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胸部创伤
严重胸部创伤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43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中国铁道学会全国铁路首届胸心外科学术会议等;严重胸部创伤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侯颖、傅卫华、吴远林等。
严重胸部创伤
-研究学者
- 侯颖
- 傅卫华
- 吴远林
- 李志强
- 李雯
- 杨朝坤
- 王晶
- 都定元
- 于志娟
- 亚俊
- 何京
- 何雁洪
- 侯秋雨
- 侯翠萍
- 俞柳蓉
- 冯宇名
- 冶治
- 冼来欢
- 刘元明
- 刘彧妤
- 刘德若
- 刘成军
- 刘杰
- 刘欢
- 刘欢1
- 刘渭滨
- 刘维永
- 包璐
- 叶飞
- 吕艳
- 吴俊华
- 吴元龙
- 夏颖
- 姜伟青
- 姜协
- 姜雄
- 孔宪舜
- 孙全明
- 孙思奇
- 安堃
- 宋莉
- 屠道兰1
- 岳玲
- 康莉
- 张匀
- 张喜平
- 张德辽
- 张敏
- 张晓伟
- 张武奎
-
-
海燕玲
-
-
摘要: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创伤与血气胸合并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本次86例研究对象是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胸部创伤与血气胸合并患者,经电脑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组为43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5%和20.9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重胸部创伤与血气胸合并症状主要由气胸系强大暴力所引发,经常会损伤其他组织器官,不仅需要正确处理,还应依据科学理念给予严密、科学的观察和护理,从而保证康复效果.
-
-
董真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期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60例脊柱骨折合并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进行分期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分期治疗后,死亡2例,病死率为3.33%,并发症发生者10例,发生率为16.67%;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呼吸功能正常,脊髓损伤分级A级20例,无恢复;B级12例,恢复至D级;C级12例,恢复至D级;D级8例,恢复至E级.结论:为脊柱骨折合并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分期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
-
-
包璐;
安堃
-
-
摘要:
目的:对救治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中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自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对比干预效果(救治成功率、救治效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3.33%)较对照组70.0%高,对比差异显著(X2=5.455,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较对照组减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可保证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救治效果,促进病情恢复及预后转归,值得在今后工作中进行大力宣传、推广.
-
-
李雪莲;
陈慈丽;
詹彩珍
-
-
摘要: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50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使用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比护理成效。结果:在观察组中,其血气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相比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通过给予患者整体护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
-
贾伟涛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按照盲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血气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均有所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提升更明显(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可靠.
-
-
-
陆崇娴
-
-
摘要: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干预的成效.方法:纳入患者一共是120例(2016.9-2019.12),划分成两组,一组采取一般护理,另一组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最终成效.结果: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于两组患者分别执行,最后所得结果表明,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的患者,整体成效明显的优势于应用一般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期间,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干预可以实现护理成效最优化,值得推广应用.
-
-
郑于强;
赵军
-
-
摘要:
目的:探究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8例,采取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胸部创伤处理,参照组实施常规通气治疗,试验组实施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后血气指标情况.结果:通气前两组患者PaCO2、PaO2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通气后24hPaCO2、PaO2水平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75.51%,试验组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改善血气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
都定元
- 《第三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近20年来,国际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促进医学科技的发展,并致力于推动实现由技术的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的转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胸部创伤的诊疗手段,使患者获益,新的诊疗技术也不断改写着胸部创伤的诊疗标准.这些进展主要包括:胸部创伤的评估方法;胸腔镜技术逐渐取代常规剖胸探查术;肺深部裂伤保肺技术的应用;胸主动脉损伤腔内修复术;连枷胸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现代体外膜肺(泵驱动)和无泵驱动体外肺支持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对濒死创伤患者的积极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