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温度
浇筑温度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46302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四川水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九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V法铸造学术年会、湖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等;浇筑温度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国新、王振红、刘毅等。
浇筑温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6302篇
占比:99.92%
总计:146416篇
浇筑温度
-研究学者
- 张国新
- 王振红
- 刘毅
- 朱振泱
- 汪娟
- 何建平
- 侯文倩
- 涂传林
- 张怡瑞
- 张磊
- 胡志奇
- 刘松
- 尉阳阳
- 张明雷
- 戴波
- 易魁
- 李怀全
- 杨志尧
- 涂伟成
- 王恒贤
- 程纲为
- 等
- 蒋华东
- 赵云
- 赵仕杰
- 马小平
- 丁碧珍
- 万立华
- 代嘉欣
- 任喜平
- 任德记
- 任挺
- 伍波
- 何世钦
- 何玉平
- 何锡忠
- 余秉勤
- 佟喜友
- 侯艳玲
- 倪庆九1
- 冯华
- 刘东旭
- 刘俊豪
- 刘勇军
- 刘可心
- 刘方
- 刘永林
- 刘涛
- 刘瑞勋
- 刘立强
-
-
周顺田;
张健;
刘东旭;
王振红;
汪娟;
李辉
-
-
摘要:
温度荷载是混凝土重力坝的一个主要荷载,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大坝是否产生温度裂缝,进而影响着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碾压混凝土坝由于胶凝材料用量少、混凝土温升较低,温控措施往往认为可以简化或者取消,但工程经验表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中温控措施仍必不可少。以福建省周宁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借助三维有限单元法,探讨了有无控温措施的区别,同时对浇筑温度和表面保温关键温控参数开展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采取温控措施不能满足温控要求,浇筑温度降低和适度表面保温可以起到较好的温控防裂作用。该工程的温控防裂方法和思路对类似工程的温控防裂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
陈亮;
颉志强;
王首豪
-
-
摘要:
研究和实践表明,控温浇筑与表面保温、通水降温都是重要的混凝土大坝施工防裂措施。然而,严格的浇筑温度控制指标,大多需要骨料风冷及加冰拌和来实现,会大幅增加混凝土生产成本。以地处高海拔地区的大古水电站岸坡坝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系统研究了岸坡坝段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及开裂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工况仿真,比较了浇筑温度对岸坡坝段不同部位开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而言,上下游面机拌变态混凝土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温度,但坝体内部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可在设计指标基础上适当提高2~5°C。
-
-
李经天
-
-
摘要:
为了确保2020年防洪度汛节点目标及施工总工期目标的完成,毛俊水库枢纽工程坝左非溢流坝段必须在2019年6-9月高温季节持续施工。经对可能造成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升高的关键因素和12个末端因素的分析认为,砂石骨料温度虽稍高于出机口温度(36°C),但严重影响到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拌和用水平均温度为27.7°C,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影响较大;碾压仓面双坝段通仓厚层(3 m)浇筑不利于温度应力释放,同时浇筑时间长,对混凝土温度回升影响极大。通过骨料降温措施、拌和用水温度控制措施、碾压仓面厚度控制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高温季节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有效预防了高温季节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
-
庄贺;
周杨春
-
-
摘要:
浇筑温度和养护凝固方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初始浇筑温度分别为25°C、32°C和38°C,各自采用浸水养护、湿粗麻布覆盖养护、涂水基凝固剂密封养护等三种方法,通过测量3天、7天、28天、90天及180天的抗压强度,评估浇筑温度和养护凝固方式对所研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条件下混凝土初始浇筑最佳温度为32°C,浸水养护凝固能产生最好的混凝土,而湿粗麻布覆盖养护方法应优先于添加凝固剂养护的方法。
-
-
范明月
-
-
摘要:
为验证A汽车新型压铸件在不同浇筑温度和不同压射速度条件下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变化,本文通过实验分别对浇筑温度620摄氏度至700摄氏度,压射速度1米每秒至5米每秒条件下铸件性能进行分析,并得出了实验数据.基于实验结果,为提升A汽车新型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浇筑温度应选取650摄氏度,压射速度应选取3米每秒.
-
-
任喜平
-
-
摘要:
浇筑温度对施工期坝体混凝土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有直接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坝体混凝土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结合三河口大坝工程浇筑进度计划,进行4—10月高温时段不同浇筑温度下坝体混凝土温度场分析,拟定了高温时段混凝土合理的浇筑温度及相应的通水冷却措施,并对该浇筑方案下坝体混凝土进行了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析,验证了浇筑温度及冷却方案的合理性.结果显示:拟定的混凝土浇筑温度及通水冷却措施能使施工期坝体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及温度应力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坝体内部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水平总体不高,在大坝坝体的尖角处、上下游表面、孔口部位、长间歇部位出现了较大的温度应力,浇筑完成后应当采取适当的保护和降温措施.
-
-
彭楷哲
-
-
摘要:
为满足水工建筑物施工以及投入使用等需要,时常会在建筑物内部配备各种形式的廊道或孔口结构,此类构造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水工建筑物内原有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分布.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运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划分计算网格,使用FORTRAN语言程序对该模型的三维不稳定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进行计算并分析,论证不同的浇筑温度对孔口结构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与应力的影响,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减少孔口结构开裂风险提供依据.
-
-
-
梅勇
-
-
摘要:
针对大坝大体积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回升问题,建立了运输过程中温度回升计算的差分模型.通过对皮带机运输和自卸汽车+缆机吊罐运输2种不同运输方式分别进行实例分析,并对其温度回升进行比较,得出2种不同运输方式的适用情形,为大坝大体积混凝土运输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
-
-
-
焦运攀;
厦漳;
张明雷;
席华侨;
孙谦;
王超
- 《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结合海工混凝土性能要求及厦漳跨海大桥工程特点,研究海洋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关键技术。根据现场工况,对不同类型的海工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并制订相应温控措施,即优化海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通循环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内部降温、采取表面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等。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温控施工方案以指导全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对主桥承台、塔柱、引桥承台等关键构件进行现场温度监控指导,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温控措施,有效控制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有害温度裂缝的产生。
-
-
-
戴波;
程纲为
-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龙滩水电站大坝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碾压混凝土坝,大坝施工工期紧,浇筑强度高,求跨越高温季节难关实现全年连续施工。为此,开展了系列龙滩大坝碾压混凝土筑坝关键技术研究,在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温度及层间间隔时间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高温多雨季节大坝施工的一些成果,提出了具体的温控标准和雨天施工要求,2005年龙滩大坝共浇筑混凝土318万m,实现了高气温条件下碾压混凝土大坝全年连续、快速、优质施工。
-
-
张国新;
赵仕杰
- 《2004年全国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结合龙滩大坝施工及气候特点,对高温、次高温季节施工的混凝土入仓温度、浇筑温度及各种措施的温控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大坝温度和应力的变化过程及规律,提出高温季节碾压混凝土浇筑相应的温控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意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