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事故
水污染事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法律、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73968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瞭望、绿色视野、化工安全与环境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水污染事故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波、严晖、刘颖等。
水污染事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3968篇
占比:99.64%
总计:74233篇
水污染事故
-研究学者
- 张波
- 严晖
- 刘颖
- 吴敏
- 张大伟
- 李青云
- 林莉
- 欧阳峰
- 汪家铭
- 汪明娜
- 秦宇
- 赵良元
- 赵鑫
- 路建美
- 陈进
- 韩龙喜
- 黄茁
- 黄辉金
- 丁涛
- 付雨洁
- 何惠春
- 何进朝
- 侯迪波
- 刘兵
- 刘军英
- 刘勋
- 刘景明
- 史春
- 夏甫
- 姜文来
- 姜永海
- 孙娟
- 孙强
- 崔巍
- 张光新
- 张惠
- 张晓健
- 张曦
- 张江龙
- 张芳
- 张雅新
- 彭小明
- 彭诗
- 徐勇平
- 徐成剑
- 徐昊
- 李久安
- 李嘉
- 李强
- 李想
-
-
杨春月;
李莉;
马诗淇;
翟永杰;
周静逸;
陈徐彬
-
-
摘要:
对丹江口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主要类型和危害进行了概述,从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处理措施,需要组建专业的应急处置管理队伍、加强应急能力、构建预警系统,从而有效提升丹江口面临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当地环境、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
-
胡玉珊;
丁涛;
张舒羽;
颜丹佳
-
-
摘要:
水污染事故的快速溯源方法研究对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二维河流对流扩散连续源积分模型进行逆向推导,提出了一种河流水污染事故的快速溯源方法。该溯源方法构建了两点和四点对称应急监测网络的布设方式。通过构建的应急监测网络来监测和计算目标污染物浓度在空间和时间域上的差分值,进而得到事故污染源的位置、排放时间和排放强度等信息,计算分析了应急监测网络在不同的布设参数下污染源设计值与溯源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将瑞安市环城河马屿镇段作为实际研究对象,表明该溯源方法可提高对水污染源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效并快速地为污染处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
张小苓
-
-
摘要:
近些年,我国突发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所以,怎样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和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针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分析介绍了突发水污染事故类型、特点和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此来更好的控制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危害性和不良影响,保护水源不受侵害和污染。
-
-
黄羽;
邹兵兵;
何调林;
郑欢;
熊文
-
-
摘要:
为加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有效防控和高效处置能力,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和城市用水安全.本文对工程取水口周边环境及可能存在的水环境风险进行分析,从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污染事故应急防控体系.该防控体系以保障取水口安全为主要目标,以构建水污染事故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防控机制为基本思路,以优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快速响应体制和采用高效应急处置技术为手段,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为目的,保障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安全运行.
-
-
-
姜华;
陈瑞瑞
-
-
摘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人大监督实效,推动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深入落实,近日,东营市河口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长林出席动员会,城环委主任委员盖本良主持会议。此次执法检查将历时2个月的时间,重点围绕河长制建立和落实情况、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情况、工业污水处理情况、农业污水防治情况、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情况、城镇水污染防治情况、饮用水水源地和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常规监测和日常管理情况、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置情况等方面开展检查。
-
-
刘志;
高耀峰
-
-
摘要:
文中设计并提出环境资源法视角下水污染事故生态损害量化评估方法.将重金属设定为典型的可溶性污染物代表,归纳不同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生态效应,同时组建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生态环境损害量化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获取污染物特征浓度对应的水生态效应,同时根据损害等级的划分来完成环境资源法视角下水污染事故生态损害量化评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
马雄飞;
廉新颖;
贾永锋;
韩旭;
夏甫;
姜永海;
郇环
-
-
摘要:
为解决滨海工业带在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实现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有效防范和高效处置,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对当前滨海工业带突发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在滨海工业带构建应急防控管理体系,提升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对滨海新区当前风险防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决策、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能力保障等5个方面构建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防控管理体系的设想.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防控管理体系的建成,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防控,最大限度地保障滨海新区水生态的环境安全,并能为国内其他工业园区突发水污染事故防控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
-
文秀秀
-
-
摘要:
水污染事故频发,及时获得污染源的相关参数对开展应急处理具有巨大的帮助。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二维瞬时点源参数反演的新方法,并通过一个假想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利用二维瞬时点源的解析解产生假想算例的观测数据,然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出了污染物排放位置及时间、排放强度、纵向离散系数等参数。对不同级别的观测数据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同时也探究了监测点个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对二维瞬时点源的源项参数和关键水动力参数进行反演;反演结果受观测数据误差影响较小;观测数据的数量也对反演结果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该方法可以在实际当中发挥作用。
-
-
-
-
翁士创;
杨静;
马岳雄
- 《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发,已成为我国供水安全的潜在威胁.本文提出了当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警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感潮河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快速预警技术难点,从预报预警原则、预报预警模型选择、事故污染物参数设置、预见性边界条件设置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快速预警的关键技术.经珠江下游验证及实例证明,本文所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实用的特点,满足快速预警的技术要求.
