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31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海洋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9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8517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海洋世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海岸工程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第十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等;海底地形的相关文献由1046位作者贡献,包括范雕、李姗姗、邢志斌等。

海底地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9 占比:1.43%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18517 占比:98.23%

总计:18851篇

海底地形—发文趋势图

海底地形

-研究学者

  • 范雕
  • 李姗姗
  • 邢志斌
  • 孟书宇
  • 吴自银
  • 张驰
  • 冯进凯
  • 尚继宏
  • 李守军
  • 李建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瑞杰; 万晓云; 眭晓虹; 贾永君; 吴星
    • 摘要: 海底地形影响着海洋自然灾害、资源开发以及军事国防.海底地形的探测手段由过去传统的船载声呐技术发展到依靠重力数据反演水深.国外从1980年代就开始利用船载和卫星测高数据开发全球水深模型,截至目前发布的水深模型空间分辨率达到15″.本文总结了声呐、激光测深雷达、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和遥感影像反演水深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每种测深手段的优缺点,介绍了五种水深模型代表产品ETOPO、DTU、GEBCO、SRTM、SIO topo系列的发展历程,并利用我国近海海域的船测水深数据对各系列的最新产品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近期发布的产品精度明显优于2009年发布的ETOPO1,SRTM15+V2.3的精度最高,其误差标准差为30.297 m,误差小于50 m的数据量占比87.2%.本文可为了解测深方法以及水深模型的发展过程提供参考.
    • 徐焕; 于锦海; 安邦; 万晓云
    • 摘要: 目前,基于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测深数据拟合出海底地形与重力(或重力梯度)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会导致对不同的海底地形会有不同的线性关系。为了克服这种不确定性的制约,本文基于长方体海山产生的垂直重力梯度的表达式,通过将研究海域进行格网化,建立了垂直重力梯度(vertical gravity gradient,VGG)与海深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关于海深的观测方程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观测方程组的解不仅唯一可解,而且具有较好的抗误差干扰性质。由于观测方程组受到研究海域外海山的影响(分为边界效应、远区影响),因此,需要相应的数学方法来处理这些影响。本文将研究海域进行扩充得到扩展区域,然后在扩展海域上研究观测方程组,此时为了避免观测方程组出现奇异性,引入了正则化方法对扩展后的观测方程组进行求解,并从中截取研究海域上的海深。模拟试验表明,使用正则化方法后,边界效应对反演海深的均方根误差为0.48 m。最后,对南中国海真实海底地形进行了反演计算,将反演的海深与研究海域内的289个船测数据点进行对比,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达到109 m。
    • 徐建华; 顾浩; 曾艳阳; 李晓明
    • 摘要: 针对海底地形水深数据插值点数定量化计算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屏幕分辨率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首先提取电子海图存储的稀疏水深数据,利用三角形内插法得到网格顶点高度值,接着将海底地形水平面均匀划为初始二维网格,然后自动获取显示设备屏幕分辨率,引入单元网格像素值定量化求解得到插值点数,最后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对初始网格顶点高度值进一步内插,生成海底地形细分三维网格。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定量化求解出海底地形水深数据插值点的数量,提高建模效率和准确度。
    • 王浩森; 张建兴; 宋永东; 庄丽华; 栾振东; 阎军
    • 摘要: 渤海中部海域位于三湾(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交汇处,形成与演化历史悠久,沉积物源丰富,其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本研究基于多年来采集和搜集的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浅地层剖面数据和沉积物样品的测试分析数据,精细刻画了渤海中部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渤海中部海域海底地形总体上呈现中间低、南北两侧高的特征,北部区域地形复杂,南部区域地形较平坦。根据海底地貌特点,本文将研究区海底地貌单元划分为陆架侵蚀洼地、陆架堆积平原及海湾堆积平原。地貌形态是区域地质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现代海洋水动力、沉积物来源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渤海中部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有助于深化对其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并且对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牧场开发、海洋资源利用及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双喜; 肖强; 孙雪洁
