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分裂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外交、国际关系、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专利文献5002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实事求是等;
民族分裂主义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恪廉、陈峰、任伊临等。
民族分裂主义
-研究学者
- 孙恪廉
- 陈峰
- 任伊临
- 张振华
- 张运德
- 扈兆兴
- 朱红勤
- 李瑞君
- 李虹
- 柳缠喜
- 王克平
- 王玫黎
- 赵大伟
- 丁建军
- 丁志刚
- 乔吉甫
- 亢鸽
- 依米提·苏皮
- 侯风云
- 全心
- 冯来兴
- 冶龙杰
- 刘泓
- 刘炳香
- 别力克图
- 剌迪生
- 包国俊
- 南菁
- 古丽燕
- 叶小文
- 司律
- 吕以龙2
- 吕永红
- 吴颖
- 周兴武
- 周竞红
- 塔依尔·塔什巴耶夫
- 多力坤·玉素甫
- 姚爱琴
- 孟祥青
- 安东
- 宋新伟
- 宋荣超
- 尚前宏
- 崔佳
- 席玥
- 常永刚
- 张宏中(摘)
- 张宝成
- 张建新1
-
-
王伟
-
-
摘要:
"民族自决"特指被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它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后逐渐发展演变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并于20世纪70年代非殖民化运动结束后迅速蜕变."民族自决"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使亚非拉广大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实现独立并建立民族国家.但"民族自决"也是殖民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借口,帝国主义进行利益分赃的重要幌子以及民族分离运动的"合法性"武器.原因在于,它具有浓厚的工具特性、主体含混不清、适用范围边界模糊、理论固有的内在局限以及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冲突等.
-
-
-
丁建军
-
-
摘要:
"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是巴基斯坦国内最主要的安全威胁,目前也已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成了干扰和破坏.巴境内活动的"三股势力"诉求各不相同,对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态度也有不小差异,因此应对这些威胁的举措也应有所区别.针对极端暴力恐怖主义,中国有必要配合巴政府予以坚决打击,并谨慎防范.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是目前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最直接的安全威胁,则可有针对性地对之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宗教极端势力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直接威胁相对较小,但也不能疏于防范.
-
-
牛汝辰
-
-
摘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近年来,国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者大肆鼓吹:新疆自古就是一个"独立国家"。其根本目的就是企图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为建立他们的"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制造历史依据。作者试图利用历史语言学、音韵学、民族语言学方法,对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记录的西域新疆地名进行语源的考证还原,试图解开困惑人类数百年的地名语源之谜,试图通过对早期西域地名的探源回答新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新疆这一民族历史问题。
-
-
杨洪晓
-
-
摘要:
当代民族分裂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冷战后民族主义浪潮回归的结果,同样也受到"第三波"民主化以来自由民主普世流行的影响。自由民主的流行不仅为民族分裂主义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提出了助长分裂主义的"民主分离论",以多党竞争和自由选举为核心的民主改革与转型,在实践上也起到了刺激族群政治发展,导致族群对抗加剧乃至走向分裂主义的作用。这启示我们要认真反省自由民主的功能与实施条件,谨慎处理好多族群国家的族际关系问题,注意防范民主化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刺激作用。
-
-
周竞红
-
-
摘要:
百年来,民族分裂主义在新疆的生成和存续,无论在思想意识领域,还是在社会行动方面,都与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衰节律相一致,站在资本主义时代和中国特定的历史进程的视角来看,民族分裂主义在新疆的生成存续以国际社会复杂权争为时代背景和重要推动力,形成具有多重复杂选择特征的历史态势,梳理和认识这一过程,有助于全面深入认识当前新疆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以更为稳妥、理性和积极的方式,团结一切期待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各民族成员,共同抵御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和行动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牵绊与阻碍.
-
-
-
冶龙杰
-
-
摘要:
以色列的警察是民族性的,承认身份政治是其长期的文化特征.随着以色列的民族关系逐渐走向政治化,警察工作的政治多元化不仅是警务环境的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的需要.关乎政权稳定性,分裂主义是以色列最紧迫的问题,反恐作为其警务活动的基础,深刻影响着警务模式的功能和构成.基于历史经验的民族冲突的叙述,以及警察和少数族群之间不断发生的摩擦事件,都在加固以色列阿拉伯人的身份认同,促成民族间敌意的共识,腐蚀着国家认同,于是政治关切成为以色列警察的主要角色.
-
-
司律
-
-
摘要: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人-神”关系方面是矛盾对立的,两者的结合也是情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诉诸神权价值,鼓吹建立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极端神权国家,而民族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在世俗价值导向下建立民族国家或获取世俗民族权利,其极端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虽歪曲滥用民族自决权进而企图实现“一族一国”分裂目标,但其总体价值取向仍属于世俗范畴.在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神权价值与世俗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的矛盾混合体,在这一混合体中,民族分裂主义居于主导地位且是宗教极端化的主要推手.因此,当前新疆宗教“去极端化”问题的核心在于价值认同,其关键突破口在于合理利用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之间的矛盾,抵制民族分裂主义的重点在于增强和培育中华文化的同质性,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重点在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和坚持宗教中国化的进程,构建和培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五个认同”的中国价值.
-
-
古丽燕
-
-
摘要: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前,日益严峻、复杂的恐怖主义犯罪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强化了恐怖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破坏了人类生态文明.运用犯罪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社会宏观视角剖析新疆恐怖主义犯罪滋生与生存的土壤与环境,通过治理社会生态环境、严刑峻法、重奖激励的积极预防和惩治对策,可为预防恐怖主义犯罪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