富集和分布具有绝对控制作用.
    • 罗照华
    • 摘要: The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ophiolites is a scientific problem in the plate tectonics which has not been clearly explained till now, and such a situation restricts resolving many secondary questions. In this paper, a new analytical model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of the key published data and the field observations. The large length of the ophiolite belt suggest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its formation and the converging plate process; the two phases of arc magmatism in the Gandise magmatic arc indicate translation of the tectonic features at the converging plate edges; there are not sufficient geological,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constraints in the previous reports about boninite; the universal discovery of the strongly reduced crystal populations suggests that the obduction process of ophiolite was related to the large scale activity of the deep fluids.Accordingly, a new model of ophiolite emplacement is proposed and called fluid-assisting model, in which the processes such as rollback and break-off of the subducted plate, fluid-lithosphere interaction, and oceanic lithosphere dome seem to have been the essential factors controlling ophiolite emplacement.%蛇绿岩侵位机制是板块构造理论中一直没有得到合理阐释的科学问题,制约了许多次级问题的解决.本文综述了已发表的关键资料和地质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模型.蛇绿岩带的长距离延伸表明其形成过程与板块汇聚过程紧密相关;冈底斯岩浆弧的两期弧岩浆活动暗示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性质曾经发生过转换;前人报道的玻安岩缺乏充分的地质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约束;强还原晶体群的普遍性暗示蛇绿岩侵位过程与大规模流体活动有关.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由流体协助的蛇绿岩侵位模型,认为俯冲板块回卷、断离、流体-岩石圈相互作用、大洋岩石圈穹隆等过程是蛇绿岩侵位的基本控制因素.
    • 刘全有12; 朱东亚12; 孟庆强12; 刘佳宜12; 吴小奇12; 周冰12; Qi FU3; 金之钧12
    • 摘要: 含油气盆地作为地球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克拉通块体,从早期烃源岩发育环境、油气形成、储层溶蚀改造到油气聚集或者破坏都受到地球系统演化的影响.深部流体作为联系盆地内、外因素的纽带,以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方式贯穿了油气形成和聚集的全过程.深部流体携带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成烃生物的勃发和碳氢源的额外补充,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和提高烃源岩生烃潜力,其携带的能量促进了烃源岩早熟和高成熟烃源活化加氢生烃.深部富CO2流体对碳酸盐岩、碎屑岩储层的溶蚀改造,改善了深层储集体空间,使得油气储集空间向更深延伸.深部超临界CO2对深层滞留原油的萃取和泥页岩中CH4的驱替,提高了深层和致密储层中烃类流动性.同时,深部流体携带的物质(C、H、催化物质)和能量不仅能够促使费托合成无机CH4,促使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形成''热液石油'',而且也能使得有机来源的原油发生热蚀变.因此,从地球层圈相互作用的视角看,深部流体不仅对沉积盆地输入了大量的外源C和H,改善了油气赋存空间,而且也提高了油气富集聚集效率.
    • 杜建国; 仵柯田; 孙凤霞
    • 摘要: 本文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能量等方面分析了地震的成因.源于地核-地幔的流体携带大量热能,为岩浆起源、地震形成和地热田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然而岩石聚集的应变能不足以产生中等以上的地震.大地震(M≥6.0)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沟、火山岛弧和大陆裂谷带等拉张性构造带,如环太平洋海沟、东印度洋海沟、大洋中脊、非洲裂谷、地中海—黑海里海—波斯湾、欧亚大陆中部的伊塞克湖 阿拉湖—乌布苏湖 库苏古尔湖 贝加尔湖裂谷.流体在地球深部物质运动、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全球到处发育的隐爆角砾岩表明隐爆作用的普遍性.深部流体向上运移、向地表逃逸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在地球内部产生了不同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地震.因此,隐爆应该是产生地震的主要机制.地震成因的隐爆模型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不连续、各向异性的非弹性介质中发生的各类地震,譬如中深源震、震群、慢地震和非双力偶性地震等,而且能够更好地诠释全球地震、火山和地热带在空间上的吻合以及隐爆角砾岩型矿藏的形成.
    • 张民
    • 摘要: 谢坝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学、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为伴随岩浆上升且互不混熔的深部含矿碱质流体,碱交代和壳幔混染是本矿区的主要成矿机制。
    • 张川; 叶发旺; 徐清俊; 武鼎; 车永飞
    • 摘要: 钻孔岩心高光谱技术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延伸运用方向,它将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技术应用于深部钻孔岩心蚀变信息的提取,为深部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遥感技术系统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钻孔岩心高光谱技术系统体系,并以Hyspex钻孔岩心高光谱采集系统为例,对我国南方某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区钻孔岩心高光谱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示范性应用。岩心高光谱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反射率计算和光谱去噪3个步骤,之后的蚀变信息提取包括端元光谱识别和光谱匹配填图2个步骤。利用处理之后的岩心蚀变矿物全孔编录结果,进行了蚀变矿物空间分带规律分析和蚀变矿物组合划分,并对钻孔蚀变信息反映的深部流体环境进行了分析和反演,结合钻孔地质资料,发现该钻孔铀矿化富集部位处于蚀变矿物酸碱性发生突变的地球化学障部位这一特征。最后,对钻孔岩心高光谱技术的特点及优势进行了总结,其能够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胡文瑄
    • 摘要: 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将盆地深部流体划分为壳源热流体、烃源热流体和幔源热流体3种类型。结合塔里木盆地的实例,总结讨论了壳源热流体的作用特征和判识标志;结合墨西哥湾Wilcox盆地、北海挪威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资料,讨论了"烃源热流体"的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形成的意义;结合中国东部裂谷盆地资料和江苏黄桥CO2气田实例,总结了幔源流体基本特点和判识标志,解剖了幔源CO2流体对黄桥气藏砂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特征。
    • 李寻
    • 摘要: 12013年,在编辑"石油无机成因论"专辑时,笔者曾做出了初步的判断:对石油成因理论的突破,可能意味着中国本土科学革命的发生。从那以后,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追踪,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更坚定了当时的判断。如今,我们可以确切地说:中国本土的科学革命已经发生,基本理由在本刊2013年第四期的文章《关于石油无机成因论的结论》中已经说清楚,不妨将相关段落摘引如下:世界上一切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经由过自己的科学革命,英国经过,法国经过,美国、德国、日本、俄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