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
汪道涵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党史纵览、国际展望、台湾工作通讯等;
汪道涵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瑞金、孙锦华、周汉民等。
汪道涵
-研究学者
- 周瑞金
- 孙锦华
- 周汉民
- 唐树备
- 李大宏
- 李立
- 武佩河
- 郭炤烈
- 陈斌华
- 陈鹏生1
- 严安林
-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处
- 何亮亮
- 何满子
- 修瑭
- 兰铁白
- 冯利发柬埔寨
- 冯都
- 刘一曙
- 刘克生
- 刘建生
- 刘海粟
- 刘苏闽
- 匡成鸣
- 华经
- 卢绪元
- 厉正宏
- 台宣
- 史湘洲
- 吴清菊
- 吴锦祥
- 吴静
- 周伟洋
- 周华
- 周日杰
- 唐风
- 孙明开
- 孙进兰
- 孟素
- 宇野
- 尚鸣
- 尤拉
- 应琛
- 弓长
- 张兆安
- 张克澄
- 张向阳
- 张彦
- 张德宝
- 张春华
-
-
-
应琛
-
-
摘要:
回望历史,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中,"左联"是一支核心力量。上海建成最早的城市马路四川北路北段,一条几百米长的多伦路静静延展出去。两条路的交汇处,耸立着一座具有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的"牌楼",上有汪道涵亲题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几个字。
-
-
-
-
-
摘要:
元济高级中学(Yuanji High School),肇建于千年之交的1999年,坐落于杭州湾畔的浙江省海盐县,以中国近代教育家、出版家、海盐籍先贤张元济先生之名命名,原海协会会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汪道涵先生题写校名。一期校园于1999年8月正式启用,占地166亩,建筑面积49341m^2。二期校园于2017年11月启用,占地48亩,新建校舍30028m^2。两大校园连成一体,布局科学,教学功能齐全。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办成学术之殿堂,学习之乐园,健康之堡垒,省内能起示范作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型高中。学校的教育哲学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人文丰盈、数理见长、人格健全、具有国际视野的人。
-
-
-
陈鹏生1
-
-
摘要:
汪道涵同志是一位经国济世、业绩彪炳的政治家,是一位学养深厚、儒雅谦和的文化人。1993年4月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是汪老运用中华文化展示巨大亲和力的典范。这是一次破解40多年坚冰的会谈。当时汪老和辜老各自从一个边门同时走进会议室,走到长条会议桌两边,彼此相视而笑,同时举起右手紧紧地相握。于是出席会议采访的两百多位采访记者同声高喊:''再一次握手.''汪老环视一下记者们,微笑地向大家致意。这时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
-
-
陈思
-
-
摘要: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是嘉山县(今明光市)人士,在其青年时期曾领导家乡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并为皖东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汪道涵先生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青年以后离开家乡任上海市市长及其晚年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伟大事迹,而青年时期的汪道涵在嘉山县的抗战事迹却鲜少被世人提及,本文就汪道涵青年时期在家乡的贡献及其影响作简要论述.
-
-
周日杰
-
-
摘要:
汪道涵(1915-2005),原名王导淮。很多人都知晓他是安徽人,在上海工作多年,曾任上海市市长、上海市政府顾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等职,而不知道他曾经在山东解放区工作过,并代理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一年左右,就住在今莱西北部山区的马连庄镇河崖村一带,会同胶东区党政军机关开展轰轰烈烈的解放区工作。一1947年夏秋,国民党军重兵围攻胶东解放区,占领莱阳城,反攻倒算,屠害群众,4个月后被胶东军民粉碎,莱阳城收复,胶东内地解放,而青岛市仍有美军和国民党军据守。
-
-
陈鹏生1
-
-
摘要:
1993年癸酉之秋,正是澳门一批文化人积极创议建立新千年“中华巨塑”的时候。他们设想请海峡两岸各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名人,为“巨塑”合作一副对联,铸于“巨塑”之上。经商议,决定这副对联就请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金会长辜振甫两人来写。这时,我受托面恳汪老为“巨塑”题词,得到汪老的首肯,并约定时间,在福州路艺术书店楼上的汪老常来看书写字的地方见面。
-
-
吴清菊
-
-
摘要: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前会长汪道涵说得好:"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光阴如白驹过隙,来闽已逾三十载,见证两岸和合之张力,感慨良多。我出生在高雄著名的观光景区澄清湖附近的小村庄,从小就听说祖辈来自福建。村里有个公庙,是居民的信仰中心,供奉的神明是清水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