    • 摘要: 为实现复杂海域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本文研究了软质海底无依托验潮站的布设、远距离GNSS PPK测量,GNSS同步法确定验潮站深度基准面大地高和区域无缝垂直基准的构建等关键问题。以苏北浅滩海域为例,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远距离大范围潮汐复杂海域的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线距离在92 km时,GNSS PPK大地高的解算精度优于10 cm;与GNSS同步法计算出的深度基准面大地高进行对比分析,距离在100 km内,结果互差小于5 cm,两者精度具有一致性;区域无缝垂直基准模型的精度优于5 cm,综合精度优于10 cm。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远距离复杂海域的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的需要。
    • 张涵科; 颜冰
    • 摘要: 1977年,美国科学家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发表了首幅全景海底地形图,海底的种种特征第一次完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张图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即便是现在,这张图在地球科学领域仍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张地形图的背后隐藏着两位科学家对世界海底长达20余年系统、细致的研究。文章对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当年研究的过程、技术及方法加以回顾,并阐述二人所做研究的重要意义。
    • 范雕; 李姗姗; 赵东明; 李新星; 张金辉; 孟书宇
    • 摘要: 针对联合船载水深测量数据和海面重力信息构建海底地形模型时,判断测区水深测量数据分布均匀性主要依靠目视判别方法,致使效率较低缺点,借鉴图像处理领域特征点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结合船载水深数据抽稀简化技术,给出了描述船载水深测量测区数据均匀性分布量化指标方法。首先以4′网格边长为划分依据,将密集的船载水深测量数据抽稀简化;计算海域不同方向水深点数量构成的一维向量的标准差;依据标准差计算结果,评估了船载水深测量靶区数据均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均匀性分布定量评价结果与目视判别一致,本文给出的船载水深测量测区数据均匀性分布量化指标可信度高。研究结论可为联合船载水深测量数据和海面重力信息构建海底地形模型时,自动化评判目标海域水深测量分布均匀程度提供参考。
    • 贾帅东; 梁志诚; 董晓光; 孙晓路
    • 摘要: 针对当前水深综合中注记分布质量难以快速定量评估的现状,提出了海图水深注记分布度的精细化评估方法。以《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为基础,建立了水深点参考间距的量化计算模型,设计了水深注记分布度指标,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实现了单个水深注记对象图上分布质量的精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平均间距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定量评估海图制图综合水深分布合理性。
    • 孙中苗; 管斌; 翟振和; 欧阳明达
    • 摘要: 海洋卫星测高在全球和区域大地水准面建模、全球海洋重力场反演、海底地形探测、海平面变化监测、构造板块运动研究等大地测量领域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海洋微波测高卫星的简要发展历程,重点梳理了卫星测高在全球海洋重力场和全球海底地形建模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比分析了主流的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模型;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Ka频段雷达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干涉仪3种先进微波测高技术,并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表明它们将在未来若干年呈并驱发展趋势;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海洋卫星测高的另一新型技术,即GNSS反射信号测量技术的研究动态,给出了GNSS-R(GNSS reflectometry)类(试验)卫星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前景。卫星测高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颗测高卫星的组网观测,本文概括了曾经提出的和拟议中的若干组网测高计划,扼要介绍了由我国提出并正在实施的双星跟飞测高模式;最后指出了卫星测高发展的几个主要关注点,包括双星跟飞测高和SWOT(surface water ocean topography)任务的2维海面高(差)测量、卫星测高反演海底地形与高级地形激光高度计观测数据及遥感卫星图像的结合、星载GNSS-R厘米级海面高的载波相位测量、人工智能技术在卫星测高中的潜在应用等。
    • 段晓勇; 印萍; 曹珂; 谢永清
    • 摘要: 舟山群岛地处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东部,为中国第一大群岛。该区域海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海底地形复杂多变,海岛间最大水深达120 m。水动力环境复杂多变,最大潮差约8 m,特别是受多岛环境影响,潮流场复杂多变,最大瞬时潮流流速近5 m/s,受台风和风暴潮影响显著。同时,该区域也是巨量长江入海物质运移的必经之路,陆海相互作用强烈。研究区海底滑坡、海底侵蚀、海底浅层气等相关的海洋地质灾害问题多发、频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