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建设
水电站建设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19975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中亚信息、中国水能及电气化、四川水力发电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16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13水安全与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辽宁省水利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等;水电站建设的相关文献由498位作者贡献,包括邱城春、况文彬、秦培均等。
水电站建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9975篇
占比:99.57%
总计:120496篇
水电站建设
-研究学者
- 邱城春
- 况文彬
- 秦培均
- 苏才军
- 于文强
- 伍自力
- 刘廷彦
- 刘志强
- 刘振楠
- 刘贵雄
- 刘金霞
- 周虹
- 唐建光
- 夏庆杰
- 康勇
- 张华
- 张博
- 张博庭
- 张春晓
- 张秋菊
- 徐迎华
- 忽国旗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讯
- 李修波
- 李军
- 李建秋
- 李燕辉
- 李远平
- 杨建梅(译)
- 杨章英
- 沛吉
- 王晓
- 罗中杰
- 罗雪睿
- 董新亮
- 许文年
- 许泽宏
- 贺恭
- 金山
- 陈思洁
- 陈昆
- 马东巍
- 马光文
- 黄国章
- CHEN Xiaohong
- D.海斯
- Mak Sithirith
- XU Xuanhua
- Б.Л.爱尔里赫曼
-
-
-
陈冲;
徐江;
李燕敏;
黄泰山
-
-
摘要:
我国现阶段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相对完善,但在某些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方面仍不能符合现代化水电站的建设需求。本文对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期的技术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乌东德水力发电厂技术人员在水电站建设期间的参建方式及管理模式。本文结合实践效果,积极探索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
-
-
李炜华
-
-
摘要:
水电勘测设计行业执行新收入准则的存在挑战在执行新收入准则的过程中,企业的各部门和业务领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范围涵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市场开发部门、项目合同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以及负责履约的项目执行团队。水电站建设周期长,水电勘测设计贯穿于水电站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水电站项目开发前期便开始投入工作。
-
-
李维民;
周丹均
-
-
摘要:
水电站建设物资需求量巨大,如何保障物资供应、控制质量、节约采购成本等意义重大.以乌弄龙、里底两个水电站基建统专供物资管理为例,介绍了物资需求计划、现场管理、材料核销、质量管理等相关环节中控制材料使用、降低材料成本措施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以保障工程建设施工材料需求为前提,研究制定以降本增效为目的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应用所取得的成效.
-
-
-
-
摘要:
2021年6月,苏格兰高地(Scottish Highlands)4座径流式水电站按期顺利完工。2014年,当时的苏格兰林业委员会(Forestry Commission Scotland),现为苏格兰林业和土地局(now Forestry and Land Scotland),通过招标委托科勒集团(Koehler Renewable Energy)旗下的科勒可再生能源公司(Koehler Renewable Energy)与文托卢登斯有限公司(Vento Ludens Ltd)组成的联合体进行水电站建设。
-
-
-
-
摘要:
2021年6月,非洲开发银行集团(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AFDB)同意向坦桑尼亚政府贷款1.4亿美元,用于资助坦桑尼亚西部装机容量5万kW马拉加拉西(Malagarasi)水电站建设。这笔贷款由世界银行的1.2亿美元主权贷款和世界银行管理的非洲共同成长基金(AGTF)的2 000万美元组成。贷款将用于水电站和输电线路建设,将为偏远地区新增4250个供电连接点,为基戈马(Kigoma)地区的家庭、学校、诊所和中小型企业提供可靠的可再生能源。
-
-
-
朱仁华
-
-
摘要:
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是整体建设工程财务状况的根本反映,是办理资产价值相关文件、核计项目工程总价值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检验基本投资方案执行情况能否得到正确分析以及考核建设效果的重要标准.整个水电站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其关键还是要看竣工财务决算是否起到了自身的作用.因此,不断完善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执行,方能做到准确的竣工财务决算以及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
-
-
-
摘要:
桂政发[2020]9号为做好资源县广源水电站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项目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广源水电站位于资源县河口乡大湾村附近,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水力发电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4兆瓦(2×12兆瓦),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51米,总库容为2283万立方米,调节库容为88万立方米。二、广源水电站建设征地范围涉及资源县河口乡葱坪村、立才坪村、大湾村以及两水乡和平村、白石村。
-
-
-
-
摘要:
WWF发布新报告:欧洲洄游性淡水鱼类资源减少程度惊人由世界鱼类洄游基金会(World Fish Migration Foundation,WFMF)、伦敦动物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ZSL)、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和美国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TNC)共同完成的一份全球洄游性淡水鱼类情况的综合报告中显示:由于水电站建设、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及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使得从1970年开始,全球洄游性淡水鱼类的数量减少了76%,其中在欧洲的洄游性淡水鱼类减少了93%,资源濒临崩溃。
