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2173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大众心理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等;标签效应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农万宾、唐淑梅、张国军等。

标签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173 占比:99.88%

总计:82271篇

标签效应—发文趋势图

标签效应

-研究学者

  • 农万宾
  • 唐淑梅
  • 张国军
  • 杨跃
  • 梁燕琼
  • 王培君
  • 袁岳
  • 赵学东
  • 邢强
  • 陈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绿芹
    • 摘要: 当前,高中数学的日常学习效果评价陷入了“标签效应”的困境,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足,缺乏对数学本质的追求。陷入这种困境的主因是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采用了“无差别评价”。突破日常学习效果评价困境的路径是采用多元化评价,实现因材施评。基于师生共同协商的多元化评价为高中数学日常学习效果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路径。
    • 黄明儒; 张继
    • 摘要: 学界对犯罪记录作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最大障碍并无疑问,但对其是否应当被消灭则存在较大争议。这是因为在事实论与规范论上混淆了犯罪记录与其衍生的“标签效应”。从事实论讲,犯罪记录是不能被消灭的;但从规范论讲,“标签效应”是可以被消解的。与其说是犯罪记录,毋宁说是其衍生的“标签效应”阻碍了涉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的进程。去标签化与再社会化成为涉罪未成年人最有效的救赎路径:规范性路径以构建犯罪前科有条件消灭制度为主、设定未成年人期待隐私权保护为辅展开;非规范性路径由家庭治疗、学校教化以及社区矫正“三位一体”构成。两种路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旨在去除“标签效应”以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 徐韵安
    • 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 崔丹
    • 摘要: 监狱行刑的目的是让受刑人复归社会.然而,包含围墙、铁窗、警卫在内的"全控机构",却让受刑人离社会越来越远.监狱管理中绝对的服从与接受、标签理论产生的污名化效果、受刑人对监狱亚文化的内化与吸收、曝光效应对监狱威慑效力的削弱等导致监狱悖论的形成.化解监狱悖论,应当通过严把监狱入口关,监狱行刑人道化以及疏通监狱出口关多种路径共同实现.
    • 郭旨龙
    • 摘要: 通过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案例法考察和域外法阐释,可以发现,其核心涵义指向侵犯数据机密性的情形和侵犯数据可用性的情形.其原因是机密性和可用性的规范结构导致该罪成为口袋罪:在罪名上,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章节的罪名产生交叉重合;在保护的利益上,不仅涵摄我国《刑法》其他章节所保护的法益,而且溢出整个刑法典,保护信息的时代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他权益日益频繁地受到侵害.面对这种庞杂的规范结构,需要进行网络时代罪情、刑法基本原则的权衡考量,达致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合理性.新的罪名标签"非法获取数据致损罪",适应了双层社会虚实同构的态势、数据和利益在双层空间不断协同的复杂行为模式,是在刑法规范中嵌入网络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系统完善网络风险的治理格局.
    • 李晶
    • 摘要: 一名初一男生被某民营医院误诊为"重度抑郁",父母焦急万分,前来学校咨询室咨询.咨询师通过询问,发现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建议父母带孩子到正规专科医院重新诊断,并在心理辅导中帮助该生撕掉负面标签,调整认知,走出适应性焦虑.此案例辅导表明:在心理康复的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孩子心理复原力的重要来源;医教结合能提高心理咨询的效率,效果良好.
    • 徐蕴珏; 高娃
    • 摘要: 引导人们正视标签效应和其影响,探索Leap motion体感交互设计的设计应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访谈调研等设计调研方法分析标签效应概括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其对大众的影响,结合Leap motion体感交互控制器的特性,阐述Leap motion为交互展示设计提供的多种设计方向,并提出以交互艺术形式展示标签效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得出面向标签效应的交互艺术展示设计定位和思路.该方法可以增加观众与标签效应之间的联系,降低标签效应给个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 邓毅; 文利辉
    • 摘要: 【设计理念】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指的方向发展。本课通过探索标签、生涯幻游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当前与未来的发展目标,理解并应用“标签效应”,为兑现标签而努力。
    • 朱晓琦
    • 摘要: 标签效应会使个人做出印象化管理,而消极标签会使孩子成为标签判定的"问题孩子",对主体心理、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成长发展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家庭教育中隐匿的消极标签是孩子发展不良的原因之一,由于家长刻板印象、亲子缺乏交流、孩子青春叛逆和家校共育失调四方面而为孩子贴上消极标签,危害孩子一生.有鉴于此,文章从家长祛除刻板印象、亲子加强沟通交流、学生学会自我疏导、家校提升育人融合等维度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供解决思路.
    • 鲍利辉
    • 摘要: 秧田式座位编排是目前中小学班级最主要的班级编排模式,但存在教师课堂掌握力有限,会产生标签效应等不利影响。现提出一种以优等生辐射效应为基础,将学生区块化后,通过区块之间的叠加对秧田式座位编排进行优化的方案。并从标签效应、辐射效果、小组可行性、管理成本等角度与传统秧田式座位编排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势。最后给出一种动态调整下的长期跟进措施,用来调整优化后的秧田式编排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班级整体长效和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