-
-
刘孟凯;
邢领航;
冯晓波;
黄国兵;
黄明海
- 《第十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针对长距离输水渠系发生水污染事故的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污染物在渠系的传播过程,以把污染水体控制在系上游一个或几个渠池内为控制目标实现先控制污染范围再治理污染水体,利用渠系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流量计划前馈和水位反馈调节,生成满足闸门启闭速度、水位波动满足渠道安全要求和污染水体控制在设定渠池内的闸门操作过程。
-
-
李永
- 《第十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城市原水输运河道水污染事故的后果影响程度,可用"危害度(E)"来进行表征.本文建立了以取水口污染物超标倍数为主成因子,辅以毒性系数、紧迫系数、夜昼系数、气象系数进行修正,最后得出描述污染后果的E.本文以成都市自来水六厂的原水输运河道"柏条河"为背景,以流量为标准设计四种工况,采用环境水力学中污染物一维扩散方程的解析解,计算出各工况的取水口断面的污染物超标倍数,然后用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并对E分级后,最后对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考察不同参数取值条件下E的变化情况.
-
-
-
CAO Fang-fang;
曹方方;
LI Hong-li;
李红莉;
JIN Ling-ren;
金玲仁
- 《第十二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实验建立了顶空—车载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水污染事故中的甲醇、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五种强极性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对顶空条件参数及气相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甲醇、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五种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0、0.06、0.5、10.0、10.0mg/L;平行测定七次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1%~3.8%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8%~116%之间.满足水污染事故现场快速、准确的应急监测需求,可以应用于五种极性化合物水污染事故的现场应急监测中.
-
-
-
-
陈侃;
郑彤;
郭亮;
王鹏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次数随城市发展的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发展,突发水污染发生次数呈现出Logistic增长规律.通过对Logistic模型中各参数内在含义的解析,表明随着环境管理相关因素的改变,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会随之改变,环境管理的强度、效率、机制等对突发污染事件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要求在对潜在污染源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相关的环境管理水平的评价,并在传统风险评价过程之外结合以综合评价模糊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水平评价,形成对评价对象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价过程.
-
-
陈侃;
郑彤;
郭亮;
王鹏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次数随城市发展的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发展,突发水污染发生次数呈现出Logistic增长规律.通过对Logistic模型中各参数内在含义的解析,表明随着环境管理相关因素的改变,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会随之改变,环境管理的强度、效率、机制等对突发污染事件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要求在对潜在污染源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相关的环境管理水平的评价,并在传统风险评价过程之外结合以综合评价模糊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水平评价,形成对评价对象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价过程.
-
-
-
-
-
-
-
-
-
-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7-16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突发性流域水污染事故监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区域的水文数据;将基础流域数据,输入预设的水质分析模型,输出预测时间段的水质数据;预设的水质分析模型,基于3DCNNs构建并以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标签,对应的基础流域数据作为样本训练得到。该方法解决了MIKE 21等模拟模型计算时间太长的问题,对流域水质环境实现快速预测,有效分析未来变化趋势,减少时间损耗,从而可提高当地环境部门响应速度,最终对流域水污染事故做出快速有效精准的治理。此外,该方法利用3DCNNs的时间序列属性,能够分析水质数据在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加入残差网络单元,分析水质数据在空间特征上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