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检测概率

检测概率

检测概率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46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110792篇;相关期刊200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火力与指挥控制、现代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中国第十五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等;检测概率的相关文献由115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秀丽、廖桂生、何茜等。

检测概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10792 占比:99.96%

总计:1111217篇

检测概率—发文趋势图

检测概率

-研究学者

  • 刘秀丽
  • 廖桂生
  • 何茜
  • 张爱民
  • 沈锋
  • 王珍
  • 王雪松
  • 张士兵
  • 李合生
  • 杨文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渝; 吴涛; 杨文海; 张军; 雷红文; 李财品; 段崇棣
    • 摘要: 随着成像雷达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升,对分布式目标的探测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恒虚警检测算法尚未形成适用于多分辨单元的目标检测性能评估理论体系。提出一种分布式目标滑窗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待检测目标RCS(radar cross section,RCS)、平面尺寸以及雷达二维分辨率等先验信息对二维滑窗进行设计,实现了任意航向目标的最优匹配。接着,利用M/N准则对滑窗内目标占据的多分辨单元回波进行直接处理,避免了人为构建扩展检测量引起的检测性能损失。最后,从系统虚警指标要求出发,通过挖掘分布式目标与所占据单个分辨单元的检测性能关系,设计了一套分布式目标探测性能的定量评估方法,可在满足虚警性能前提下大幅提升分布式目标的检测概率。该算法不需要人为进行复杂的扩展检测量设计,为高分辨图像目标稳健检测和性能评估开辟了一种新途径。
    • 邓旭; 吕志伟; 周玟龙; 柯晔
    • 摘要: 欺骗式干扰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影响是多层次的,现已成为接收机用户的一大主要威胁。近些年,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抗欺骗技术。针对牵引式欺骗攻击,设计了一种信号处理层的抗欺骗技术,提出了基于载噪比的欺骗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假设检验方法,使用信号载噪比为检测统计量,建立了检测模型,实现了欺骗信号检测。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检测大功率优势欺骗干扰和小功率优势欺骗干扰,在虚警率为1×10^(-3)时,检测概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该算法无需外部设备,可低成本地应用到现有的接收机。但对于功率匹配的欺骗干扰,该方法不再可靠,需结合其他的欺骗检测算法来联合检测。
    • 赵贤; 张祎文
    • 摘要: 提出用于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长周期扩频码频域并行捕获算法,利用多个具有特定频率差和初始相位差的频率信号合成新的本振对接收信号进行载波剥离,实现更宽频带的并行搜索。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频率合成算法和FFT圆周卷积算法的时频二维联合并行捕获算法电路结构,给出该算法的工作流程,仿真表明该算法不仅进一步缩短首次定位时间,而且在低信噪比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概率
    • 孙俊; 张大琳; 易伟
    • 摘要: 针对组网雷达频段宽、空间离散及自由度高而造成的干扰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干扰机协同压制组网雷达系统的干扰波束和功率资源联合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干扰信号模型以及组网雷达系统和随队支援干扰系统的几何位置关系建立敌方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然后,结合压制干扰环境下敌方雷达回波信号模型,推导了组网雷达的目标检测概率,并将其作为性能指标以量化组网雷达的检测性能;最后,考虑到组网雷达与干扰机的工作频率匹配度给干扰资源分配带来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带有干扰资源约束条件的干扰波束和功率联合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干扰资源均匀分配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的干扰波束与功率资源联合调度方法能有效提升随队支援干扰系统的干扰性能,并降低组网雷达的检测性能。
    • 刘耀文; 饶烜; 朱炳祺
