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极限分析法

极限分析法

极限分析法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72150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会计之友、上海理工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12年技术交流会、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等;极限分析法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郑颖人、周志军、朱志荣等。

极限分析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2150 占比:99.96%

总计:272254篇

极限分析法—发文趋势图

极限分析法

-研究学者

  • 郑颖人
  • 周志军
  • 朱志荣
  • 周科平
  • 安永林
  • 岳健
  • 常家乐
  • 张飞
  • 曾贤臣
  • 李和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宗山; 周建庭; 杨俊; 晏克帮; 马兴林
    • 摘要: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圬工拱桥加固中的适用性,针对贵州省2座在役实腹式圬工拱桥的拱圈病害,提出采用UHPC加固,并开展加固设计、施工和荷载试验研究。参考钢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在红岩桥(三跨14.14 m实腹式石拱桥)上开展试应用,拱腹增设15 cm厚UHPC加固层,加固层同原结构采用植筋方式粘结;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分析法,分别考虑界面粘结良好和界面脱粘2种状况,对七星关桥(跨径20 m通行重载交通实腹式石拱桥)开展了分析,从偏安全的角度,采用了原拱圈下缘增设12 cm厚、两侧增设10 cm宽UHPC加固层的方案。结果表明:UHPC加固拱桥的施工工艺可借鉴传统钢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其施工质量优于后者;界面植筋能够保障UHPC层与原结构协同受力,考虑界面脱粘的加固设计偏安全;加固后2座圬工拱桥运营状况良好,UHPC在圬工拱桥加固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荣淑娟; 胡卫军; 李嘉铭
    • 摘要: 在危旧拱桥加固中,传统的波形钢板、钢板箍等加固方案占用桥下大面积净空,影响行洪。碳纤维筋喷浆加固是近些来年来桥梁加固新技术,多用于梁桥的加固中,但对于拱桥加固的适用性尚不明确。文章依托界首二桥加固项目,通过极限分析法计算车辆不同作用点下拱桥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碳纤维筋喷射混凝土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揭示其极限承载机理。结果表明:(1)通过极限分析法,得到最不利车辆荷载作用位置及拱圈破坏形式,为整桥加固设计提供参考;(2)随着碳纤维筋喷浆层厚度增加,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呈快速提升状态,最大能够提升28.6%的承载力,但当厚度超过 10 cm ,提升速率下降,部分作用点承载力提升出现衰减现象;(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喷浆加固拱圈的整体性,提升结构完整性,从而提升极限承载力。
    • 郑颖人; 阿比尔的
    • 摘要: 1975年后有限元数值极限方法的出现和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使得工程材料的弹塑性解析计算进入到数值极限计算的新时代。文章所研究的岩质隧道就是采用了这一新方法,即强度折减法与荷载增量法,以及最近提出的极限应变法。为解决岩体隧道围岩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围岩力学参数,必须做好理论、勘察和经验相结合的围岩分级工作。以轨道交通隧道围岩分级为例提升分级的水准,包括强度指标的改进,以定量分级为主的分级方法,合理确定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增加围岩分级数量,制定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的围岩分级表,定性与定量分级方法的协调与统一。最后,确定围岩自稳能力量化指标,通过反算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吴佐汉
    •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降雨条件下含有软弱夹层的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还存在诸多的局限性问题,通过构建转动—平动—转动组合破坏机制,综合考虑降雨对易风化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并通过弹塑性有限元软件phase2对此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极限分析法求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极限分析方法在分析此类边坡稳定性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提出的HDEP防渗膜护坡加固技术,经长期监测表明,工程效果良好,措施可行。
    • 徐鹏; 尚念林; 鲍晶晶; 李婷
    • 摘要: 软弱夹层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显著,目前设计中通常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其在求解中需要建立多个平衡方程.为了分析含软弱夹层边坡的稳定性,首先,采用极限分析法建立了计算模型;其次,通过极限平衡法验证了求解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荷载、夹层形状、夹层强度等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外荷载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当加速度放大系数由1.0增大为1.6时,安全系数由1.20降为0.89;当外荷载频率越大时,边坡越易提前产生破坏;软弱夹层形状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显著,特别是当其靠近坡顶与坡面时;安全系数随着软弱夹层摩擦角与黏聚力的减小而近似线性降低,其中,当黏聚力由9 kPa降为5 kPa时,安全系数降低约30%.
