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教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专利文献18374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北方音乐、大舞台、音乐研究等;
标题音乐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焕宜、何干平、俞人豪等。
标题音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374篇
占比:98.36%
总计:18680篇
标题音乐
-研究学者
- 陈焕宜
- 何干平
- 俞人豪
- 刘丹霓
- 刘嵩
- 刘湘
- 夏杓兄
- 孙胜华
- 尹耀勤
- 崔雪花
- 斌魁
- 朴京花
- 李彦明
- 李德隆
- 杨昭
- 梁洁
- 梁荣超
- 王媛媛
- 王明华
- 由艳
- 程诗
- 胡咏丽
- 胡明钊
- 董鑫
- 袭泓霖
- 赵燕
- 钱仁康
- 钱塘
- 高为杰
- 高红姣
- 魏登攀
- 黄书敏
- 黄莹
- 万爽
- 乂乐1
- 乔永平
- 代悦
- 代百生
- 任姜月
- 任炜琳
- 任首利
- 伍润华
- 伍雍谊
- 休.麦克唐纳
- 何淑芳
- 何铭钊
- 佟国玉
- 侯颉
- 俞抒
- 傅镭
-
-
冯存凌
-
-
摘要:
“标题音乐”是19世纪西方音乐史中一个核心概念,通过辨析其内涵,梳理19世纪之前的器乐美学,探讨19世纪的绝对音乐-标题音乐美学争论可以看出,标题音乐是在该时期盛行的“进步史观”影响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贝多芬交响曲的形式、技法和内涵,运用多种艺术门类的“协同效应”将“诗意意向”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音乐范畴。与此同时,以法国为代表的将音乐视为一种友好交谈和美妙消遣的传统对李斯特标题音乐观念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
郑昕宇
-
-
摘要:
50年的创作历程里,作曲家辛沪光完成了近千首音乐作品,多以蒙古族民间音调为素材。作为蒙古族人民第一部交响作品,本文就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民歌体裁、作曲技术、历史地位、做品体裁、标题组合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经典性及传承意义。探讨中国文化繁荣新形式下,发展与创新民间音乐元素,推动民族音乐,深化民族地域音乐的沟通,尝试东方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探讨民间音乐、地域风格和大众性音乐的发展路线的共性与可能性。
-
-
黄美华
-
-
摘要:
在标题音乐的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标题的描绘作用和叙事作用来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和意境的理解,同时要紧扣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即抓住音乐要素及模拟、象征的手法,设计音乐活动,进而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具体的感性体验,激发联想与想象。此外,还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时代背景,拓展不同作曲家的相关作品,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拓宽文化视野,提升音乐欣赏素养。
-
-
刘丹霓
-
-
摘要:
卡尔•达尔豪斯的《绝对音乐观念》是一部带有强烈历史意识的音乐美学专题著作,也是这一课题领域中不可绕过的经典。此书有着非同寻常的布局构架,却又集中体现出达尔豪斯学术风格的三大特征一思辨性、折衷性、结构性。此书的研究理路和著述特色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因循历时脉络厘清观念变迁,透过争辩表象洞悉本质依存,经由审美观念窥探历史哲学,摆脫时代精神实现学科关联。
-
-
王媛媛
-
-
摘要:
自由曲式是19世纪欧洲艺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新结构形态.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一般从曲式学和音乐分析的角度涉及这种非常规的结构思维(多为个案分析),但对其发生的背景与动因尚未予以深究.拟从音乐文化史的角度,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品例证,展示古典器乐曲式结构在 19世纪的经典化与同时期浪漫主义观念对这种限定性的突破与偏离,并解释这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的实质与意义.
-
-
王媛媛
-
-
摘要:
自由曲式是19世纪欧洲艺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新结构形态。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一般从曲式学和音乐分析的角度涉及这种非常规的结构思维(多为个案分析),但对其发生的背景与动因尚未予以深究。拟从音乐文化史的角度,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品例证,展示古典器乐曲式结构在19世纪的经典化与同时期浪漫主义观念对这种限定性的突破与偏离,并解释这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的实质与意义。
-
-
刘丹霓
-
-
摘要:
卡尔·达尔豪斯的《绝对音乐观念》是一部带有强烈历史意识的音乐美学专题著作,也是这一课题领域中不可绕过的经典.此书有着非同寻常的布局构架,却又集中体现出达尔豪斯学术风格的三大特征——思辨性、折衷性、结构性.此书的研究理路和著述特色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因循历时脉络厘清观念变迁,透过争辩表象洞悉本质依存,经由审美观念窥探历史哲学,摆脱时代精神实现学科关联.
-
-
-
-
摘要:
速度与激情——李斯特诞辰210周年纪念音乐会有着"钢琴之王"美誉的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不仅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无与伦比的程度,亦在钢琴上创造出管弦乐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而由他所创的交响诗,则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借李斯特210周年诞辰之机,上海歌剧院特邀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的首位华人金奖得主、钢琴演奏家孙颖迪,与指挥家张诚杰执棒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选择李斯特多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与大家共同在音乐中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
-
佟国玉
-
-
摘要:
提到标题音乐,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柏辽兹和李斯特.这两位作曲家可以说是将标题音乐发展到巅峰的人物,通过他们作品中对于标题的添加和具体作品内涵的解释,使得这一时期的标题音乐具备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同时,对于后期标题音乐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于通过李斯特在魏玛时期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以及新德意志乐派的发展对李斯特产生的影响作为背景,分析李斯特对于标题音乐独特的理解,并且分析作品如何解决诠释模糊性的问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同时,分析李斯特所创作的标题音乐中,都有哪些多元艺术元素蕴含其中,是如何实现多种艺术元素的结合与互动的.
-
-
杜鹃
-
-
摘要:
文章从浪漫主义审美观的视角切入标题音乐领域,对标题音乐产生以来引发的质疑和讨论做深入梳理,重点分析早期标题音乐与李斯特交响诗之间的共同追求与巨大差异.进而指出,标题音乐创作尽管经历了种种困境,但交响诗这一体裁完成了浪漫主义音乐"诗乐合一"的审美使命,使器乐音乐获得了独立自足的艺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