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中毒
氯气中毒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6119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等;氯气中毒的相关文献由470位作者贡献,包括岳茂兴、夏锡仪、孙海晨等。
氯气中毒—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119篇
占比:98.39%
总计:16383篇
氯气中毒
-研究学者
- 岳茂兴
- 夏锡仪
- 孙海晨
- 李瑛
- 王慧娟
- 聂时南
- 郑琦涵
- 陆洁
- 韩小琴
- 李百强
- 王金金
- 胡宗风
- 蔡爱敏
- 刘红梅
- 李敏
- 杭太香
- 王立新
- 王金兰
- 范玉金
- 邵旦兵
- 万健
- 于维松
- 冯继贞
- 刘琳
- 司马衡
- 吴春燕
- 周萍
- 唐文杰
- 张文华
- 张辉
- 彭延洁
- 曹钟兴
- 朱玉华
- 朴海燕
- 李国民
- 李超
- 杜云翔
- 汤锡友
- 洪永青
- 王伟
- 王光辉
- 王君
- 王广松
- 王康
- 王建国
- 王建强
- 王明明
- 王维
- 王芳芳
- 环晓锋
-
-
于浩
-
-
摘要:
人类开始氧气治疗的历史可回溯到18世纪后叶。18世纪80年代,人类发现氧气的存在,之后便慢慢地认识到氧在生命运动中的机理,氧气逐渐被利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1887年3月,Hozapple给肺炎病人吸氧是最早的氧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尔丹用氧气成功的治疗了氯气中毒,引起医疗界的轰动,此后氧疗被确立为一种疗法。之后,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制氧技术的不断发展,氧疗慢慢成为医院的重要治疗手段。从20世纪初开始应用橡胶制作的鼻导管进行氧疗,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氧疗形式。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氧疗技术大家族的新成员——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
-
-
段颖杰;
方伯梁;
张琳琪;
刘丽丽;
曲斌;
李广玉;
钱素云
-
-
摘要:
总结6例集体重度氯气中毒患儿的多学科救治与护理经验.包括成立多学科救护小组,实施肺通气保护策略,做好气道管理、眼部护理及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保证了重度氯气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
-
张伟;
袁莉萍;
陶秀彬;
张先翠;
范婷婷
-
-
摘要:
目的:总结群体氯气中毒患者的应急救治以及护理管理方法,以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流程,促进急救水平的持续提高.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调用院内应急队员并实行分组制,共分为6组,采用急诊科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每组成员责任到人,相互合作.根据患者氯气中毒症状分为刺激反应、轻、中、重中毒4级,并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治疗.结果:共收治45例氯气中毒患者,其中28例(62.2%)表现为轻度刺激症状;16例(35.6%)表现为轻度中毒症状;1例(2.2%)表现为中度中毒症状.经过吸氧、解除呼吸道痉挛、高压氧治疗等有效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合理的急救流程以及多学科合作是成功救治的基础,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救治及护理可以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成功率.
-
-
王芳芳;
苏首勋;
陈小霞
-
-
摘要:
目的 对某化工公司工人在设备检修期间发生的急性氯气中毒事件进行调查,为今后氯气中毒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急性职业中毒个案调查表》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对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 该事件导致1人中毒,并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中度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职工未按规程操作和未佩戴防护用品是造成此次中毒的根本原因.建议企业提高职业病防范意识,加强职业卫生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按规定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
-
王芳芳;
苏首勋;
陈小霞
-
-
摘要:
目的对某化工公司工人在设备检修期间发生的急性氯气中毒事件进行调查,为今后氯气中毒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急性职业中毒个案调查表》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对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该事件导致1人中毒,并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中度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职工未按规程操作和未佩戴防护用品是造成此次中毒的根本原因。建议企业提高职业病防范意识,加强职业卫生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按规定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
-
-
甘易玲;
徐红英;
夏薇;
刘小媛;
朱佑明
-
-
摘要:
目的 探讨解氯乙醇酊缓解氯气中毒导致的肺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染毒组和解氯乙醇酊组,每组16只,空白组及正常组不进行染毒,以空气为对照;染毒组和解氯乙醇酊组分别以浓度为1000 ppm和1500 ppm的氯气动式染毒,各组每个浓度8只,均染毒10 min.将所有SD大鼠染毒后30 min进行灌胃给予1.2mL生理盐水(正常组、染毒组)或解氯乙醇酊(空白组、解氯乙醇酊组).分别在染毒后12h和24h采集标本,以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8)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实验测定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脂氧素,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检测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含量,测定肺湿干重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及正常组相比,染毒组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肺组织中的TBARs含量、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脂氧素水平和肺湿干重比值均显著增加,而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染毒组相比,解氯乙醇酊组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肺组织中的TBARs、肺湿干重比值均显著下降,而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脂氧素和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氯气中毒后肺组织水肿、炎症反应明显,解氯乙醇酊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肺组织中的TBARs含量及上调脂氧素和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等缓解氯气中毒导致的肺部炎症.
-
-
季荔;
陈旭峰;
刘强晖;
梅勇;
胡德亮;
王喆;
娄爽;
张劲松
-
-
摘要:
Acute severe chlorine gas poisoning may manifest acute bronchial pneumonia and acute pulmonary edema,eve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 is the cornerstone therapy for ARDS patients,for its important effects on improving oxygen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xcretion.However,the potential harm of MV is also recognized.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whe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is failed.We do not find any case from home and abroad about how to implement ECMO,so we share our experience about treatment of chlorine poisoning complicated mediastinum emphysema by ECMO in this report.
-
-
尹思懿
-
-
摘要:
目的 探讨氯气中毒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相关炎性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A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氯气中毒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2例;B组为该院同期收治的非氯气中毒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共42例;C组为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2例健康体检者.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及炎性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变化情况.结果 A组、B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且A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且A组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上加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IL-6、IL-8等相关炎性指标检测,能提升氯气中毒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诊断准确性.
-
-
程春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氯气中毒后的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院收治的58例急性氯气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着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27(93.10%)例、有效2(6.90%)例、无效0(0.0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1(72.41%)例、有效7(24.14%)例、无效1(3.45%)例、总有效率96.5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氯气中毒可显著纠正机体缺氧,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
-
-
-
-
HAN Xiao-qin;
韩小琴
-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次全国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总结10例氯气中毒并发ARDS的救治与护理经验.方法: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及时使用止咳化痰、积极预防感染、在面罩吸氧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尽早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对10例氯气中毒并发ARDS患者进行救治与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合理氧疗、抗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
王志琴;
杨军
-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13例氯气中毒者的法医活体检验资料进行分析,结合调查,分析认为患儿符合一过性吸入氯气致刺激性呛咳,其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症状体征,不予评定损伤程度。在现有鉴定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对有毒气体以及毒物中毒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时,要全面分析,综合评定,鉴定时应注意详细了解案情,明确中毒史,这是中毒鉴定的前提,特别是在群体性中毒调查中,一定要核实在现场的中毒人数,全面掌握病历材料,防止浑水摸鱼。要正确理解、客观适用现有的鉴定标准,鉴定依据要充分、真实、科学,此为鉴定意见形成的基础。在收集病历资料时,严格审查临床表现,医学实验室及仪器检查,注意与疾病的鉴别,参考目击者和临床医生反映的情况,客观、准确地分析人体损害程度,以确保鉴定质量,避免发生鉴定纠纷而影响诉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