-
-
-
-
张超然;
李晶华
- 《第16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13水安全与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溪洛渡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386万KW,是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位居世界第三。它的成功下闸蓄水和首批77万KW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是我国水电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溪洛渡水电站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285.5m,具有地震烈度高、泄洪流量大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地下工程规模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洞室群。在溪洛渡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大量科学试验和科技攻关,在特高拱坝混凝土温控防裂、高坝抗震、大坝结构仿真分析、高速水流与消能、复杂坝基处理、特大洞室群监测与反馈分析、特大型水电工程精心施工、拱坝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等方面,攻克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难题,取得一批创新性的成果,推动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
-
-
-
XU Xuanhua;
徐选华;
CHEN Xiaohong;
陈晓红
- 《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针对大型水电站工程总承包涉及众多参建方,工程进度和投资控制的复杂性和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3&EXP&VS混合信息技术平台的工程总承包群决策信息系统,设计了系统运行的网络结构、系统运行平台、数据管理模式与数据库部署方法,提出了基于P3&EXP&VS平台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控制、工程项目沟通管理网站三个核心子系统的实现技术和方法。系统在酉酬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酉酬水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问题。
-
-
陈小强;
崔小东
-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云南省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下游240~960 m处,分布了2处崩塌堆积体(工程编号为B2 、B20).两者方量巨大,距离坝轴线较近.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测、试验工作,认为,虽然天然状态下其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部分位置存在失稳可能。同时施工开挖以及大坝泄洪雾化亦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施工公路以及部分永久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失稳模式的判别以及稳定性分析,对该堆积体进行了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使其稳定满足安全控制标准,保证了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
-
-
陈小强;
崔小东
-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云南省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下游240~960 m处,分布了2处崩塌堆积体(工程编号为B2 、B20).两者方量巨大,距离坝轴线较近.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测、试验工作,认为,虽然天然状态下其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部分位置存在失稳可能。同时施工开挖以及大坝泄洪雾化亦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施工公路以及部分永久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失稳模式的判别以及稳定性分析,对该堆积体进行了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使其稳定满足安全控制标准,保证了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
-
-
陈小强;
崔小东
-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云南省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下游240~960 m处,分布了2处崩塌堆积体(工程编号为B2 、B20).两者方量巨大,距离坝轴线较近.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测、试验工作,认为,虽然天然状态下其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部分位置存在失稳可能。同时施工开挖以及大坝泄洪雾化亦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施工公路以及部分永久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失稳模式的判别以及稳定性分析,对该堆积体进行了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使其稳定满足安全控制标准,保证了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
-
-
陈小强;
崔小东
-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云南省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下游240~960 m处,分布了2处崩塌堆积体(工程编号为B2 、B20).两者方量巨大,距离坝轴线较近.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测、试验工作,认为,虽然天然状态下其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部分位置存在失稳可能。同时施工开挖以及大坝泄洪雾化亦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施工公路以及部分永久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失稳模式的判别以及稳定性分析,对该堆积体进行了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使其稳定满足安全控制标准,保证了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