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义
杨明义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专利文献325篇;相关期刊28种,包括收藏家、美术、美术大观等;
杨明义的相关文献由4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明义、广豪、程大利等。
杨明义
-研究学者
- 杨明义
- 广豪
- 程大利
- 谭慧
- 孙晓蕊
- 李渤
- 过洞庭
- 邵大箴
- 黄永玉
- Lilly
- 佳慧
- 凌子
- 刘曦林
- 包立民
- 南音
- 吴冠中
- 吴树1
- 吴采莲
- 周矩敏
- 式常
- 张宜欣
- 张魅力
- 徐惠泉
- 徐航
- 晓瑞
- 朱永新
- 李书喜
- 李亚琴
- 李晶
- 杨明义2
- 毕武英
- 洞庭
- 海东
- 疏约
- 程子
- 肖涵
- 阿年
- 陈丹青
- 陈国中
- 陶瑾
- 青蛇
- 马克
-
-
朱永新
-
-
摘要:
在杨明义北京的居所内挂着一幅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石拓片“能见大义”。许多访客都在石刻前留影纪念,但是很少人思考这四个字背后的深意。在中国文化中,“义”经常与“仁义”或“道义”相提并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和伦理学概念。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他认为见到应当做的事而不去做,是不够勇敢的表现。
-
-
-
吴树1;
杨明义2
-
-
摘要:
''我的人生太过简单,与笔墨宣纸相伴六十余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自然和画室中度过。从少年时期的狂热临摹到后来四处写生创作、出国留学,再从西方回到东方。我如同一名虔诚的信徒,感恩那片赋予我艺术生命的圣土——江南山水,将她的大美呈现给世人,是我这个水乡游子这辈子唯一的使命。''——杨明义''我访谈过一些艺术大家,有的像只鹰,翱翔天高地阔,志存高远;有的像条鱼,遨游江河湖海,我行我素;唯有杨明义更像是一棵野树,扎根在生命的原乡,与那方生他养他的水土一起感受风雨雷电、斗转星移。''
-
-
-
凌子
-
-
摘要:
1987年,他坐在纽约曼哈顿公共图书馆翻阅画册,收到了来自台湾作家张曼娟的一封信。明义先生:收信平安。去年暑假,由大陆返台后,苏州的雨,西湖的雾,南京的梧桐,持续地,交替地,在梦中出现。展开您的《江南有雨图》时,我惊叫出声,因为梦中景象呈现在眼前,比真实更真!应该用怎样的字汇表达我的感激?平凡渺小的小女子如我,怎能坦然接受这样深厚的人间情份?真高兴,我此刻在台北,自在愉悦地给身在纽约的您写信,为的是以一种美感的激动。谁能拒绝美?下一次,也许在苏州,也许在纽约,任何时间,
-
-
-
-
徐惠泉
-
-
摘要:
正陈危冰近年致力于江南田园山水画的创作,以乡间田野的平凡景色入画,一草一木、一舟一屋、三二鹅群、四五鸡鸭,由他组合经营,或浓墨重彩、或淡沫轻写,安排得条理妥贴,都有生动的美感。看他的田园创作,我时常想起老农侍弄庄稼,一锄一犁,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错落有致。老农和田园,一支生动的牧歌。陈危冰早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校,他喜欢画山水。这所学校给予他很好的哺养,苏州工艺
-
-