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文物

民族文物

民族文物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3913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今日民族、青海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等;民族文物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秦晋庭、谢沫华、们发延等。

民族文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3.11%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1.82%

专利文献>

论文:3913 占比:95.07%

总计:4116篇

民族文物—发文趋势图

民族文物

-研究学者

  • 秦晋庭
  • 谢沫华
  • 们发延
  • 宋兆麟
  • 张彤
  • 李德育
  • 林尚斌
  • 索黛
  • 马健
  • 代金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木拉提别克·胡山
    • 摘要: 民族文物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人们的智慧成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民族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按照民族文物的类型提出有效的发展方案,通过全面的推广形成新型的传承特征,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 李军
    • 摘要: 民族文物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梳理挖掘地方乡土文化,可以更好地通查该地区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文章尝试寻找切合张家川县民族文物保护路径,更好地探寻新时期的发展之策,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 王益
    • 摘要: 我国民族文物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内容包括对民族文物概念界定、分类与管理、调查与征集、保护工作等方面,展示了当前有关我国民族文物的学术研究概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不断加强文物工作,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批示,加强民族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健全民族文物保护机构,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民族文物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民族文物的作用,努力开创民族文物工作的新局面。
    • 李军
    • 摘要: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收藏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物。文章通过地域历史研究、民族特色准确定位,开展民族文物调查、整理与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掘文物蕴含的特色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利用民族文物提升民族地区博物馆宣传和展示效果,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
    • 苏妮汗
    • 摘要: 本文结合内蒙古博物院《天骄蒙古》陈列英译文本,针对民族文物翻译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以期为民族文物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苏妮汗
    • 摘要: 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列举和分析内蒙古博物院《天骄蒙古》陈列英译实例,提出将归化、异化、释义的翻译策略应用于民族文物翻译中,进而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 尚琪
    •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且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各民族间的地域独立和融合,使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物能够从侧面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为传承民族文化留下丰富的研究资料,对于了解民族历史、弘扬爱国精神、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总结相关文献,指出了现阶段制约民族文物保护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提升当前文物保护水平.此次研究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 赵毅; 普加够
    • 摘要: 德宏州国有及民间文物收藏中,留存了大量的明清至近现代的印章类民族文物。这批文物对研究明、清以来德宏地方史、土司文化、民国云南地方政府对腾龙边区(今德宏地区)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年以来,因分属于文物和档案部门保管或流散于民间文物调查难度大、研究基础薄弱等客观原因,这一珍贵的文物资源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研究。本文在德宏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德宏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布展,文物档案资料调查复制工作的基础,对这一批文物进行初步的系统资料整理和研究,并结合德宏文物工作实际,就下一步的保管工作及“活化”保护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 崔若男
    • 摘要: 在美国各类博物馆或机构中,收藏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中国藏族民族文物,但却鲜为中国学界所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两馆的馆藏均来自德裔美籍人类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探险期间所收集的文物,包括中国藏族生活用具、仪式用具、雕塑、唐卡、戏剧用品等。劳费尔对中国藏族民族文物的关注受到美国人类学界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对今日的中国藏族物质文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 崔若男
    • 摘要: 在美国各类博物馆或机构中,收藏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中国藏族民族文物,但却鲜为中国学界所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两馆的馆藏均来自德裔美籍人类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探险期间所收集的文物,包括中国藏族生活用具、仪式用具、雕塑、唐卡、戏剧用品等。劳费尔对中国藏族民族文物的关注受到美国人类学界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对今日的中国藏族物质文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