    • 丘永富
    • 摘要: 保证边坡的安全稳定,对于生产施工设备以及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障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南帮露天边坡的安全,对南帮边坡开展了室内室外岩体参数力学试验,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剖面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南帮边坡稳定性系数不符合相关规范,具有产生滑坡的风险。因此对易滑区域采用锚索(杆)框架梁结构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并对治理后的区域利用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认为在经过治理后的南帮边坡稳定性系数显著提升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锚索(杆)框架梁结构体系对于类似的矿山边坡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刘可定; 林孟源; 司贵文; 贺建清; 林丽萍; 陈秋南
    • 摘要: 隧道式锚碇因具有减少开挖、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护环境等优点在悬索桥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由于对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了解不够充分,有关隧道式锚碇的设计理论尚不成熟,对于如何确定隧道锚碇抗拔承载力未给出明确的意见。已有研究表明,锚塞体围岩性质较差,埋深较浅,锚塞体与围岩接触界面结合程度较好的隧道式锚碇极易发生冲切破坏;同时,因为考虑拉伸强度和局部变形影响,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M-C强度准则更适用于描述岩体的破坏特性。针对隧道式锚碇最有可能在围岩中破坏的情况,利用适于描述岩体破坏特性的拉应力小但不为0的截断修正Mohr-Coulomb强度准则,得到破坏面上单位面积能量耗散率计算公式。从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构建锚碇围岩中主要出现的倒楔形冲切破坏锥体平移破坏机构,建立相应的虚功率方程;根据主缆拉拔荷载及冲切破坏锥体自重共同作用所作外功率与冲切破坏体锥面的内能耗散率相等的条件,推导出倒楔形破坏模式下隧道式锚碇极限抗拔承载力的上限解。经工程实例验证,采用本文方法求得的计算结果大于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求得的计算结果,与考虑夹持效应得到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满足工程实际应用要求。研究结果对悬索桥隧道式锚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黄丽华; 刘顺青
    • 摘要: 目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分析都未系统考虑接触带处土体软化(抗剪强度降低)的影响,然而此问题对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分析接触带土体软化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随机模型系统生成了含石率为0,10%,20%,30%,40%,50%,60%的含接触带土石混合边坡模型,每种边坡模型考虑10种块石分布位置,采用极限分析法对至少61个含接触带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与不考虑接触带土体软化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同含石率下,接触带土体软化的土石混合边坡其下限安全系数随着块石分布位置的不同变化较小;随着含石率的增加,土石混合边坡的滑动面呈弯曲型,并且滑动面都穿过软化接触带;土石混合边坡中接触带土体的软化削弱了含石率及块石空间分布对其安全系数的影响。
    • 饶平平; 夏云; 沈程林
    • 摘要: 针对水位线下降会改变坡内的水力梯度,从而导致边坡失稳问题的出现,采用极限分析法和强度折减法建立二维含水边坡,通过优化迭代确定边坡安全系数Fs,并分别与稳定性图表、有限元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进行对比,同时探究水位线下降进程、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以及坡脚等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位高度一定时,非均质系数增加,安全系数也随之增大;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会降低安全系数,提高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坡度越缓,水位高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越显著;同等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受各向异性效应的影响更大.分析结果为水位下降过程中边坡稳定性评估及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 唐淳雨; 杨才千
    • 摘要: 由于在自然变迁等长时间的运动后,随着深度的不同开始通过强队对图进行自重应力的改变.因此,许多学者发现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具有随埋藏深度线性增长的特性.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方法.假设抗剪强度随深度线性增加,则各种排水梯度的稳定性系数在完全浸没、部分浸没和不排水的条件下..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计算的完全淹没和未淹没边坡的稳定性数与Hunt?er&Schuster的结果吻合较好.部分浸入水中,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推荐的算法结果差异很大,随着凝聚力的增加,稳定系数的偏差可达30%.为此,本文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稳定数图,并对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方法进行了修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