    • 摘要: 通信数据会改变最小频移键控-线性调频(MSK-LF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的模糊函数,影响回波的相参积累性能和雷达的弱目标检测性能。分析了MSK-LFM一体化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过程,提出了通过设置每个脉冲传输不同数量的通信数据,即通信数据长度不同,来提高检测概率;同时分析了MSK-LFM信号的相参积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距离门的目标,不同脉冲间的相位改变只由多普勒频率引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MSKLFM信号在非理想情况下通信数据长度相同或不同时的检测概率进行了比较,同时与相同条件下直接序列chirp扩频(DS-CSS)一体化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MSK-LFM信号在非理想情况下通信数据长度不同时的检测概率优于通信数据长度相同时的检测概率,同时也优于DS-CSS信号的检测概率
    • 赵英健; 田波; 谭铭; 周长霖; 刘明杰; 陈阳
    • 摘要: 在雷达电子战中,旁瓣消隐(SLB)是一项对抗脉冲欺骗干扰的有效手段。然而,基于传统固定消隐门限的旁瓣消隐技术,其消隐门限难以选择,并且在实践中主辅天线间增益差过大时会由于过度消隐造成雷达检测性能下降。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可变门限旁瓣消隐技术,引入了旁瓣消隐门限因子的概念,并推导了雷达相关检测概率与消隐门限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保证消隐逻辑有效可靠的同时,极大地改善雷达检测性能。
    • 李德伟; 吴斌
    • 摘要: 为能确保由多天线输入和多天线输出(MIMO)的雷达系统和由MIMO通信一体化系统等组成的雷达和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最佳服务与质量目标(QoS)实现,提出的一种遍历干扰导向算法。在对雷达的发射机功率减小的同时对干扰导向的多个目标实现抑制的目的。本文作者在对以往的技术做出的成果上提出了一种对干扰导向进行遍历的算法思路,分析预测了遍历干扰导向目标对整个MIMO雷达发射机系统性能的潜在影响,并以此推导得出其相应目标的检测概率。理论的分析计算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等都已验证出了遍历干扰导向算法的实际有效性。
    • 谢树京
    • 摘要: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从用户通过检测主用户频谱占用情况,与主用户实现频谱共享。为了提高从用户系统频谱检测的精度,减小系统错误概率,利用能量检测算法对单个从用户频谱感知和多个从用户合作频谱感知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场景和合作方式下单个从用户感知与多个从用户合作感知的检测性能,提出一种采用最优检测门限及对应合作方式使系统错误概率最小的感知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多个从用户合作频谱感知未必一定优于单个从用户频谱感知,考虑主用户频谱空闲概率不同时,在单用户频谱感知系统中该方法得到的风险值最小,在多用户合作频谱感知系统中该方法得到的风险值接近最小值,在“半数”融合的多用户合作频谱感知方式下该方法的系统错误概率达到最小,能更好地实现主从用户频谱共享。
    • 胡敏; 朱琦
    • 摘要: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频谱感知作为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解决现有无线系统频谱利用率低的关键技术之一.将群智感知与频谱感知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博弈的群智频谱感知算法.平台的效用定义为第三方支付的报酬减去付给次用户的报酬,次用户的效用定义为平台支付的报酬减去次用户参与频谱感知任务的成本,以各自效用最大为目标设计了一种非合作的微分博弈模型.该微分博弈模型包含一个微分方程、平台效用和次用户效用,通过公式推导求解其反馈纳什均衡,得到平台和用户的最优策略的表达式,即平台决定任务的最优价格,各个次用户确定频谱的最优检测概率(即感知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平台和次用户采取最优策略时效用高于采取固定策略时的效用.
    • 王庆瑞; 邹江威; 吴文振; 陈健
    • 摘要: 轨道机动检测是当前空间监视活动的重要需求之一.当卫星在脉冲小推力作用下发生轨道机动时,会引起目标卫星与伴飞卫星相对距离变化率的阶跃突变,由于测量噪声的存在,距离变化率的阶跃突变特征被淹没在测量噪声中,不容易被检测出来.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判决模型的轨道机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独立同分布高斯白噪声模型描述测量噪声,将距离变化率作为特征量用于变轨检测,把距离变化率的阶跃突变检测问题转化为概率判决问题,在虚警概率约束下,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求解序列数据的变轨判决门限,能够自适应地判断目标卫星是否发生轨道机动.通过不同幅度轨道机动下的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